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固执到妥协 戴姆勒商用车在华10年合资历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26日 08:03  商用汽车新闻

经过漫长等待,戴姆勒与福田终于牵手

  记者 王 培 孟为

  戴姆勒在中国的合资历程,充满了荆棘:与亚星的合资,谈判经历了4 年之久;而成立福建戴姆勒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的谈判历程一走就是6 年;与福田汽车的合资也历经5 年之久。

  4年艰难谈判 结果事与愿违

  1997 年3 月,在历经4 年艰难谈判之后,亚星与戴姆勒-奔驰(戴姆勒前身)合资组建亚星-奔驰公司,双方各占50% 股份,投资总额为9550 万美元,公司设两条生产线,分别生产奔驰和亚星系列客车。

  据扬州亚星知情人士回忆,此次合资是当时我国高层领导访德的成果之一,被各界寄予厚望。并且,当初谈判时确定,亚星-奔驰的营业范围为8.2 米以上非城市客车,亚星客车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各公司则生产8.2 米(含)以下的非城市客车和所有的城市客车。

  但此后的发展却事与愿违。合资伊始,亚星-奔驰引进了8 米到12 米4 款高端客车。由于这些客车全部为奔驰进口车身、底盘组装,国产化率不到2%,价格高,再加上产品本身也不够成熟,最终的结果是,除了YBL6120,其他3 款车型陆续停产。而据知情人士回忆,真正的隐患还在于双方对控制权的争夺以及合资的不彻底,最终合资以失败告终。

  6年一搏 成功与福汽合作

  2001 年,戴-克(未拆分前)就与福汽集团签订了合作意向书,计划直接与福建东南汽车合作,但是由于东南汽车中已经有50%的台资,所以戴-克只好与台湾中华先成立戴姆勒轻型汽车(香港)有限公司,然后才间接实现了与福建东南汽车的合作。

  2007 年10 月23 日,福建戴姆勒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在福州正式奠基,奔驰轻型客车项目在经过长达6年的等待之后,终于进入开工建设阶段。

  逐渐妥协 双品牌变成单品牌

  8 月7 日,戴姆勒与福田汽车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最大的变化莫过于戴姆勒放弃了在合资公司生产奔驰品牌重卡。

  《商用汽车新闻》记者了解到,在更早的时候,戴姆勒曾与一汽集团谈过合资生产重卡,不过由于戴姆勒的强硬,要求合资公司放弃解放品牌,最终与一汽的合资没有了下文。

  为何此次与福田合资,戴姆勒选择了妥协?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首先,奔驰品牌作为高端重卡在中国的销量有限,花费高额费用新建生产线并不划算。其次,此前戴姆勒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并没有带来良好的收益。对于目前的戴姆勒来说,抓住中国商用车市场快速发展的时机,获得较好的收益是其最迫切的愿望。而中国政府鼓励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态度,也让戴姆勒选择了优先发展福田欧曼品牌,以获得政府支持,保证合资项目顺利通过。“戴姆勒也对中国市场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分析,从国家政策、市场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最终作出了让步。”这位业内人士表示。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卡车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