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碰撞安全八大误区(上)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0日 16:41  新闻晚报

  汽车碰撞安全,这在各个汽车厂商口中向来是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命题,企业营销宣传是一回事,可车子真的到手上路了,咱们老百姓还是绝对希望它能在危急时分保护生命。什么样的车才是安全?没人会愿意先把新车去撞一下看看效果,于是,各个国家就有了NCAP碰撞试验这回事,民间安全机构先替老百姓撞了,然后再给个简单易懂的星级评定,车子是否安全似乎一目了然了。

  不过,咱们中国老百姓也许从小就看多了“省优部优国优”的各种商品荣誉,再加上汽车安全本来就是个新鲜事物,于是对时不时就冒出来的“四星”、“五星”难免怀疑,各大汽车厂商在安全性能上再倾向性的一忽悠,人们最后还是搞不明白什么样的汽车才安全,甚至形成了太多汽车安全理念的误区。在最近北京举行的一次汽车安全研讨会上,来自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情报所副所长(C-NCAP碰撞试验执行单位)王玮楠先生,丰田汽车公司第一车辆技术部、车辆安全组组长间濑先生以及国内汽车安全技术方面的权威——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周青先生就为普通消费者揭开了人们的汽车安全误区。

  误区一 汽车外钢板越厚越安全

  周青:正面汽车碰撞安全的主要的承载件是前纵梁与保险杠等等,所承担的主要功能是吸收碰撞能量,它们的结构、厚薄以及强度三者互相作用决定了吸能的大小,如果钢材较薄,但强度很高,结构合理,同样能在碰撞中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除此以外,A柱和B柱的强度在碰撞安全中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至于消费者能看得见、摸得着的钣金件结构,与碰撞安全相关的基本上有三个,一个是汽车的顶板,一个是汽车的地板,这都是乘员舱,再一个是发动机罩板,这三个都会对车身的刚度和强度有所贡献。其他的基本上叫做装饰件,比如说门板,后备厢的罩板等等,它主要是装饰件,加上隔音,隔发动机的声音,空气动力学效应等等,所以它的薄厚、强弱与碰撞安全应该没有太多的关系,很多车已经开始用塑料板了。当然如果一个石头子崩上的话,那个多少有点关系,但塑料板会更好一点,如果是钢板和塑料板比的话,塑料板对抗小的石头子崩上去会更好一些。

  误区二 侧面碰撞门板越强越安全

  周青:侧面碰撞主要是侧面结构,侧面结构的关键是B柱,B柱的钢度是比较关键,B柱主要是要看它的抗弯刚度,碰撞到以后B柱变形不可能像前纵梁那样的轴向压溃,肯定是一个弯曲,所以B柱的强度要非常高,很多厂家都开始用高强度钢,它怎么能够扛弯,减少对内的侵入量,这是一个关键。当然侧面碰撞保护还有其他的结构,比如说与乘员接触的那一部分,车门的内饰,扶手等等这些衬垫结构,侧面碰撞安全气囊等等。

  误区三 德系车比日系车更安全

  间濑:随着汽车设计生产的全球化,其实现在日系车、美系车、德系车实际上区分并不是很大。我们在实验中也研究过德系车的特点,也进行过相应的测试,我们也会吸取双方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自己的研发,可以说本质上的差异没有。如果一定要说个差别,那就是欧洲碰撞体系它没有正面百分之百碰撞形态,而日本是正面和40%正面侧置碰撞两种形态。那么也就是说欧洲对40%正面侧置碰撞在不断地改善和完善这套体系,可以说他们比较重视这种状态。而日本J—NCAP,包括丰田公司有100%和40%都在研究,同时致力于正面碰撞时如何减轻伤害者这方面的研究,如今的汽车研发领域,各个企业都强调一定要有吸能的空间,以及配合上强度很强的驾驶席的设计才可以,这两个是互补的,两个必须是兼得的。

  误区四 有了气囊可以不要安全带

  周青:这是普通消费者对汽车安全的一个最大误区,安全气囊的使用必须要和安全带配合才能发挥作用,一辆只配备安全气囊,没有安全带的汽车,在发生正面碰撞的时候,比一辆没有气囊也没有安全带的汽车更危险,因为安全气囊在弹出瞬间的爆发力,会给没有安全带约束的人体造成更大的冲击伤害,这点在上世纪中期的美国有大量的案例可以证明。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