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市场上汽油价格的持续走高,已经给传统的汽车制造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而国内汽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已经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国内消费者的购车、用车习惯。种种迹象也表明了,一场争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战已经拉开了序幕。谁能够把握机会,占据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领先地位,那么就有可能引领未来的汽车市场。而如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能源的多元化,新能源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成为了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焦点。
国内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背景
其实国内关于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讨论早在2001年就已经开始了。当时在石油能源紧缺、节能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科技部组织召开了“十五”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可行性研究论证会,会议通过专项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标志着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电动汽车项目正式启动。而专项确立了“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这“三纵三横”是指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三种整车技术为“三纵”,多能源动力总成系统、驱动电机、动力电池三种关键技术为“三横”。按照当时的规划,决定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燃料电池车目标挺进的战略。到目前为止,十一五的“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项目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发展。
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界定
新能源汽车按照国际技术规范可以分为5类:一是基于传统石油燃料的节能环保汽车,如先进柴油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二是基于天然气和石油伴生品的燃气汽车,如压缩天然气(CNG)汽车、液化天然气(LPG)汽车;三是基于化石燃料的替代燃料汽车,如煤制油(CTL)、天然气制油(GTL),以及二甲醚(DME);四是生物燃料汽车,包括燃料乙醇汽车和生物柴油汽车;五是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目前来看通用、丰田和福特等国际厂商在研究新能源汽车领域方面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那么在国内什么算是新能源汽车呢?什么样的企业才具备新能源车的生产资格?而国家发改委在去年出台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中有着明确的说明。《规则》中的解释的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不仅如此,《规则》中对企业上马新能源车项目还设定了15道门槛,这其中包括:对企业生产能力和条件、设计开发能力,以及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规则》的出台也明确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
相比之下,我国汽车企业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在相对技术较成熟的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和纯电动轿车产业化方面已有了一定的突破性进展。长安、奇瑞等自主品牌的汽车公司都完成了各自承担的混合动力轿车的课题,研发的产品在技术方案、结构特点、成本价格方面也各具特色。
中国新能源汽车何去何从?
此前,曾有部分人群拥护在国内大力发展柴油车型,的确在欧洲市场上柴油车已经占到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以目前柴油发动机的技术来看确实污染较小、油耗也较低。但是柴油车型并不适合国内的国情,首先我国目前属于柴油短缺的国家,并不像欧洲那样柴油过剩;同时我国人口众多,又是农业生产大国,每到秋收的时节国家柴油都优先保障农业生产。其次柴油也并不是新能源,因此更为重要的仍然是寻找替代能源和新能源。
因为国情不同,目前国际上选择的方向也都不一样,比如巴西90%都是乙醇汽车,但这并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因此乙醇汽车在国内也同样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如国内二甲醚制取资源丰富,但二甲醚价格较高,导致用车成本急剧攀升,而且需大量投资新建加气站。而燃料电池汽车需要耗大量电能电解产生氢,其必须始终处在零下200摄氏度液体状态下,因此不利于储存和运输,且成本也很高。
到底哪一种新能源更好现在还没有定论,应该来说目前都不成熟,都在摸索之中,不确定性也太多。不过目前从现实角度来说,笔者认为还是应该优先发展混合动力车型,从目前全球混合动力车型的市场状况来看,混合动力车型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并且技术成熟,节油效果明显。与其它新能源技术相比,目前只有混合动力技术是有标准的,而其他新能源汽车的标准尚未建立。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混合动力车型在日常使用上和普通车型并没有什么区别;而维修保养的成本也并不会太高。在车型售价方面,混合动力车型在技术上已经非常的成熟,随着身产成本的下降其售价也越来越亲民,尤其是通用别克的君越车型,其混合动力版本和普通车型的售价所差无几。
目前混合动力车型是新能源汽车的主流
从产销量上来看,近年来各个品牌混合动力车型的销量也是不断攀升,同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而同时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是,目前除油、电混合动力外,其它新能源汽车的标准尚未建立,这也是造成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发展比较快速的一个原因。
其实混合动力车型并不只是一种过渡阶段的新产品,混合动力汽车可以说是未来汽车产品的发展方向。而今后的混合动力的汽油动力部分也可以采用其它燃料动力来代替,例如生物燃料动力、氢动力等。这些新动力与电能相结合的混合动力技术,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混合动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会被其它新技术代替的;只要还有汽车存在,混合动力车型就有市场。从目前节省燃油的效果来看,油、电混合动力车型对节省燃油已经达到了很好的水平;而据专家预测,混合动力车型在两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可以很快普及,而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商业化大约得在2020年以后。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