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破除汽车产业壁垒《反垄断法》的震级有多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5日 14:09  长江商报

  8 月1 日起实施的《反垄断法》,在汽车产业掀起了一波强烈的地震。跨区域销售壁垒与最低限价的打破,使中小经销商处境危险。等待他们的,是大型集团的挤压与收购邀请。

  “《反垄断法》对汽车业是一次地震!”7 月31 日,广东物资集团广东汽车市场副总经理李粤对记者说道。汽车超市有了新的发展机会,集团公司有了巨无霸的梦想。

  破除区域壁垒

  8 月1 日,记者走访武汉地区上海通用、广州本田、东风日产专营店获悉,前两个品牌区域销售政策已经放开,东风日产经销商仍在等待厂家的最终决策。

  “在我们这里买车,到哪里上牌都行。”上海通用中北路店的销售顾问说道。此前上海通用执行跨区域不准销售的政策。经销商如若超出划定的销售范围,将车卖到已授权给其他专营店的区域,一台车面临着1 万元以上的罚款。广州本田的处罚更为严重,“串”一台车将处罚3 万元,并在产品配给等环节上减少有利条件。

  根据《反垄断法》第五章条款,禁止“ 妨碍商品在地区之间自由流通的其他行为”。截至8 月1 日,广州丰田、上海通用、广州本田、长安福特已经率先表态拥护《反垄断法》,主动改变以往的管理政策,消除区域壁垒及最低限价的做法。包含东风日产、上海大众、北京现代在内的另一批企业,仍处于观望之中。

  国内汽车专家贾新光指出,由于《反垄断法》尚无实施细则和借鉴案例,执行、诉讼机构尚未完成,故即使存在垄断现象,受害者将面临投诉无门的尴尬境地。这也是许多企业不急于行动,静静观望变化的原因。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已有部分企业表示支持该法规,因此其他企业不得不跟进,禁止跨区域销售的办法极有可能在全行业终结。

  经销商面临洗牌

  长三角地区一家汽车销售集团公司,在《反垄断》正式实施前两周就开始紧密地开会研究对策。该公司销售负责人胡先生告诉记者,由于长三角地区有着上海永达、东昌这样的巨无霸企业,一旦区域壁垒打破,永达、东昌可以迅速进入自己的领地,凭借集团的实力与价格优势将其打垮、吞并。

  胡先生就职的公司在当地有10 家4S店,全国范围内称得上是中等规模的汽车销售集团公司。但跟永达比,只能算蹒跚学步的小孩。中小经销商在这些“大鳄”的利齿面前,看似毫无还手之力。这也是胡先生所在的集团高层所担忧的。

  “《反垄断法》对汽车业是一次地震!”7月31 日,广东物资集团广东汽车市场副总经理李粤对记者说道,《反垄断法》对跨区域销售政策的破除,会对4S 店生存产生极大影响。李粤认为,随着区域壁垒的消除,全国汽车销售真正成为自由流通的市场,4S 店经营模式将受到极大冲击。拥有多品牌优势的大集团、大卖场将获得广阔发展空间。

  海南省一家公司副总经理黄先生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大集团有实力打价格战,可以争取很多区域。海南省的小经销商会不会遭遇广东大集团的围剿?

  7 月28 日至8 月1 日,记者分别与广州广物汽贸、上海永达、深圳鹏峰、武汉圣泽、建银等10 余家国内大型城市汽车销售集团公司取得联系。部分公司明确表示有扩张的打算,部分公司则措辞谨慎,表示仍在研究。但所有的集团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点:密切关注着《反垄断法》的实施。

  研读厂家所有关于实施区域壁垒的办法,其终极目的就是为了控制市场竞争秩序、控制渠道。在“得渠道得天下”的今天,厂家是否会愿意把成熟的渠道控制拱手让出?经销商与集团公司,又将如何化被动为主动?

  能否催生车市“国美”

  凭借渠道的影响力,国美电器实现了对制造企业的控制:强制要求降价,定制特殊商品,要求优惠政策等。汽车销售领域,处于弱势的经销商能否像国美一样,凭借各区域渠道的掌握,实现与厂家的平等地位,获得更大的权限?

  广物汽贸的李粤谈到:“区域限制取消后,集团公司和大卖场有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受4S 店冲击,全国超市型汽车卖场近年呈现萎缩趋势。打破渠道控制后,大卖场凭借低廉的成本、丰富的品种和高人气重新获得生机。大型集团公司,则可以顺理成章地扩张。通过规模效应、资源、资金等多方面的优势,使自己成为掌控全国区域的巨无霸。

  “对经销商来说,最好的办法是壮大自己的实力,实现与厂家平等的地位。但厂家不会愿意看到汽车界的国美、苏宁出现,必然会想尽办法阻挠。”海南的黄先生警告道。

  国内汽车专家向寒松提醒国内汽车经销商,企业公开宣布支持《反垄断法》、解除区域销售壁垒很可能是作秀成分大。

  向寒松介绍,《反垄断法》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企业非常忌讳成为反面典型,被各类媒体“穷追猛打”。但是,宣布解除区域壁垒,并不就意味着放弃对跨区域销售的控制。

  “现在大多数品牌卖车利润相当低,主要靠维修赚钱。厂家只要把经销商卖到外地车的返利扣掉,经销商就会失去激情。厂家同样可以达到区域控制的目的。”向寒松说道,“没有经销商愿意亏本卖车,让别人去赚售后的钱。”

  武汉一家集团公司负责人孟先生表示:“主导权掌握在厂家手上,《中国汽车品牌管理办法》确定了厂家的绝对控制权,摘牌、罚款等绳索足以控制经销商。”孟先生指出,厂家不会愿意看到经销商、尤其是集团销售公司做大,会通过各种手段阻止这种现象的产生。而在这个过程中经销商没有办法与之对抗。

  “ 厂家与经销商的关系说起来是合作,现在更多的是控制与反控制、垄断与反垄断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博弈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业内一位不愿意公开姓名的人士说道。

  本报记者 唐柳杨 实习生 胡宽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