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40%的国产化率一直是不少合资企业(尤其是高档品牌)的心头之痛,因为政府相关部门限定了这根红线。但俗话说,30年河东30年河西,在国内不少主机厂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80%甚至是超过90%的时候,是否一味提高国产化率就值得商榷了,先看看以下两个知名企业的中方负责人的说法吧!
案例一:车灯由于技术含量不高,一般是国产化的对象,但东风日产却反其道而行之,却采用了进口货。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任勇表示,该车灯国内很多厂家都能生产,但捷克有家全球产销最大规模的厂,年生产灯具1000多万套,成本比国内厂还要低,因此,公司就是从那儿采购的,质量还不错。他说,东风日产的国产化率正在向90%的目标进发,但国产化也是有选择的。
案例二:在三厢马自达3(参数配置 图库)已经开始生产之时,一汽马自达却将两厢马自达2(参数配置 图库)以进口车的形式引入中国,引来很大争议,一汽马自达销售公司副总经理于洪江称:“进口马自达3两厢13.98万~16.98万元的价格表明,进口车的价格并不一定比国产车贵!”他解释其中的原因,进口车之所以能做到那么低价,主要是日本工厂的规模庞大,可以摊低成本,如果国产的量太小的话,反而不一定有进口车的成本优势。
于洪江也解释了其中的一个道理,汽车工业是个很讲究规模的行业,在销量太低的情况下,国产化的成本未必能做到比进口车低,正因为如此,国内一些原来国产的车型也纷纷转而采用进口车的形式,如凯迪拉克、大切诺基(参数配置 图库)(参数配置 图库)、三菱帕杰罗(参数配置 图库)、欧蓝德(参数配置 图库)等,今年以来,进口车火爆似乎也说明了一定的道理。 再其次,当今是个全球化的时代,充分利用全球资源,是发展中国家后发制人的利器。人民币升值使得我们的购买力在国际市场上增强,加强了利用国际资源的能力。汽车工业是个全球化的产业,为何不充分利用国际资源,而仅限于国内市场呢?
如果合理地引入进口车型,或利用进口零部件,使国内市场的汽车质量又好价格又低,何乐而不为呢?这就要求厂家积极寻求国际资源。最近世界贸易组织(WTO)首次裁定中国违反贸易规则,称其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征收大额关税,认为这一行为违背了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尽管这一事件还有待观察,但也说明,单纯的国产化也难免引起争端。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