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挡不住的华晨浪潮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30日 10:22  新浪汽车

  新浪汽车讯 3月31日,正值百年奥运圣火抵达北京、火炬传递正式启动的时刻,伴随着这欢心鼓舞的消息,坐落在辽宁老工业基地上的华晨汽车也到处洋溢着激动而欢快的气氛,为举世同庆的国人增添了精彩一笔:华晨汽车的“中华(参数配置 图库)品牌”轿车又诞生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新生儿——骏捷(参数配置 图库)FRV。

  骏捷FRV(参数配置 图库)的下线是华晨汽车坚持实施“占领中场、上下延伸”的市场策略、全力打造“中华品牌”的结果,经过三年努力,投资近10亿元,建立的全新两厢车平台。其生产线启动和第一款“高技术、低排放、低能耗”、“节能减排”型绿色车——骏捷FRV的诞生,必将对中华品牌的塑造、对华晨汽车的平台建设和“十一五”后三年的规模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骏捷FRV是市场应运而生的家庭经济型轿车,随着汽车消费文化的差异化和轿车市场的细分,“时尚、经济、环保、安全”型轿车开始主导家庭消费,以“小型化、两厢化”为代表的经济型轿车正成为家庭轿车的新时尚和新趋势,市场前景尤为看好,国际知名汽车厂商纷纷投巨资抢占两厢车市场。正是基于产品结构调整和市场的需求,从产品研发到骏捷FRV生产线建设均融合了国际先进资源,生产线堪称国内自主品牌中自动化水平最高。骏捷FRV采用国际知名联合设计模式 ,整车造型动感时尚,匹配性能卓越、科技环保安全,是一款极具竞争优势的家庭经济型轿车,相信华晨汽车随着骏捷FRV的下线,又将掀起一轮市场新浪潮。

  回顾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华晨汽车可谓一路风雨、一路坎坷,曾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国家以及辽宁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华晨汽车3.5万员工努力拼搏,短短几年时间就打了一场漂亮的振兴战役,企业赢得了可持续发展先机。

  高起点自主创新 创造后发优势

  “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逐步完成汽车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提升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欧Ⅳ标准不仅是简单的为迎接08年“绿色奥运”设立的一个高门槛,更是对未来实现和谐社会、提升产业竞争力奠定的基石。作为自主品牌主力军的华晨汽车有17款车型通过欧Ⅳ标准,其通过率、数量成为了自主品牌之最。

  “十一五”开局以来的两年,华晨汽车共实现销售整车51万辆、销售收入752亿元、上缴税金60亿元;与“十五”期末相比,实现整车净增27万辆、销售收入净增320亿元;共降低成本22.5亿元,完成28个重大研发项目,新增关键技术专利102项。2006年实现大幅减亏,2007年实现全面扭亏。其中,2007年,华晨汽车整车销量突破30万辆大关,同比增长43%;销售收入达433亿元,同比增长35%;上缴税金35亿元,同比增长46%。也是仅两年时间,华晨汽车由国内汽车综合排名第十二跃升到第八,按销售收入列第六位。

  2007年3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华1.8T轿车上市发布会现场,华晨汽车展示自主研发的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华晨1.8T发动机,宣告了民族品牌汽车“无芯”已成为历史。同时在会上发表了《华晨汽车自主宣言》,宣称:华晨汽车“‘坚持高起点自主创新、自有技术、自主品牌’的发展道路和‘资本市场与汽车产业相结合’的独特发展模式”。这是华晨汽车站在世界汽车发展史高度、在充分认识企业优势基础上,面向未来提出的独特的汽车发展之路。

  从诞生之日起,华晨汽车就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战略,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华晨汽车坚持“高起点自主创新,高品质自主品牌,高目标跨越发展”三高战略,坚持“以我为主,外部为辅”的开放式研发模式,整合全球资源发展民族汽车产业,让华晨汽车渐渐形成了后发之势。

  自主创新核心是技术创新,近年来华晨汽车不断整合全球资源为我所用,积极拓展国际间技术合作,加大了与德国宝马、日本丰田、德国FEV等国际知名公司的技术合作力度,坚持引进消化、吸收,自主研发完成了中华骏捷、中华酷宝(参数配置 图库)运动型轿车、骏捷FRV、1.8T涡轮增压发动机等19个研发项目,从而拥有从整车到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专利,实现整车与核心零部件同步发展。今年1月份,华晨汽车与上汽集团联手合作开发生产年产量为50万台的变速器产品,将填补自主品牌在这一重大核心零部件领域上的空白,在辽宁省建设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汽车自动变速器研制基地。

  与此同时,华晨积极研发打造了“高技术、低排放、低能耗”的绿色精品车,自主研发了中华尊驰(参数配置 图库)柴油版新款和混合动力车。自主研发的1.8T涡轮增压发动机和电动系统组合而成的混合动力尊驰车,实现了低成本高性能的中度混合动力,打造出一款符合市场需求和批量化生产要求的自主品牌中高级混合动力轿车,目前样机已经试制成功。

  在管理创新上,华晨汽车坚持汽车产业与资本市场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和资本运作相融合的独特的体制创新之路。目前拥有三个上市公司,通过优化管理从资本市场募集发展资金,形成了产业与资本的有机互动发展。华晨汽车除了在原有基础上按照宝马先进管理理念进行体系建设外,还不断整合企业资源,构筑适应企业发展战略的大营销体系,变革企业品质管理流程,不断优化品质管理流程;组织变革理顺管理体系,压缩纵向管理层级,实现组织机构扁平化等等。华晨汽车聘请原长期在宝马工作的三位德国籍专家,专门负责“涂装、工艺及品质管理”三大环节,号称华晨汽车的“三驾马车”,则是华晨汽车管理创新上的一大突破。

  融合优势资源 铸造一流品质

  2007年9月5日至7日,在西班牙国际权威机构完成的碰撞测试中,中华尊驰达到欧洲NCAP三星水平。这是迄今为止,中国自主品牌按欧洲NCAP标准碰撞测试中获得的最好成绩,标志着华晨汽车品质上全面与欧美标准接轨,“中国制造”值得信赖。

  “品质先,方敢天下先”已成为华晨汽车的文化理念。始终把品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持续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已融入华晨人日常工作之中。华晨汽车大力实施以品质为核心的“品质、品种、品牌”“三品”工程,用宝马、丰田的理念改造品质管理流程,依照宝马的先进管理标准重新评估和修订企业的品质管理大纲,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品质管理标准,构筑强有力的品质保证体系;坚定不移地实施质量持续改进活动,将每月来自市场反馈的质量问题纳入品质整改目录,两年以来共整改质量问题600项,质量改进完成率100%,同时强化从设计、零部件采购、制造、工艺、总装等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打造精品工程。持续的品质提升,让华晨汽车品质美誉度不断上升,中华、金杯品牌四大系列产品客户满意度首次突破80%。企业产品整体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如果说品质是企业根本,服务则是品牌的两翼。在持续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华晨汽车也用国际服务标准,致力于服务用户。2007年4月,华晨汽车推出“华晨之家”服务品牌,对服务体系进行全面升级。同时,华晨汽车在全国建立起1000多家服务站及服务站联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及时地服务。2007年,国际汽车评级机构J.D.Power亚太发布的2007年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调研(CSI)报告显示,华晨中华成为了唯一进入前十名的自主品牌。

  国际市场高歌猛进 “中华”美誉大幅提升

  华晨汽车在《自主宣言》中提出,坚持国内外两个市场并举,在全方位满足国内市场消费需求的同时,把国际高端市场作为检验自主品牌品质的试金石,大力拓展欧美俄国际高端市场,推动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走向世界,使“中华”和“金杯”成为享誉全球的知名品牌,这是华晨汽车国际化战略实践的总结。

  华晨汽车注重国际市场的开拓,大力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并形成了高端市场与低端市场相结合、国际化呈现出多姿多彩之态,中东、东南亚、南美等市场捷报频传,欧美市场凯歌高奏,华晨汽车国际战略成就显著。2007年,欧洲、北美、俄罗斯和其他市场的“3+1”国际市场出口格局已由初具规模向纵深化挺进;而商用车与乘用车并举、KD与整车出口两翼齐飞的策略也日渐成形。“十一五”前两年,华晨汽车已拥有未来五年待执行整车出口合同达56亿美元,成为业内拥有出口订单最多最大、唯一成功进军国际最高端市场的企业。

  目前,出口德国的中华轿车项目总体进展良好;出口美国的中华尊驰轿车项目正按计划进行安全、排放等测试,美国市场网络布局已达到五大区域200余家;出口俄罗斯的海狮轻客项目已开始着手执行首批2000辆订单,骏捷轿车出口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就绪;出口埃及的骏捷已于去年11月初开始大批量上市。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告别了辉煌的2007年,站在新起点上的华晨汽车,已经启动“十一五”既定的“两步走、翻两番”战略规划中的“第二步”--“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到2010年,实现整车销量60万辆,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实现第二个翻番目标。”

  宏伟目标鼓舞人心,站在新起点上的华晨汽车,为实现“十一五”第二步翻番目标,制订了2008年“863”计划,“即坚持“调整提高、优化升级”八字方针;大力实施“结构调整、技术升级、经营优化、价值创新、规模效应、管理变革”六大战略;完成“规模效益同步增长、研发技改能力增强、体系建设保障有力”三大任务。

  目前,华晨上下按照“863”计划工作部署,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面对取得的可喜成绩,华晨汽车董事长祁玉民却异常清醒,他说,“华晨汽车总体还处于‘品牌弱、品种少、规模小、家底薄’的起步阶段,与实现第一步翻番目标相比,2008年将是企业近年来面临困难最多的一年,求好大于求快,任务十分繁重。”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欣慰的看到,一个拥有自有技术、自主品牌企业,一个跨地区、国际化的大型企业集团华晨汽车,在发展中将带给辽宁老工业基地和中国汽车产业是更多的惊喜。于贵华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