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市场观察:下半年车价走势看变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30日 07:31  人民网-市场报

车市漫画

  近期,国内车市的降价优惠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眼球。马自达6全线优惠最高降幅达2万元,其中主力车型2.3L售价到了20万元以下,长安福特蒙迪欧致胜、福克斯,北京奔驰-戴克克莱斯勒300C等车型也在经销商层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现金优惠。综合看,国内中高档轿车市场降价暗流涌动。与此同时,有声音认为国内车价看涨,这与市场上合资品牌的价格走势明显不符。

  分析轿车要涨价声音的源头,离不开铁矿石、橡胶等上游原材料涨价的传导效应。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多数合资轿车厂家的产品线非常丰富,往往由覆盖豪华车、中高档轿车、中级车、经济型轿车、微车的车型立体组合而成。排在塔尖的豪华车、中高档轿车利润丰厚,受原材料涨价影响的幅度也要比塔基的经济型轿车和微车要小,而且厂家对原材料的涨价有弹性消化能力。

  例如,日产汽车公司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在2008北京国际车展上就对笔者表示,橡胶、石油、钢铁等原材料涨价是泡沫。原材料价格增长的幅度现在似乎已经不仅仅是需求造成的,而是由于对商品的投机造成的。戈恩认为厂家会找到替代品降低总成本,抵消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日产的政策是不把成本上涨转嫁给消费者。无独有偶。近期,广州本田、神龙等多家主流企业的高层也表示了类似的观点。

  反观目前选择微涨的自主品牌汽车生产企业,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产品线集中在经济型轿车和微车层面,缺乏利润丰厚、抗干扰能力强的中高档和豪华轿车产品。无论是奇瑞,还是江淮、众泰,其轿车产品多集中竞争白热化的低端价格空间,而且在前几年的价格战中始终冲在前面,在这种前提下,企业应对原材料上涨的能力自然要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车市整体要依靠涨价消化原材料上涨带来的压力,也从侧面提醒自主品牌厂家要尽快调整产品结构。

  在一个竞争市场中,决定价格的是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从这点看,中国汽车市场价格的长期走势也非常明朗。因为近两年发改委一直在严控汽车业产能过剩,整个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十分明显,且在短期内不会改变。这就决定了在豪华车和中高档轿车市场,竞争还会日趋激烈。这将对整个汽车市场的价格走向产生很大的下压力。而在微车和经济型轿车市场,利润空间确实已经很小,趋稳将是大势所趋。

  本轮原材料涨价,也是中国汽车产业结构大力调整的契机。众所周知,中国汽车产业在企业数量上一直排在“世界第一”。过于散乱的格局使企业产量受限,采购成本不易压低,这与全球汽车业的竞争格局和趋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应对原材料涨价,厂家除了可以扩大销量提高市场占有率,还可以联合采购降低成本。目前,上南合作在中国汽车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国家主管部门积极推动下,新的合作、重组有望出现,这也将有效减轻原材料涨价带来的影响。

  业内专家认为,中国汽车业目前状态下不具备涨价的条件,这是因为竞争格局太分散,几十家企业瓜分市场份额,不像家电企业经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已经形成了几家巨头。笔者认为,这点非常重要,因为这给消费者提供了选择性,你涨价,我可以买降价企业的车,市场只选择强者这是规律。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车价、油价与车市增速的关系。目前,国内油价尚未与国际接轨。可以设想,一旦接轨,按照国际上的规律,将对汽车消费产生巨大的抑制作用。毕竟,汽车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很大,油价过高,很多经济型轿车的购买者会暂缓购车。企业如果再选择涨价,将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速造成难以估量的打击。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有关专家指出,一季度受上游产品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带动汽车生产用钢成本大幅提升,以及年初低温雨雪天气造成汽车产品运力紧张,市场供给不足等因素影响,一改往年稳中下降走势,价格出现小幅上涨。从目前看,造成一季度汽车价格上涨因素已有所消化,预计后期随着产能的不断释放,市场竞争的加剧,汽车价格将逐步趋稳回落。笔者认为,价格监测部门的这种判断是客观、准确的,中国消费者没有必要对“汽车涨价论”心存恐慌。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