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环保技术大盘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1日 14:49  新浪汽车

  新浪汽车讯 五分之三的汽车拥有者认为持续上涨的汽油价格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影响,而17%的车主计划换购节能省油的车辆。与此相对应的是,汽车厂家们也纷纷加大了在环保、节能型汽车方面的研发力度,采用除汽油外的其他能源成为一大热点。新技术、新概念、新产品层出不穷,为了让消费者更全面的了解新型能源轿车的技术和特点,我们挑选了混合动力车、CNG双燃料车及氢燃料电池车等三种车所采用的环保技术进行一番盘点,希望能对汽车环保感兴趣的读者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

  概念先锋的典范:混合动力车

  替代能源车是目前许多国家根据自身能源构成的状况已经在应用的技术,利用的是柴油、LPG、CNG等事实上已经为公众熟知的能源,实现的技术难度也相对较低,因此也被部分业内人士称为“准新能源车”。其中,混合动力车技术对未来的汽车市场发展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方式,它的真正意义在于:无论任何一种能源,都可以通过“混合的方式”使汽车的环保和节能效果得以实现——混合动力车的原始能源可能就是汽油或柴油,也可能是氢能或其他形式的能源;而混合方式则包括并联、混联、轻度混合、串联等多种形式。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混合动力车的横空出世是汽车节能环保概念上的一个典型先锋,不过与其在概念上的“诱惑力”相比,混合动力车的购车成本比较高却是一大软肋,一般比同级车型高出5000美元左右。以目前国产的一汽丰田普锐斯为例,由于国产化率较低,基本等同于进口车。

  下表是对这几种环保汽车动力供给系统的对比:

车型

技术

竞争力

CNG双燃料车

两种独立的动力能源

★★★★☆

氢燃料电池车

一种动力能源

★★★★

混合动力车

两种动力能源互补

★★★★★

 

 

 

 

 

  实用主义演绎者: CNG双燃料车

  节能环保技术只有在普遍应用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对环境的改善产生积极影响。在传统汽油车的替代车型中,消费者还是比较偏爱双燃料车,主要是因为其技术成熟、而且车型相比混合动力车和柴油车多得多。以东风雪铁龙05款爱丽舍CNG双燃料为例,这款车不仅能有效降低80%污染物排放,比普通车更能实现60%的节油效果。

  更难能可贵的是,爱丽舍CNG双燃料车是“实用主义”的完美演绎者,在车市概念蔚然成风的背景下,东风雪铁龙却早已将这款车投入市场,并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市场化运作。目前成都、南京、海南、湖北等地的出租车大多是使用的爱丽舍CNG双燃料车,从实用而非概念的角度来看,国内CNG双燃料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下表是各种车型在燃油维修和保养上与汽油车的比较分析:

车型

价格

燃油消耗

维修费

竞争力

CNG双燃料车

普通

节省燃料60%

天然气燃烧完全、无杂物,可减少汽车发动机的磨损,延长发动机寿命,比用汽油节约维修及保养费用

★★★★★

氢燃料电池车

过高

节省燃料70%

燃料电池本身不参与化学反应,没有损耗,寿命长。但加氢站等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还几乎是空白

★★☆

混合动力车

节省燃料50%

未知

★★★

 

 

 

 

 

  零排放时代的选择:氢燃料电池车

  从技术分析来看,柴油车、混合动力车、CNG双燃料车以及燃料电池车四大主流方向都具有节约能源和改善排放的优点。但是哪一种在环保性能上更突出呢?

  毫无疑问,氢燃料电池车是最理想化的环保汽车技术:真正实现了汽车“零排放”,唯一的排放物是水。正是这点的吸引,几乎所有的汽车企业巨头不惜花费巨额的资金来研制这种新型能源汽车。近几年,由于各大公司的共同努力,燃料电池汽车在技术上虽然取得了很多进展,但燃料电池的成本仍然很高,要实现真正的商业化,路途还很遥远。

  下表是三大技术在排放指标上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氢燃料电池车无疑是“零排放时代”的最佳选择。只是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稍微显得有些超前,能否大规模付诸实施还是个未知数。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CNG双燃料车,不论是从环保或是经济性上都体现了它绝对的优势,经过市场的多年考验与打磨,它的技术更加的成熟,成为最适合现在社会消费者使用的环保汽车技术。

  东风雪铁龙研发人员告诉记者,“与那些昂贵的技术相比,我们希望自己所推出的节能环保技术能够在不增加消费者负担的前提下,被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并实际应用。”这也正是05款爱丽舍CNG双燃料车能在众多环保车型中脱颖而出的原因。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