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车企业高层变动十分频繁,来自日本的斯巴鲁汽车也是未能幸免。原任斯巴鲁海外事业部亚洲大洋州中南美营业部部长的大野圭先生于6月1日正式就任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一职,原董事.总经理中村幸宏先生调任回日本富士重工总部工作。对此调整富士重工的解释是正常的人事变动,但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简单,中村幸宏的离开预示着斯巴鲁中国将迎来新的开始,不过新的开始并不能掩盖斯巴鲁近几年在中国市场不得力,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最终导致了中村幸宏的离开。
1,国产化推进不力 合作伙伴一直未能找到
“国产”这个词汇对于斯巴鲁中国高层来说,应该是日常谈话中尽量回避的。我们看到随着森雅的国产,日本又一家汽车厂商在中国建立合资厂实现国产化了,这样的事实无疑使斯巴鲁汽车很尴尬,同时也使它成为知名的日本汽车生产企业中唯一没有在国内设有合资厂的。而在今年年初,斯巴鲁中国投资公司负责人中村先生首次向媒体透露了斯巴鲁国产计划即将启动的消息,可见其心之迫切。但事实上,全面进入中国已经将近三年的时间,看着对手们一个个都实现了在中国建厂,甚至有的已经有了两个合伙伙伴,而自己在这个项目上还毫无进展,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作为总经理的中村幸宏显然难辞其咎。
2,经销商招募不力,离计划目标相距甚远
斯巴鲁经销商网络
时间追溯到04年的9月10日,斯巴鲁中国宣布携旗下6款新车强力进入中国市场,并计划3年内在中国建设100家特约经销店。而到现在为止,三年的时限即将来到,斯巴鲁的销售网络建设并不是很顺利,依然是由当初的三家经销商总经销斯巴鲁车系。而在北京地区,只有三家经销服务店,这样的规模对于斯巴鲁汽车销售无疑是落后于竞争对手的,很多品牌在北京地区建有少则十家,多则数十家授权销售店。这样的现实显然离当初的100家特约经销店有着不小的距离,也就是说经销商的招募不力也是中村幸宏去职的重要原因。
3,渠道管理不力,丧失对经销商的基本掌控权
市场已现大幅优惠的翼豹
目前,斯巴鲁汽车的销售选择的是总经销商的销售方式,也就是说大片的地区由一家经销商发展销售网络,这就意味着整个一个地区的销售权被一家经销商所控制,在现实中经常出现以经销商主导下的大规模降价促销,而不是斯巴鲁中国所主导,甚至还出现过经销商降价而斯巴鲁官方否认的事件。从这样的事情不难看出,厂商的强势地位在斯巴鲁身上并不存在,斯巴鲁汽车在销售渠道管理方面的不得力自然难让富士重工高层满意,作为总经理的中村幸宏肯定是要为此负一定责任的。
可以说,上述的三个方面问题最终导致了中村幸宏的离任,同时随着大野圭的上任,这三个方面也将是其工作的重点,改革的成败将决定着斯巴鲁在中国的未来,也决定着大野圭的命运!
(李晓磊)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