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最大汽车并购案:上汽提出与南汽合作三原则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5日 17:21  21世纪经济报道

  上汽的基本思路和规划是,要将南汽纳入上汽的整体规划中去经营。另外,合作以自主品牌为基础,未来的税收和GDP归南京所有。

  上汽收购南汽尚处于双方摸底阶段,就双方未来的合作模式和框架,上汽方面目前已经提出了基本的思路。

  据上汽知情人士透露,“上汽的基本思路和规划是,要将南汽纳入上汽的整体规划中去经营。”除了以上规划,上汽收购南汽的另两个基本思路是,合作以自主品牌为基础;未来的税收和GDP归南京所有。“接下来,上汽和南汽还将各自提方案,最终逐步达成共识。”

  对于此前业内所关心的———南汽是无偿划拨给上汽还是上汽花钱购买南汽股份的问题,上汽和南汽方面均表示,目前下定论还为时尚早。

  并购进入预备期

  为了促成上汽和南汽的合并,上汽和南汽之前相关项目的审批一直没有通过———上汽的临港发动机基地还未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南汽名爵(MG)汽车有限公司也未得到批准,张欣的职位至今还是名爵总指挥而不是总经理。

  “不批也是希望两家往一起走,如果上汽的荣威从名爵的流水线上走一走,制造工艺将更加精湛。”南汽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国家有关部门在之前考察南汽的过程中,已经明确表示“希望上汽和南汽往一起走”。

  为了给合并提供条件,南汽内部停滞了几个月的零部件企业改制目前正在加快。据了解,南汽集团董事长王浩良最近已经“下令”———所有的零部件企业在年底前都要完成改制。改制以后,南汽将完全或部分退出零部件企业的股份,最多是参股其中并获得一定收益,以便南汽在与上汽正式谈判时能够轻装上阵。

  自从接手南汽以后,王浩良已经摒弃了南汽原高层的想法,对南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了集中更多的精力发展名爵项目,并实现南汽集团整体扭亏,亏损的南汽新雅图的股权被转让给无锡当地的企业,最大的亏损企业跃进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被整体归入南汽依维柯。通过股权转让,南汽正在由生产型企业向经营型企业转变。

  虽然目前与上汽合作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但是目前南汽内部依然不乏反对声。反对者认为将南汽并入上汽整体规划中去经营,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上汽“吃”了南汽,南汽不再具有主导权。对此,南汽内部人士表示,“王浩良有自己的考虑”。

  认识已经统一

  长三角发展战略中,政府希望把南汽和上汽的合作作为一个典型来推进,此时合作,胡茂元和王浩良是顺势而为。

  对于南汽而言,南汽集团见长的是商用车,而非乘用车,特别是轿车。目前在名爵项目的运作中,主要由原来依维柯和南京菲亚特的人才组成,他们并没有完整而系统的运作一个成功的轿车品牌的经验。这与此前有着成功运作上海通用和上海大众经验的人组成的“荣威团队”形成了一定的差距。

  如果南汽的那些设备能整合到上汽的体系,花一定代价改造,上汽的效率会更高。营销经验丰富的上汽也意识到,痛失了ROVER后上汽如果能拥有MG品牌,能更顺利地打开海外市场。

  “对上汽形成吸引力的不仅仅是名爵项目,南汽的其他资产,对上汽同样具有吸引力。”上汽知情人士透露。在上汽新近发布的一份公告中,上汽为了打造商用车体系,将原上实汽车持有的50%的汇众集团的股份购回;此前不久,上汽还表示也将建立商用车研发中心,从这不难看出,在取得了乘用车市场的冠军后,上汽正力求在商用车领域有所突破。

  “上汽在商用车发展上很迫切”,上汽内部人士透露。就在不久前,一个由上汽副总裁肖国普领导的上汽商用车部已经在上汽内部成立。

  南汽此前的强项就是商用车,南汽的依维柯和跃进,能填补上汽在中型客车和轻型、中型卡车上的空白,这能使上汽形成全系列的产品。

  上海市国资委一位官员向记者透露,近年来上海的制造业正在进行梯度转移,上海没必要把制造业的摊子铺得很开。而与南汽合并,上汽拥有了南汽的生产资源后能更有效地利用,并实现产业更合理的布局。

  复制上海通用东岳模式?

  “如果南汽未来产销能达100万辆,虽然被上汽整合了,对于王浩良而言依然是值得庆贺的”,有业内人士分析,如果按照在上汽提出的“将GDP和税收留在南京”的方案,带来的效益将十分可观。

  事实上,在上汽的发展历程中,不乏上海通用东岳、上海通用(沈阳)北盛、上汽通用五菱等成功兼并案例。上汽有关人士透露,在上汽的这些兼并重组案例中,无一例外都是将GDP和税收留在当地。

  以上海通用东岳生产的汽车为例:产品生产出来后,在内部有一个转移价,以这个价格卖给上海通用,再由上海通用出售给消费者。这种模式让上汽旗下的这些企业能够将GDP和税收留在当地。

  而2002年柳州市政府无偿将柳州五菱的股份划拨给上汽和通用,2002年合资前产销量刚过10万辆,而去年该合资公司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微车企业。

  本报记者 俞凌琳 上海报道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