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3月,大发公司为实现内燃机国产化在日本大阪成立发动机制造株式会社,1951年改称为“大发工业株式会社”,1967年加入丰田集团。大发在日本国内有4个生产基地:滋贺工厂、京都工厂、多田工厂、池田工厂;在海外有印尼、马来西亚等生产基地。大发主要开发、生产、销售排气量从660CC到1.5L左右的微型车(轻型车),其独特的技术力量和生产能力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被称为“小型车专家”。去年大发在全球共生产135万辆汽车和245万台发动机,在120个国家销售,而在本土共售出62万辆车,市场占有率超过10%,继丰田、日产、本田、铃木之后排名第5位。
不论在汽车还是在发动机方面,大发公司都以“小”见长。1907年制造的发动机是日本国产第一台6马力吸入瓦斯发动机;1962年开发成功日本第一台带自动供给润滑油装置的2气缸2冲程360CC ZL型发动机,将机油消耗量减少三分之一,燃料费降低20%的同时还能延长发动机寿命;1977年开发的1.0L的CB型发动机,是世界第一台3气缸平衡发动机。
虽然在中国很少见到原装进口的大发轿车,也很少有人了解大发汽车的品种,但大发与中国的渊源已有很久,是最早与中国合作成功的日本汽车企业。早在1984年,就与天津汽车签署了轻型商用车技术许可合同,第一辆天津大发在当年10月驶下生产线,在2003年停产,销售约达到40万辆。继而又于1986年与天津汽车签署小型乘用车Charade的技术许可合同,在中国生产夏利牌家轿,迄今已经累计销售达125万辆。由于种种原因,大发并没有在中国继续投资,直到1998年丰田取得大发51%的股份,大发成为丰田集团的重要一员后,才于2003年又和一汽华利签署了特锐的技术许可合同。该车当时被命名为达路,由一汽华利负责生产,但由于当时油价持续上涨,SUV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特锐因一时“水土不服”而于去年停产。
在去年北京车展上,大发设立独立展台,展出了小型多功能乘用车“D-01”、SUV车“Be-go”和小型敞篷轿车“Copem”、混合动力小型车“HVS”等。其实,这只是大发为进军中国市场的一次预演,因为大发已与一汽签署小型多功能车的技术许可合同,将在一汽吉林生产“D-01”。“预演”不仅在车展上,今年年初大发又开始在全国开展“精巧车走近你”2007年大发7城市巡展活动,通过走近消费者、让更多消费者与大发零距离接触,以图在中国消费群中树立品牌形象。
大发在中国市场的命运显然好事多磨,但大发依然不减锐气,满怀信心。大发这次进入中国已不像20多年前以单纯的技术转让或技术许可形式进行合作,而是参与到开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去,为此从日本调遣100多名技术员前来中国从事开发、生产、销售及品质管理等方面工作。大发高层表示,2006年以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小型车的政策,而大发公司擅长的正是排量在1.5升以下的小型车,能够满足中国对环境和能源等方面的需求。所以,现在对于大发来讲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