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汽车界二代模仿是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2日 23:58  北京晨报

  汪静

  山东火云“城市精灵”仿戴-克“Smart”,长城“精灵”仿菲亚特“熊猫”,天马“英雄”仿起亚“索兰托”……一段时间以来,一个接一个的车型外观设计侵权纠纷不断挑战着人们的视觉神经。有人说:“这是中国汽车业不思进取。”但事实是,无论模仿者如何改头换面,大家总有点儿似曾相识的感觉,为什么?

  如果把“奇瑞QQ与通用SPARK狭路相逢”列为2003年车界十大事件之一,想必没有争议。虽然一场闹得沸沸扬扬的知识产权官司最终不了了之,但它足以影响到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走向。

  此后,中国汽车界出现了两种思潮:

  一是,中国汽车业“拿来主义”不是错,错在拿来之后,没有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一批在官司纠纷中受到惊吓的企业开始觉醒。吉利、奇瑞等中国汽车企业开始努力升级。2006年,奇瑞研发方面投入占公司总销售收入的15%左右,吉利则占到整个公司产值的10%。

  二是,模仿可以迅速套现,外形酷似名车,加上廉价优势,便可带动热销。奇瑞QQ与通用SPARK的官司无果而终,但事实却是,通用SPARK上市3年的总销量仅为5万辆,而QQ仅在2005年就实现了销售11万多辆的好业绩。

  回到2007年,知识产权纠纷伴着新年钟声再次飘然而至。我们发现所谓二代模仿者,就是当初做出第二种选择的一代模仿者,事实证明他们选择错误。

  2007年,中国汽车业驶离保护期;2007年,中国汽车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可以想见,从2007年起,国际上的全面围击,会使二代模仿者无处藏身;国内企业的普遍升级,也会让他们相形见绌。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