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龙也?虎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 13:38  新浪汽车

  中国入世5周年了。想当初,国人最担心的是基础脆弱的中国汽车工业。对于尚处在襁褓中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国际汽车巨头的进入被形象地比喻为“群狼毕至”。狼来了,自然要叼走婴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5年过后,通用汽车全球副总裁、亚太区总裁罗瑞立却用“龙、虎”两个比狼更凶猛的动物来形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迅猛发展。罗瑞立说,中国入世那年,正在热播一部大片,叫“卧虎藏龙”。 正好可以用在汽车业上。过去,谈到汽车行业对外开放,来自中国国内的观点总是认为会带来很大的冲击。其实,中国汽车产业有几点被人们低估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也曾经被人低估过。

  这是罗瑞立在CCTV-2入世五周年汽车论坛上讲的一番话。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果真是龙也?虎也?

  罗瑞立说,几年前,我参观中国车展,发现自主品牌轿车的技术开发水平还是很弱。今年的北京车展让我完全改变了看法,可以说,中国自主品牌轿车企业的发展是惊人的。由于许多自主品牌企业都有国外合作伙伴,他们在合资企业的发展中积累了经验,知道市场需要什么,掌握了制造技术,并建立了研发中心,而且学会了整合利用国内外资源。我认为,未来两三年间,自主品牌产品从研发到质量,完全可以与国外品牌媲美。

  在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在论坛上和他同台的,除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外,还有3条属相“龙”“虎”的业界同仁: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尹家绪、华晨汽车集团董事长祁玉民和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也难怪,罗瑞立是最后一个发言的,在他之前,张小虞做了“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进入攻坚阶段”的主题演讲。

  作为在中国汽车业工作了30多年,亲身参与了有关汽车方面的入世谈判的汽车行业领导,张小虞认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成长是在入世之后的5年内,汽车产业从5年前“令人担忧”的行业变化成现在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2002年开始,我国的汽车进口额从几十亿美元发展到今年将会超过200亿美元的进口额,但与此相对应的是,今年全年与汽车相关的出口额将会突破600亿美元,并且从去年开始,中国汽车产业的出口就超过了进口。这是加入世贸后所带来的最为显著的变化。

  张小虞说,最重要的还是具备核心竞争能力下出口导向的建立,才是加入世贸给中国车企带来的最大挑战和机遇。他认为中国汽车未来需要解决大面积的零部件核心能力的打造,成为全球的汽车原材料加工基地,以及大力活跃和发展汽车服务贸易产业。

  “15—20年,中国汽车产业将会成为最为强势的产业。”张小虞认为。

  尹家绪发言的主题是“中国汽车企业的战略思维”。他勾画出了长安汽车集团将在海外上市的宏伟蓝图。

  祁玉民就“国产汽车在欧美市场的定位与商机”谈了自己的看法。华晨不久前成功签订了一笔出口大单:在未来五年时间,华晨汽车将向德国及欧洲出口15.8万辆汽车,首批3000辆尊驰将在12月中旬在大连港发运。当有记者问道,华晨汽车出口德国,对方看中的是不是华晨和宝马合作的背景时,祁玉民理直气壮地回答:不是!对方看重的是华晨汽车的品质!

  李书福是第三个发言的自主品牌汽车的代表。由于吉利汽车是中国第一家民营汽车企业,而且吉利进入汽车业走过了非常艰难的历程。加上李书福素有“汽车狂人”、“汽车疯子”之称,对于入世,他是最有体会。他演讲的主题是:抓住机遇,大有作为。他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年来,吉利汽车工业取得了较好、较快的发展:从只有修理厂水平的简单生产到多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从只有三五名工程师到人才战略初见成效;从闭门造车到国际合作广泛展开;从低端单一经济型轿车到多品牌系列中高级轿车。充分证明了吉利人“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的愿望正在不断变成现实。到目前吉利已成为:中国最唯一能够完全自主研发并制造世界一流水平汽车发动机的公司;中国最唯一能够完全自主开发并制造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公司;中国最唯一能够完全自主开发并制造电子智能助力转向系统(EPS)的汽车公司;中国最唯一能够完全自主研发、匹配整车与发动机,整车与电子电器,整车与行驶系、传动系、转向系、制动系、噪音振动等关联技术的企业。

  从以上几位的发言中,可以想见,在张小虞预言的这个最为强势的产业中,应当能看到以长安、华晨、吉利等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汽车的身影。

  罗瑞立从以上几位的发言中似乎更加读懂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因此,他才用电影“卧虎藏龙”来指代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

  “龙和虎是两个非常强的力量,但现在他们不仅不是敌对的,反而能融洽相处”。央视经济频道主持人欧阳夏丹发表了总结性陈词。

(作者:新浪青年汽车论坛评论员 陈希)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