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闻观察:事故车修复亟待跟上汽车社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 07:44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12日专电(记者 南辰) 由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事故汽车修理工作委员会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财产保险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北京国际事故汽车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近年来造成车辆严重损毁和重大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不断增长,而由于缺乏相关法律规范和检测手段,致使重大事故汽车的修复质量得不到保障,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事故汽车修理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事故汽车修理及其相关行业发展研究》指出,机动车发生碰撞后,车身(车架)发生弯曲、扭折或破裂,其修复的质量,不仅仅关系到修理厂、车主、保险公司的经济利益,还是对他人构成安全隐患的社会问题。根据抽样调查统计,国内事故车一年内的二次以上事故率为18.4%。根据有关部门公布的造成车辆事故的原因分析,其中13%的事故原因与车辆质量(包括修复质量)直接相关,另外36%与车辆性能质量(包括修复质量)间接相关。

  但是,国内大多数消费者对于修复的认识,只停留在外观修复质量上,还没有认识到事故车修复后最大的质量问题是安全性能的恢复。抽样调查显示,78.2%的消费者不知道事故车辆修复不同于一般性汽车维修,97.4%的消费者不知道什么是涉及安全性的配件,93.8%的消费者不知道什么是车身测量与校正。

  交通部一位与会人士12日用“照猫画虎”比喻现在某些汽车修理企业对事故汽车的修复。也就是说消费者仅从外观上看,事故汽车修复得很好,跟事故前没什么两样,可实际上总线控制等关系到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并没有完全修复。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会长康文仲认为,随着近些年我国汽车保有量、高速公路里程和新领驾照驾驶员猛增,以及汽车性能提升、车速越来越快,重大交通事故越来越多。过去的事故车维修理念是以整形修复为主,而现在的事故汽车维修理念应当是以安全修复为主。

  康文仲指出,当前事故车维修行业技术提高跟不上新车型进步的速度、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低等原因造成维修市场混乱,尤其是汽车维修行业从原来的为生产车辆、运输车辆服务这样一个生产行业,到现在逐步向为老百姓服务的服务行业过渡,因此整个行业的生产模式、管理模式和组织形式,都出现了不适应当前要求的状况。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目前,国内私人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汽车总保有量的半壁江山,并继续快速增长。记者认为,在汽车社会转型速度加快的背景下,事故汽车维修行业必须加快行业调整,跟上汽车社会转型的步伐。

  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我国至今没有关于重大事故车辆修复安全质量要求的验收标准,缺少对车身(车架)校正、焊接等重要维修质量环节检测的要求,没有对于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的质量检验要求等,不能满足重大事故车辆修复后对于恢复车辆安全性能方面的要求。对于重大事故车辆的修理,有关部门应当尽快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

  《中国事故汽车修理及其相关行业发展研究》提供的资料表明,在发达国家,事故车安全修复意识深入人心。发生重大事故的车辆在修复后,必须由修理厂出具车身修复后的数据报告,保险公司对于更换的配件使用正厂件价格、支付检测与校正费用,修理厂对修复质量负责。另外,欧洲国家普遍实行由警察保管严重受损汽车号牌,出具检测合格报告后的车辆才发还号牌的强制管理。对于事故车辆修理厂的资质也提出了强制配备测量、校正和焊接设备的要求。这些对于降低事故车二次事故的隐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我国有关部门借鉴。

(编辑:卿钦)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车型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