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汽哪吒概念车:国外品牌的“中国式进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 16:04  经济观察报

  2004年7月29日,德国大众总部的几位专家来到上海大众造型中心参加合资公司执管会的项目评审会,德国总部的专家们对院子角落里的一个小模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只不过是设计师们没事的时候自己弄着玩的,一辆原型取自大众途锐、细节上透着中式审美的crossover概念车型。

  就是这个设计师“自己弄着玩的模型”,在德国专家的钦定下,第二年的5月被正式立项作为未来将会量产的概念车投入开发,在此后的一年多里,上海大众这群带着强烈民族情感的年轻设计师们受到了德国总部从未有过的重视,并得到了位列世界汽车设计界前三名的德国设计大师的亲自指点。

  2005年12月8日,德国大众的造型师最终为这款NEEZA(哪吒)概念车的外观定型,并接受了以中国神话人物“哪吒”作为灵感来源的提议。这是德国大众第一次由海外分部推出的概念车。

  在北京车展上你将看到它——有着动画片上哪吒那双大大的单凤眼和双U形前脸,脚踏风火轮,内缠混天绫,侧面则充满肌肉感的长轴矩旅行轿车。

  “一个好的设计要让人在100米以外就能看出它是哪个品牌的汽车。”劳斯莱斯的设计师曾这样说。但是从三维效果图上第一次看外形的时候,觉得它前似丰田,后类日产,只有侧面保持了清晰的大众风格。

  上海大众造型中心主任蔡谦告诉记者:“NEEZA的造型设计风格将代表着德国大众未来的亚洲设计理念。”那么德国大众究竟想干什么呢?如果此言不虚,那么大众显然想借助上海大众已经具备的体系设计能力为自己开发一款更具中国基因的产品,在中档车消费市场需求日益多元化,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产品设计的竞争从质向量转变的今天,这是否意味着大众也开始放弃制造经典的信条,转而向时装界快速少量推出新产品的“ZARA”之风靠拢呢?

  而中国合资企业的自主冲动正给德国大众提供了一个合适的试验基地。“如果展示后市场反应不错,‘NEEZA’将会考虑量产。”NEEZA总设计师邵景峰说。他难以掩饰自己被压抑已久的情绪,“之前我们这些在合资公司的研发人员做了很多工作,但仍一直被业内人士骂无作为,从PASSTA领驭,POLO劲情、劲取到这款NEEZA,我们实现了突破。”

  合资自主的称法虽然自相矛盾,由德国大师把关的设计是否算是自主也有待讨论,但不管怎样,这既让“中国人的审美凭什么要听老外安排”的原始情感有了出口,也给想下水又怕湿了鞋的大众在从经典向时尚局部战略转型过程中,提供了一次进可攻退可守的绝好机会。

  在北京车展上你可以近距离把玩这款概念车,如果试水成功,这款在A级轿车平台开发的欧美最流行的混型车种,或将量产以填补德国大众在中国市场乃至全球产品序列中的空白。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中国人的审美偏好如何融于国外的成熟产品?”这是困扰中国所有设计师的瓶颈,在改型的过程中,如果只考虑中国的市场和按合资企业的需要去设计,恐怕品牌的拥有者仍然无法同意,但他们一来不想让自己花钱投入的研发中心闲着,二来更想多卖一些车给中国人,所以在两者的利弊权衡中,外资除把住最后审批的底线外,正在做出越来越多的让步。

  上海通用今年年中发布的中高档车君越一度引起了奇瑞董事长尹同耀的强烈好奇,这款车源于通用北美Lacross平台,它从车身到内外饰均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审美进行了脱胎换骨式的再造,该公司同样将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继续展示更多来自上汽通用泛亚的新车型。

  产品的进化意味着合资关系的进化。这一方面预示着在中国政府和合资中方关于自主开发的双重坚持以及纯本土企业产品升级的压力下,跨国汽车巨头的中国战略发生了转变;与此同时,合资公司中方技术实力也进化得很快,而这个加速度将决定包括大众、通用在内的外方有多大勇气,将更多的新产品甚至新平台开发的任务放到中国。

  在参与这款概念车开发的人员名单上记者看到,中德双方技术人员共同承担了相关关键岗位,这已经有别于合资公司中方在技术开发方面的被动语态。

  被定位为大众海外研发中心的巴西大众或许将是上海大众未来的模型,这家大众在巴西的工厂曾为中国开发桑塔纳3000以及POLO三厢,其在巴西开发小型车FOX则已经返销欧洲。假如大众具备在中国设立一家海外研发中心的设想,上海大众未来需要协调的对象还将包括一汽大众。

  这一切会成为现实吗?要等到合资汽车公司开发的概念车真正被量产时,恐怕才可以认为“合资自主”再进化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

  中国汽车合资20年,中方仍然占据50%股权的合资公司最终能否改变避免只做OEM的宿命,一方面取决于外方“技术引进”方式如何演变,另一方面取决于合资公司的中方如何顺应形势提高“技术转移”的加速度。

  在合资体系之外,中方完全控制的自主品牌的发展前景也将促使外方重新审视中国汽车的生命力。

  本报记者 韩彦 王亮 北京报道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