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车展看汽车社会和谐发展:北京车展热吹环保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9日 11:22  人民网-人民日报

  柴油、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生物质燃料……汽车环保的美好前景已展现在我们面前——

图:雪佛兰Sequel氢燃料电池车。

  柴油车、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生物质燃料汽车……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石油短缺,人类积极寻找各种新型替代能源。其中一些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丰田混合动力车普锐斯已经穿梭街头,但是更多的困难还横亘在人类探索的道路上,人们屡屡碰壁却从来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2006年北京国际车展将展出众多节能环保车型,向我们展示新型技术解决环保问题时的卓越成效。

  燃料电池车追求量产

  上海通用是新能源技术的极力倡导者,将于2008年在国内量产一款混合动力车。在本次北京车展上,上海通用联合通用汽车展出了SAAB萨博生态功能车Aero—X、雪佛兰Sequel氢燃料电池车。Aero—X配有涡轮生物动力发动机,使用100%生物乙醇燃料,实现了二氧化碳零排放。Sequel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氢燃料电池车型,加满氢燃料后,续驶里程可达空前的480公里。它的动力性能也非常出色,从静止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只需10秒,并且比传统汽车制动距离更短。同时只排放水蒸气。

  11月6日,这两款车型参展了“2006能源动力高新科技全球巡展”。巡展上,雪佛兰Sequel氢燃料电池车首次在美国本土以外的城市道路上公开行驶。同时展出的新车型代表了通用新能源技术发展近、中、远期的三步目标:土星混合动力车、SAAB萨博生态动能车和雪佛兰Sequel氢燃料电池车。土星混合动力车已具备量产可能,Sequel完成了氢燃料电池车从概念车向量产车的过渡。

  丰田展出的新概念车Fine—T也是一款卓越的节能环保车型。Fine—T丰田概念车使用了丰田最新的燃料电池技术,由一套尺寸较小的高性能燃料电池组提供动力。燃料电池组采用新型合金催化剂,大幅减少了贵重金属的使用量。由于燃料电池组被安放在车内地板下,从而创造了更为宽敞的车内空间并降低了车辆重心。Fine—T的内饰运用了大量以植物为原料的“碳中性”材料,即使在废弃后被燃烧时也不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首次参展的日本铃木株式会社也将推出一款搭载燃料电池技术的概念两厢小车ONIS,优异的底盘设计让燃料电池能够安装于座舱下方。

  混合动力车的美好前景

  截至2005年11月,世界上首款量产油电混合动力车丰田普锐斯(PRIUS)全球累计销量已超过50万辆,占有混合动力车市场近70%的份额。在中国市场实现量产后,丰田还将携这款车型参加本次车展。新款普锐斯装载了丰田第二代油电混合动力系统THSII,其驾驶性能大幅提升。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可根据行驶状况控制汽油发动机,同时将紧急制动时损耗的能量转为电能储存并利用,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同时大幅度降低了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

  普锐斯新装备的“可变电压系统”可将电压强化至第一代的大约两倍,大幅度提高了功率。其混合动力专用蓄电池实现了轻量化,重量比第一代轻25%,同时提高了35%的功率,更增强了蓄电池的寿命。

  普锐斯的成功推出促使丰田将其混合动力技术扩展至其他现有的丰田车型和雷克萨斯 (Lexus) 车型。今年丰田在美国市场推出4款从现有车型改造成的混合动力汽车,包括雷克萨斯LS600、GS450豪华轿车、Camry Hybrid以及Highlander Hybrid混合动力运动型多用途车 (SUV)。

  即将展出的福特Reflex概念车曾首次亮相于2006北美国际车展,其拥有柴油—电力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利用柴油、电力和太阳能,Reflex概念车可以在不牺牲动力性能的基础上带来高达3.62升/100公里的最高燃油经济性。Reflex概念车的能量储存在新一代的锂离子电池组中,其独特的前照灯和尾灯集成了太阳电池板,同时为Reflex提供动力。福特拥有专利的蓄电池充电照明系统利用太阳能为车载电池充电,白天蓄电,晚间用来照明,从而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自主品牌也开始进入混合动力车市场。奇瑞汽车将在车展期间展出第一辆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车奇瑞A5ISG。奇瑞A5ISG采用发动机和电机扭矩叠加方式进行动力混合,装备自主研发的ACTECO1.3L发动机,配合交流永磁同步电机,辅以519 MT变速箱,整车动力达到A516水准,同时大幅度地改善燃油经济性和降低排放。奇瑞同时还将展出五款发动机和一款变速箱,其中有一款命名为1.9D TCI柴油发动机,它融合了TCI技术、高压共轨直喷技术、EGR系统等数项先进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气和发动机噪音。其燃油消耗量较点燃式汽油机减少40%—45%,满足欧IV排放标准。(记者 欧阳洁)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