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产克莱斯勒300C亮相车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8日 13:03  新浪汽车

  新浪汽车讯 北京 刚刚上市的国产克莱斯勒300C作为克莱斯勒集团首款轿车产品首次在2006年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隆重亮相。国产克莱斯勒300C轿车的造型是基于克莱斯勒集团的全新后轮驱动结构设计的,不仅突出展现了著名克莱斯勒品牌旗舰车型的经典比例,其长发动机罩、短舱面和散发鲜明表现力的轮廓配以18英寸轮胎,更赋予了克莱斯勒300C卓越非凡的风采。

  克莱斯勒300C轿车卓而不群的设计理念使得所有行驶在路上的汽车顿显平庸之态,这一现象势必也将在当今中国轿车市场得以再现。国产克莱斯勒300C轿车极富表现力的设计,经典的后轮驱动结构,均延续了克莱斯勒品牌在创新设计方面的悠久传统。

  克莱斯勒300C轿车的内部以彰显手工和高档风格的独特装备、材料和结构,延续了外观尊贵和豪迈的基调。克莱斯勒300C轿车的内部具有丰富的标准配备和舒适性装备,包括后排座椅遥控DVD视听系统。

  多款发动机提供高性能

  从头开始的设计并且时刻考虑到高档豪华轿车的性能和品质追求导致克莱斯勒300C轿车匹配了超出消费者期望的动力传动系统。三款发动机和两款变速器为克莱斯勒300C消费者提供了最佳的动力传动系选择。2.7升V6发动机将动力性、燃油经济性、低噪声和耐久性非常出色地融合到了一起。3.5升V6发动机不仅提供更高的功率,而且依然完美地融合了动力性和经济性。如果期望更加出色的性能表现,克莱斯勒300C的消费者还可选择5.7升HEMI?V8发动机。

  克莱斯勒300C标志着HEMI?发动机在将近50年之后回归克莱斯勒品牌。在20世纪50年代,克莱斯勒“字母系列”轿车的著名发动机经过重新设计之后,成为了高性能、节油、耐久的现代发动机:全新5.7升HEMI?V8发动机。克莱斯勒300C的功率和扭矩分别为250千瓦(340德制马力)和525牛顿?米(390磅英尺),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为6.4秒(0-60英里/小时的加速时间为6.3秒),最高车速(电子限速)可达250公里/小时(155英里/小时)。

  克莱斯勒300C轿车将多排量系统(MDS)作为V8发动机的标准配备。在不需要八缸动力时,克莱斯勒集团的多排量系统会天衣无缝地关闭HEMI?V8发动机的四个气缸,从而提供卓越性能、动力和燃油经济性的世界级组合。视驾驶风格和车辆使用情况而定,多排量系统可将燃油经济性提高20%。

  变速器与发动机相匹配,提供了性能、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的最佳组合。克莱斯勒300C轿车提供两款变速器。在装配5.7升HEMI?V8发动机和3.5升发动机的克莱斯勒300C轿车中,成熟的戴姆勒-克莱斯勒五速自动变速器是标准配备。五速自动变速器由克莱斯勒集团的AutoStick?(驾驶员可选择档位范围控制)进行控制。这种换档杆适合全自动换档,或者驾驶员可以手动选择各个档位。在装配2.7升发动机的克莱斯勒300C轿车中,克莱斯勒集团的改进版四速自动变速器是标准配备。

  新型后轮驱动底盘提供非凡的操控性

  克莱斯勒300C轿车通过克莱斯勒集团的新型后轮驱动底盘结构来传输动力,通过前轮转向和后轮驱动,提供最佳的车辆平衡和操控性。

  总体来说,克莱斯勒300C轿车旨在提供平顺、宁静和豪华的驾乘体验,同时保持尽在掌握的控制感和从容不迫的自信心。对于中国市场,克莱斯勒300C轿车在转向、悬挂调校以及车轮和轮胎方面提供独特的设置,以适应更高速的行驶和操控需要。

  配有HEMI?发动机的克莱斯勒300C带来了更富运动感也更为敏捷的悬挂和转向特性,前后悬挂的调校进一步提升了操控性能。减震良好的行驶减小了车身侧倾,为消费者提供精确灵敏并且得心应手的驾乘体验。

  长短臂式前悬挂与五连杆独立后悬挂共同提供了卓越的操控和驾乘特性。齿轮齿条式动力转向系使驻车更加轻松而且并不影响高速行驶时的转向性能,出色地平衡了操作的舒适性、便利性、转向感及响应性。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全速牵引力控制系统和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ESP)都是国产克莱斯勒300C轿车的标准配备。比以往响应性更快更好的尖端电子使上述这些整体式系统得益非浅,更加精良。

  在中国,克莱斯勒300C轿车目前由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在中国北京的合资企业)生产。国产克莱斯勒300C 2.7L、3.5L和5.7L于2006年11月8日起上市。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