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新奥迪TT巨型雕塑诞生探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 20:22  新浪汽车

  来自创意国度的全新杰作--全新奥迪TT巨型雕塑诞生探秘

  2006年4月6日,勃兰登堡门前方的“Platz des 18. März”广场上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车亮相:一座由奥迪提出创意、比例为2.5:1的独特巨型汽车雕塑在此揭开神秘面纱。这座以全新奥迪TT跑车为原型的金银双色的庞然大物长10.20米、高3.25米、宽4.50米,惟妙惟肖地象征了德国工程领域的最新创新力量,映衬了德国作为创意国度的崭新形象,一举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眼球和闪光灯。

  据悉,奥迪公司是“德国—创意国度”计划的官方合作伙伴,该计划的推出旨在配合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举行,向世界展示德国的前沿设计。这座名为“汽车”的巨型雕塑是树立于柏林市中心的六座巨型雕塑中的第三座,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名为“创意漫步(Walk of Ideas)”的雕塑公园。“创意漫步”是“德国——创意国度”计划的核心活动,而雕塑背后的故事同样引人入胜。

  这座名为“汽车”的全新奥迪TT跑车雕塑与其它五座雕塑有何区别?奥迪公司外观设计主管Claus Potthoff表示:“汽车是德国的国宝,也是最重要的出口产品。这座超大型“汽车”雕塑的设计直接出自奥迪设计部门之手。”一个与众不同之处的地方在于作品强烈的时代感。“创意漫步”中的其他巨型雕塑描绘的都是过去的事物,只有这件奥迪的作品传达了“展望未来”的含义。Claus Potthoff继续介绍到:“我们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最后选择了这款奥迪的全新车型,并描绘了我们最新推出的风格线和单框格栅,同时也不忘在设计过程中加入一些奥迪过去一直重视的元素。对新颖独特的全新奥迪TT跑车,我们既要秉承其高贵气质,又要为其注入全新的魅力元素。”“汽车”雕塑抓住了“创意漫步”的灵魂,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经岁月考验的革新理念,与象征汽车工业未来的突破创新理念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为什么这座雕像要效仿全新奥迪TT跑车的设计?为什么要选择这款特别的车型?Claus Potthoff回答道:“就雕像的规模而言,TT是最合适的车型。即便没有标识,人们也能马上认出其特征。在德国,奥迪TT是孩子们认为最易于描画的车型。它醒目的特性为这个巨大的雕像提供了理想的基础。”非同寻常的尺寸是设计团队面临的最大挑战。在实际量产的奥迪系列车型时,为了获得对新款车辆的整体印象,奥迪公司通常会制作比例为实车四分之一的三维模型。Claus Potthoff补充说:“但制作这座雕像所采用的比例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必须将系列车型的比例扩大到2.5倍,而且根本无法预知雕像的整体效果。整座雕像的重量将近10吨,为此,车轮的顶部被设计成扁平状以承受来自车身的庞大重量。”

  在颜色、材料以及线条清晰度方面,该“汽车”雕像还沿用了其它五座雕塑的风格,当然也保留了差异性。工程和设计公司的技术项目经理Uwe Schäfer表示:“奥迪的雕像更倾向于现实主义风格,抽象主义的元素较少——可以说它基本上就是一个特大号的标准产品。”为什么会这样呢?“在制作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把巨大的雕像分割成不同的部分,因此必须为其他的雕塑生产具有艺术感的连接件;而奥迪的‘汽车’是唯一使用自然连接件的雕像。”

  Claus Potthoff确认道:“量产车型中的实际连接件与雕像中的位置完全一致。”虽然门把手和后备箱箱盖等细节被省略了,但奥迪车身线条的特征仍然非常易于识别。

  所有这些工序是从何开始的呢?在短短两周的电脑设计之后,奥迪设计师向工程公司提供了外观设计(包括基本的外形尺寸),以量产车型的外观为基础,通过模拟不同的变化,决定抽象化的程度。为了获得雕像比例和所需细节程度的感觉,设计团队制成了包括人群和布兰登堡门的仿真成像图片,以了解雕像制作比例的效果。

  在工程公司总部德国城镇富尔达(Fulda),平时用于车体制造的车间被完全清理干净,为制造巨型塑料雕塑腾出空间。六个巨型雕塑采用了相同的材料:Neopor。Neopor是一种新型塑料化合材料,通常用于家居隔热,而现在成为雕塑的填充物。根据奥迪提供的外观数据,设计工程师必须设计出雕塑的“内饰”。这是一项颇为艰巨的任务,正如Uwe Schäfer所说:“我们必须想出办法,能够组装、上漆、建造和运送这座雕塑,而所有这些工作必须在非常紧张的时间内完成。”这辆“汽车”的制造过程是所有6座雕像中速度最快的一座,从开始到建成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切削制作过程中使用的铣床是根据设计数据而设置的。根据铣床的能力和规格,雕像被分成16个部分进行制作,共使用了120立方米的Neopor泡沫填充材料。每一个部分都是用长5米、宽1米、高1.2米的巨大灰色Neopor块铣切而成。负责雕塑建造的Alexander Schäfer解释说:“雕塑的各部分都是从外向里制成的。这为压力分析师确定了建造空间,然后根据计算出的载重数据设计主要的承重框架。”

  这个构架将被放在雕塑主体的内部,作为整个雕塑的框架结构,然后再将辅助支撑骨架用螺栓固定上去。通过这种方法,16片壳式部件最终形成了汽车的形状。但是,在雕塑最终完成之前还需要先完成许多工序。

  雕塑主体的表面由三层玻璃纤维覆膜层压而成,确保了硬泡沫达到后续加工所需的硬度。“层压技术发源于滑翔机的制造,”曾在滑翔机制造业担任过7年模型制造师的Elmar Krick讲述道,他于14年前加入这家工程和设计公司。他的目光慢慢转向富尔达工厂的窗外,向对面958米高、有着“滑翔机之山”之称的瓦塞库伯峰(Wasserkuppe)望去。每年冰雪消融、春暖花开之际,滑翔机运动爱好者便迫不及待地蜂拥至富尔达。Elmar Krick将目光回到“汽车”雕塑巨大的侧截面上——他正在进行层压。对他来说,这些部件的尺寸就像滑翔运动带来的惊险体验那样令人震撼。雕塑总共用了1000平方米塑料纤维层压覆膜。硬化时间对于层压工序来说至关重要,Elmar Krick介绍说:“每一道人工时效处理工序都意味着一定的风险。”比如,在干燥炉内加快硬化过程会增加破裂的风险。

  层压覆膜的最后一层是可撕掉的薄膜。当层压覆膜硬化之后,这层薄膜就会被马上撕调。覆膜表面经过处理之后会变得比较粗糙,等待后续加工。部件的表面会被涂上15毫米厚的塑料凝胶涂层。用凝胶将二者粘合起来,然后用测量仪进行测量。对于外行人来说,这层覆盖部件的10厘米条带就像斑马的条纹一样。72小时之后,当硬化工序完成之后,部件表面就可以被打磨至6毫米厚。

  修整工序需要几个工程师同时在雕塑表面上工作,因此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最大限度的小心。“研磨机只能用在直面上;但是这座雕塑的表面大部分是弯曲的,这意味着这些部位的研磨工作必须用手来完成,” Bernd Schäfer说道。

  所有的生产工序,从设计工程到打磨、层压涂胶到修整,都已经在这个富尔达生产车间里完成了。可是由于车间的门窄了5厘米,已经全部组装完毕的雕塑无法整体运送出去,只好卸下一部分后,运到车间之外再组装。汽车业内著名的“装配站”距离富尔达的生产车间整整10公里。由于保密性是首要考虑,因此“装配站”的组装区域周围布满了屏风。辅助支撑构架已经事先被连接到那16个组成部件之上,然后要用螺栓逐一将它们固定到主支撑构架的钢架构上。起重机将每个部件提升到合适的高度,然后人们用螺栓将它们手工固定到相应的位置上。当雕塑慢慢成型后,创造者第一次将目光投向这个壮观的手工作品时,无不屏息赞叹。

  最后,还要给雕塑穿上一件可以遮风挡雨的漂亮衣服。“佛要金装,人要衣装”这句谚语用来形容它真是再贴切不过。汽车雕像在富尔达一间原本为卡车设计的特殊喷漆棚里完成了上漆工序。这是人们第一次用汽车油漆涂刷如此大面积的物体表面——总计150平方米。雕塑所采用的油漆是特别制造的三道水基金属油漆。人们对这座壮观雕塑的敬意迷漫在每个生产工序阶段。

  最后,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临了。在穿上附带油漆保护膜的羊毛“睡衣”之后,这座雕像终于准备踏上旅程了。移动起重机将雕像装载到低板拖车上,然后在警察护卫队的护送下向柏林进发。为了将交通阻碍减少到最小,出发时间很自然地选在了夜里。拖车连同它珍贵的货物共长达24米,宽4.6米,比德国高速公路上的车道还要宽1米。行进速度平均为70公里/小时,而走完这段440公里的路程共花了11个小时,因为拖车经常在高速公路上停下来为后面的车辆让路。

  当低板拖车于第二天清晨到达时,一台起重机早已在等候将这座巨大的雕塑吊起放到预定的位置上。车轮被排成一行,底面覆盖了仅0.8毫米厚的激光切割金属板,并且刷上了与车身颜色相称的油漆。如此一来,内部的钢架构也从下面得到了保护。

  这辆雄踞在勃兰登堡门前的“汽车”雕塑,现在正向国际游客展示着它的魅力。随着世界杯的临近,整个世界都将目光投向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德国届时将向全世界展现这个足球之国和汽车之国的独特魅力。柏林正通过“创意漫步”活动,建立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德国——创意国度。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