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C-NCAP:汽车安全碰撞迎来新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 13:16  新浪汽车

  近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依照C-NCAP标准进行安全碰撞测试的第一批车辆评估结果公布于众,量化而全面的测试结果让人们对测试车辆的安全性能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过去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两种结果的强制准入式车辆安全测试不同的是,全新的C-NCAP车辆安全评估方式不仅具有将车辆的安全性能数据化的优势,以方便人们更清晰地了解车辆,更重要的是,在针对中国的交通特色设置了各种碰撞项目后,C-NCAP不仅在形式上做到了与国际接轨,它更是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本土车辆安全评估体系。

  C-NCAP反映车辆真实安全性

  与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进行的NCAP类似,C-NCAP是基于乘员保护性能对乘用车产品安全性的综合评价,更贴近中国的实际情况,能够反映市场上车辆在结构设计、安全装置等方面的相对技术水平,因此为消费者提供了比较直观和真实的车辆技术信息,可以很大程度上反映车辆的安全状况。

  C-NCAP测试还加入了后座乘客撞击等实验项目,更能反映出我国真实的用车状况。不过由于缺少车辆后部撞击测试,也就是模拟追尾事故发生的实验,因此人们暂时还不能通过C-NCAP来评价车辆遭遇追尾时的安全性能。

  高分不等于绝对安全

  虽然C-NCAP测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车辆安全性,但在真实的交通事故当中,却决不存在高分车低损伤,低分车高损伤的简单公式,毕竟C-NCAP只从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50km/h碰撞试验、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56km/h碰撞试验以及可变形移动壁障50km/h侧面碰撞试验三方面去考核车辆的安全性能,而在真实的交通状况中,却存在无数种事故可能,而每一种都有可能给驾驶者和车辆带来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损伤。C-NCAP的测试只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车辆安全性能的参考,而冒失的驾驶者即使驾驶着获得C-NCAP高分的车辆也随时面临着危险。

  跨级评比不具参考性

  在C-NCAP第一批公布的若干车辆安全检测结果后,很多人惊讶地发现,一些车的安全测试得分竟然高于高一级别甚至两个级别的车型,这会让人误以为在真正的碰撞发生时,这些车辆将能提供给乘员比高级别车辆更好的安全性。跨级比较,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由于重量、车身结构刚度、外形尺寸等方面的原因,不同级别的车辆在实际交通事故中受到的冲击和伤害是有差别的。因此,评价结果在小型车辆与大型车辆之间不具直接可比性,只有通过对同类车型或相近车型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

  与国外碰撞存在差异

  同样让不少人奇怪的是,某些合资车型的安全性能通过C-NCAP的检测后结果与其国际上的口碑有一定距离,更是与在其他一些国家进行的测试结果相差甚远,这是怎么回事呢?专家指出,检测标准的差异与车型在不同地区安全配置的差别造成了这种情况。测试时撞击速度、角度乃至撞击物的不同都会直接影响到测试结果,C-NCAP由于深入考虑了我国本地的交通情况,因此在一些测试项目的标准上与国外会有差异,这直接导致了国内与国外检测结果的不同。

  另一个原因则是由车辆配置差异导致的。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国内的C-NCAP测试中将驾驶员侧安全带提醒装置、前排乘员侧安全带提醒装置,以及侧面安全气囊及气帘装置作为加分项目,如果国外检测的车辆具有这些功能而合资车型欠缺的话,很明显就会在分数上产生差别。不过话说回来,国外对车辆安全性的测量主要都集中在对车内模拟假人的损伤评估,而我国却在这之外加上了一些加分项,这仿佛又陷入了重手段轻结果的怪圈:好比两款车的侧撞测试,其中一辆对假人的保护比较好却没有配置侧气囊,而另一辆对假人的保护不足却因为装备了侧气囊而加分,最后两辆车的侧面安全分数却一样。这就吸引厂家才加安全性配置,以取得更高的分数,最终对消费者有利。

  链接

  东风标致307 40%偏置碰撞得满分

  在C-NCAP首次评测结果中,东风标致307在所有测试车型中获得最高分——44分,超过同类车骐达雅绅特。特别是在40%偏置碰撞中,东风标致307获得满分,综合测评获得四星级安全认证。

  记者就此采访东风标致汽车有关人士。该公司技术人员表示,307对安全亠直比较注重。该车采用承载式多级吸能车身设计,分为加强区域和吸能变形区两个部分,用以限制碰撞区域传导出的能量。前梁安装了两个手风琴形状的碰撞吸能器,每个碰撞吸能器在发生正面碰撞时可以吸收6000焦耳的能量。车身两侧中央门柱和两侧前门立柱使用了高强度HYS钢板,以提高车体的强度和安全性能。前后车门的内衬里有3根纵向的防撞支撑杆,防撞杆的强度和尺寸是经过计算机系统优化设计的,而且中间W形状的高强度防撞护板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的特性,全面提高了车辆的侧面防撞性能,保护了驾驶员和乘客侧面可能受到的威胁。这些设计是307在这次正面、侧面、偏置碰撞测试中均取得较高分数的关键。此外,307配备的带声音提示的安全带未系提醒装置,是此次试验307可以赢得高分的重要因素之一。

  名词解释

  何谓C-NCAP?

  在弄清C-NCAP之前,先来说说NCAP,即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乃“新车评价规程”的英文简称,是最早在美国开展并已经在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运行多年的新车评价程序,一般由政府或具有权威性的组织机构,按照比国家法规更严格的方法,对在市场上销售的车型进行碰撞安全性能测试、评分和划分星级,向社会公开评价结果。由于这样的测试公开、严格、客观,为消费者所关心,也成为汽车企业产品开发的重要规范,对提高汽车安全性能作用显著。近年,更多国家开始重视和建立本国的NCAP。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深入研究和分析国外NCAP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汽车标准法规、道路交通实际情况和车型特征,并进行广泛的国内外技术交流和实际试验,确定了C-NCAP的试验和评分规则。C-NCAP是将在市场上购买的新车型按照比我国现有强制性标准更严格和更全面的要求进行碰撞安全性能测试,评价结果按星级划分并公开发布。C-NCAP与我国现有汽车正面和侧面碰撞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相比,不仅增加了偏置正面碰撞试验,还在两种正面碰撞试验中在第二排座椅增加假人放置,以及更为细致严格的测试项目,技术要求也非常全面。C-NCAP对试验假人及传感器的标定、测试设备、试验环境条件、试验车辆状态调整和试验过程控制的规定都要比国家标准更为严谨和苛刻,与国际水平一致。

  今后,C-NCAP还将随着技术的发展进行完善。

  预告

  C-NCAP第七号试验通知

  经C-NCAP管理中心审核,将进行丰田牌TV7300RoyalSln3型轿车(皇冠)的C-NCAP评价。用于评价试验的车辆已经购置完毕,将安排在11月14日至11月16日期间进行正式评价试验。C-NCAP管理中心已于11月1日向天津一汽丰田汽车公司正式发出试验通知函。

  3辆试验样车由C-NCAP管理中心于2006年10月分别在天津市中乒丰田汽车销售公司和天津华苑丰田汽车有限公司购得。

  专家答疑

  一:球场都有黑哨,C-NCAP真能做到公正吗?

  答:与国外的官方车辆测试由当地政府主导,委托民间机构来执行测试的模式相同,我国的C-NCAP测试由政府授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来操作。该中心是目前国内唯一独立性的综合性汽车科研机构,是政府授权组织制订中国汽车标准法规和参与国际协调的核心技术机构。

  C-NCAP评价的车辆是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近两年来上市且销量较大的车型中选取并直接从市场上购买的,从购车到试验评价过程完全独立进行,可充分保证结果的客观、公开和公正。例如刚刚测试结束的第一批测试车型,其全部购自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所在城市天津的专卖店,在正式试验前7-10天通知生产企业,碰撞试验过程向媒体和生产企业开放。由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是一个完全没有企业背景的国家机构,加上其测试的公正性、准确性,直接影响汽车企业付费在该中心进行车辆测试的积极性,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C-NCAP是能够做到公平公正的。

  二:可否将C-NCAP作为买车时考核车辆安全性的唯一标准?

  答:实施C-NCAP的主旨之一,就是帮助消费者深入了解汽车产品的安全性能并加以比较,因此C-NCAP的测试结果应能成为消费者买车时重要的参考标准。然而,就如同考试能获得高分数的学生未必具备高能力一样,汽车在碰撞测试与实际能力多少也会有所偏差,这道理在前面已经讲述过。毕竟3个环节的碰撞测试,难以涵盖千变万化的交通环境,而车型以及级别的差异也会影响到消费者根据C-NCAP测试值进行两车或多车比较的准确性。

  建议利用C-NCAP测试结果与口碑相结合的方式去评价车辆真实的安全性能,C-NCAP如同书面考试,消费者的口碑就如同场外实操,两者结合方可准确体现一辆车真正的安全性能。

  三:C-NCAP与国外同类测试具体有哪些差异?谁比较严格?

  答:由于考虑到我国特殊的交通情况,我国的C-NCAP车辆安全测试并没有一味地照搬国外的测试方法,而是酌情进行了修改。详情可见表格:

  从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和大多数国外的权威性测试相比,我国无论是在正面碰撞或是侧面碰撞测试中撞击的速度都相对比较低。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C-NCAP的标准相对低一些,但考虑到我国的汽车设计制造水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这种标准差距是能够理解的。同时,国外测试鲜有考虑后座乘客的碰撞危险,而C-NCAP却将车辆对后座乘客的保护能力作为必须考核的项目,这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C-NCAP对国情的体恤,毕竟我国车辆后座载人的情况比发达国家要多得多,从这个角度看,C-NCAP有着比国外权威测试更严苛的要求。(朱钦)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