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黄金周:车市“退烧” 消费者购车趋理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1日 10:57  中国经济时报

  汽车市场终于在热闹有余、销量不足中送走了“十一”黄金周。作为多数消费市场的销售旺季,近年黄金周在车市的含金量已大为降低,风光难返。

  但是,话虽如此,每年到这个时候,汽车厂商还是一如既往地将黄金周看得很重,集中各种资源,憋足一口气,以求在“十一”黄金周及“金九银十”中咸鱼翻身。可惜,今年又一次被业内人士不幸言中,“十一”黄金周车市并没有给大家带来一丝惊喜。持币待购的“病症”非但没有好转,还有加重的迹象。

  车市外热内冷

  从各地经销商反馈的黄金周情况来看,除了少数地方外,今年车市总体上气氛并不浓,销量没有显著上升,促销的竞争也不激烈,价格基本保持平稳。“看车的多,买车的少”,这是沪上经销商对今年“十一”黄金周的总结。从表面看,黄金周各种促销优惠活动不断,看车的人络绎不绝,但实际上客流量的增长并没有带来相应的销售增长。

  “节日看车只是熟悉行情,并不打算真要买车,不会冲动消费。”10月2日,一位正在沪上车市闲逛的消费者如是告诉笔者。“其他行业都有黄金周,为何车市却没有?”一位经销商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以笔者之见,时下每年的黄金周大掘商机的做法只适合旅游、百货、零售等相关行业,而车市有其特殊性,应另当别论。一是汽车不像其它日常消费品,买车的人都是经过周密考虑权衡才会做出最后的决定,促销效果并不像其他商品那么明显;二是毕竟汽车这个大件物品不是简单消费,不像买彩电之类的可以买了就拿走。由于购车手续复杂,要涉及到其他众多因素,如有关部门节日放长假,在黄金周购买的新车要到节后才能办理相关手续,还有涉及纠纷时也无法解决。从以往的经验来看,长假黄金周可能是驾车旅行的旺季,也是看车、展车的旺季,但未必就是汽车销售的旺季,所以黄金周车市一直难以开发出来。

  消费者趋理性

  从今年情况来看,由于拥有“十一”、中秋两大节日,又一次吊起了厂家和经销商的胃口,主流车厂的价格铁板一块,之前普遍预测的价格战并没有到来,黄金周的实际车价依然延续了前几月下降的趋势,但是整体比较平稳,并没有出现很大的波动。而消费者也越来越冷静,大多数消费者仍然采取持币观望的态度,不急于在“十一”黄金周购车。尽管车商又是新车,又是优惠的,使出了浑身解数,面对叫人眼花缭乱的“攻势”,消费者仍旧“静看庭前花开花落”。

  原来准备购车的王女士告诉笔者:“总感觉‘十一’有些车型的优惠幅度还会加大,现在看来浪花不大,所以想等等再出手买。”从年初就盘算买车的消费者魏先生表示:“现在的车价变幻莫测,实在是看不准,只能再观望一段时间,年底再说。”调查显示,有高达95.82%的消费者认为目前国内中高级车价格没有达到合理价位,只有0.46%的消费者选择目前的价格已经达到其心理价位,有超过88%的潜在消费者的钱袋子捂得就更紧了。这个数字足以让车商胆战心惊。

  而另一部分消费者则持“理性消费”的观点,购车理念都很平淡了,顶多是在“十一”黄金周集中看车,真正要买车也不一定非在国庆,不会盲目跟风。业内专家也认为,随着目前汽车库存压力加大以及价格平衡已被打破等因素,再加上油价、个人贷款政策紧缩等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今年四季度国内轿车市场的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大规模的价格战不可避免,所以届时多数厂商都会给出全年的最低价,“十一”长假过后到年底才是真正该出手的时候。而据网上车市调查显示,近半数消费者表示等过了“十一”之后才考虑买车,消费者期待有更多的价格优惠。

  综上所述,国内市场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前在“黄金周”成群结队盲目购车的情况,如今已很难再现。随着消费者的日趋理性,黄金周无奈淡出车市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汽车厂商们一厢情愿的“黄金周狂热症”也到了该“退烧”的时候了。(李永钧)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