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福美来换代上市 “新三样”越战越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 10:11  新浪汽车

  今年以来,国内车市似乎始终处于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既没有出现04年时的“滑铁卢”也没有再现05年的“全线飘红”。于是有人称,在经过了几年的大起大落之后,中国汽车市场已开始逐渐走向成熟。初闻此言,感觉似乎颇有道理。但如果分析一下近年来的销量数据,我们发现,其实中级车销量的稳步增长才是保证近年车市平稳发展的真正力量。

  据统计,目前中级车已经占据了国内乘用车市场三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其10—20万元的价格区间,既具有经济性产品所不具备的部分高档功能,又拥有相对于中高档车型的价格优势,因而尤其到受主流工薪阶层和家庭用户的偏爱。可以这样讲,当前年销量百万的中级车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支撑整个汽车市场的“脊梁”。而随着近日海马推出第一款自主品牌产品——福美来2代,使人们的目光又再次聚焦到中级车市场的“霸主”——“新三样”的身上。

  作为“新三样”中首款换代车型,此次福美来2代的上市尤其引人关注。这不仅因为其采用了全新系列的动力系统,第一次融入了“隼鹰”设计理念,更重要的是,全新设计、全面优化的福美来2代以最低8.18万元的售价登场,其是否将趁势带动“新三样”的换代风潮,车市上其他车型是否面临由此被逼入“二线”的窘境,如此等等都颇值得考究。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近年来的车市,便能发现一个事实:不论是在福美来、凯越伊兰特初“结义”的04年,还是“新三样”倚据中级车市场“半壁江山”的今天,这三款车型的月销量始终保持在3万辆左右。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国内车市,尤其在日趋白热化的10万级中级车市场,这的确不能不令人称奇。如果我们再进行更深层的分析,又会发现:从总体上看,“新三样”个个销量骄人,但其背后持续热销的原因却又不尽相同。

  以今年以来势头强劲的凯越为例,其销量之所以能够持续攀升,最重要的一点是凯越的产品线十分丰富。从传统的三厢轿车到紧凑型HRV再到多用途的凯越旅行车,多样化的车型可以说基本满足了家庭用户的各种需求。此外,凯越每年推出一个小改款的行动也使其在消费者心目中能够持续“保鲜”。比如06款凯越三厢车和HRV便在05款基础上增加了倒车雷达。

  相对于凯越的多样化配置,伊兰特则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零售与政府采购相结合的道路。在伊兰特月平均过万的销量中,政府采购无疑占了相当一部分份额。走在北京街头,路面上往来穿梭的伊兰特出租车随处可见。而即便远在长江以南的江西,去年伊兰特也被评为了当地年度最佳公务车(轿车类)。可以预见,今后在政府采购这条道路上,伊兰特还将坚定地走下去。不过,与凯越“英雄所见略同”的是,伊兰特每年也会推出改款车型,相较于老款,新的06款伊兰特就换装了更加省油的CVVT发动机,这在油价飞涨的今天,无疑是一种与时俱进。

  在“新三样”之中被公认最省油的福美来,去年销量比上一年同比增长了32%。可见,在油价高企且未来可能仍将继续上扬的大背景下,燃油经济性高的产品往往会成为消费者的首选。而此番上市的福美来2代,更在继承了1代成熟可靠品质的基础上,换装了动力更加强劲、节油性更佳的全新ZM II系列发动机,此系列发动机由于采用了顶置凸轮轴、VICS可变惯性进气系统,因此不但比凯越的霍顿发动机在性能上明显技高一筹,而且即使与采用了CVVT技术的伊兰特G4ED发动机相比,在燃油经济性上也还是要略高一等的。

  相对于产品线丰富的凯越和有政府采购支撑销量的伊兰特,福美来似乎缺少一副“杀手锏”。但为何多年来福美来仍能够保持喜人的销量和高增长率呢?有业内专家指出,这主要还应归功于以下两点:一是相较于其他车型更高的性价比,比如其下月即将推出配备TRITET发动机的新系车型最低售价仅8.18万元,这无疑将成为继搭载ZM II发动机福美来2代上市之后的第二轮“冲击波”;二是自身成熟可靠的品质以及多年来在用户中建立起的良好口碑。而如今随着福美来2代的推出,暂时沉寂的海马终于又开始再度发力。据悉,福美来2代上市后销售势头强劲,单日成交量在400台左右,而单日订车量更是突破500台。

  随着福美来2代的上市,是否“新三样”已经开始进入一个“换代周期”?近日,网上已经有两厢伊兰特谍照被披露,看来其似乎是想走凯越那条逐渐丰富产品线的道路。更有消息称,07款伊兰特及全新一代凯越也有可能在不久后露面。看来,以福美来2代的上市为标志,愈战愈勇的“新三样”可能即将迎来一种全新的竞争格局,而明年的车市无疑将更加精彩,也更加令人期待。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