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车市喜新不厌旧--简评8月份销量前十名轿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9日 08:45  中国汽车报

  2006年已经过去了近2/3,今年的市场答卷能得多高分,不少企业都对九、十月份寄予了厚望。而降价和推新车,被认为是今年车市“金九银十”的两大动作。从8月18日一汽轿车发布奔腾,到紧随其后下线或上市的长安福特两厢福克斯、东风日产轩逸、天津一汽威志、海马福美来2代、奇瑞QQ6等,众多新车齐轰秋季车市。

  但对市场来说,新车除了聚拢人气,显然远远谈不上对销量的直接贡献。事实上,从8月份销量以及前8个月的总销量排名来看,处在前列的车型在中国的历史已经多年:捷达14年,桑塔纳20多年,夏利20年,就是历史比较短的凯越、QQ也有3年历史。为什么这些品牌在市场能有很好的表现?本文将简要探讨其原因。

  首先看一看8月份销量冠军捷达。在中国的轿车市场,捷达可能是最为消费者所熟知的品牌了。从1992年第1辆国产捷达在长春诞生开始,捷达走过了辉煌的14年。1996年,捷达创造了60万公里无大修的好成绩。对一汽-大众来说,这一成绩可能比多少广告都实在,在消费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捷达很皮实。更为重要的是,一汽-大众针对捷达持续做的改进也保证了捷达的继续辉煌。

  亚军是伊兰特。坦白地讲,伊兰特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优点,也没有特别突出的缺点,但这正是伊兰特的优势。很合适的性价比让伊兰特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尤其经过改进、安装CVVT发动机后,伊兰特的销量又有了大幅提升。

  受惠于通用品牌,凯越夺得季军。虽然都来自韩国,虽然各项性能指标较伊兰特并不高出多少,卖得更贵一些的上海通用别克凯越却和伊兰特一样出彩。据统计,前8个月凯越的销量达到了11.18万辆,位列第4。 为什么凯越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上海通用完善的销售网络是其重要原因。另外,通用的品牌力量起到了巨大作用。试想一下,如果将凯越划在大宇品牌之下,凯越的表现会如何?不过,也得感叹上海通用的老道,许多消费者可能并不知道凯越是源自韩国大宇的一款车。

  实用的夏利排在第4。作为中国最早引进的轿车品牌之一,夏利是前8个月总销量亚军。夏利的永葆青春是一个必然,包含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夏利遍布全国的售后服务网点、低价的维修保养费用,吸引着手中积蓄不是很多、但又想拥有一辆轿车的务实消费群体。其次,随着国家限小解禁、小排量轿车春天的到来,夏利也得到了实惠,因此能继续维持高销量。

  于2003年上市的奇瑞QQ排在第5。虽然QQ曾被通用认为有抄袭雪佛兰SPARK的嫌疑,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消费者对奇瑞QQ的喜爱。遍览两厢微型轿车,如夏利N3、吉利豪情、奥拓、福莱尔等,消费者就很容易达成共识:奇瑞QQ是最有个性的车,外形尤为可爱,价格也不贵。这个特点让QQ很受手头上没有多少积蓄、又喜欢张扬个性的年轻一族的青睐。 随着上周三厢版QQ的推出,奇瑞QQ品牌还将继续发威,预计将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留在微型轿车的销量第一阵营。

  8月份销量排在第6位的雅阁,除了在中高级车中性价比好之外,售后服务是其热卖的最大功臣。早在第一辆国产雅阁上市的时候,广本第一个4S销售店也同时成立。这对当时的中国汽车销售经营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广本在全国有250多家4S店,基本覆盖了全国重点城市和重点区域。这个网络对雅阁的销售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位列第7位的PASSAT领驭的目标消费群体被定义为“厚积薄发、前程无忧”的当代精英人群以及政府公务用车,满足了广大消费者宜商宜家的购车需要。PASSAT领驭的销售价格涵盖了中高级车的主要价格区间,与同级别车型相比,在价格、配置、维修保养的便利上具有优势。虽然PASSAT领驭受到同级竞争对手的压力,但是凭借老款帕萨特给人们留下的良好口碑,以及稳重大气的外观,领驭的热卖也就自然了。

  排在第8名的是新旗云。无论在外观、内饰上,还是在动力性、经济性上,新旗云都不失为一款让人满意的“欧洲车”,而新旗云的低价也使得它在同级别车的竞争中有了优势,可以说新旗云是赢在自主品牌光环下的低价。

  如果评选今年的最佳新秀,第9位的凯美瑞应该是当仁不让了。虽然“丰田佳美”的良好口碑和颇具竞争力的价格使得凯美瑞一出世便能收获颇丰,但记者认为,在同级别车中,凯美瑞大气、霸道的外观也是其热卖的重要原因。

  虽然桑塔纳3000排在第10,但如果将桑塔纳3000和普桑放在一起进行统计(普桑8月份销量为6301辆,位列第11),那么,无论在8月份和前8个月的总排名中,都可以荣获亚军。这样,冠亚军都是由进入中国较早的两个车型所包揽。同捷达一样,桑塔纳系列的热卖再次表明,中国的消费者在购车时越来越充满理性,越来越相信“实用的原则”这个法宝。

  在新车扎堆上市的2006年,这些老将以及正在步入“黄金段”车型的上佳表现提醒我们:要想在市场拔得头筹,并不是一个“新”字就行的,品牌对市场的影响力将越来越明显。

(编辑:刘理萌)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