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谁动了自主品牌车的奶酪?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 14:21  新民晚报

  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一辆便宜的车,更应该是一辆安全的车,一辆环保的车,一辆有品质的车。请问,我们的自主品牌车能做到那些吗?——一位消费者的话

  尽管今年上半年我国自主品牌轿车企业以51.3%的增长率领先合资企业36.3%的增长率,市场份额接近25%。但6、7月份市场份额明显萎缩,8月份虽表现出震荡上扬,与其上半年最鼎盛的时期相比,自主品牌在这几个月的表现还是显得有点差强人意。这其中,有整体市场的因素,但是合资品牌争相降价抢市场也起了很大作用。为什么合资品牌一降价,自主品牌轿车就有点吃紧?究竟是谁动了自主品牌车的奶酪?

  品牌信任度依然不足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今天的中国汽车消费者似乎并不太信任自主品牌,对其总免不了有低质量、低技术含量的印象。我国自主品牌轿车今天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尴尬:一方面,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厂家竞相上马;一方面,消费者对自主品牌并不认可,宁可多掏钱去买合资车。日前一位电视节目主持人采访正在购买合资车的消费者,问他为什么不选旁边那辆价格低廉的自主品牌车?那位消费者反诘道:“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一辆便宜的车,更应该是一辆安全的车,一辆环保的车,一辆有品质的车。请问,我们的自主品牌车能做到那些吗?”

  由此可见,自身品质不高,依然是我国自主品牌车的软肋。在高品质汽车的市场影响力开始凸显,主导着中国汽车市场稳健发展的今天,我们的自主品牌汽车唯一的优势似乎只能是价格。一段时间以来,“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车子”成为一些自主品牌汽车的口号,事实上,除了价格,品质、安全、性能和油耗也是围绕汽车的关键词。自主品牌汽车,除了要“老百姓买得起”,还得让老百姓用得起,用得放心。做不到这些,我们的自主品牌汽车当然难以施展手脚。毕竟,我们不能要求消费者在买车时都成为纯粹的“爱国者”。

  自身软肋束缚发展

  其实,“谁动了自主品牌车奶酪”的问题已经很清楚了。说白了,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几大软肋阻碍了自主品牌扩展更大的市场地盘。

  首先是品牌号召力。在年初举行的全国两会上,一位全国人大代表说:“虽然我国对汽车产业有1000亿元巨额投资,但巨额投资并没有换来自主创新技术,除了奇瑞、吉利等极少数外,却没有几个叫得响的汽车自主品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合资车都是国外响当当的品牌,他们拥有成熟的技术基础、多年的良好口碑与消费者充分的品牌忠诚度。而自主品牌多是新生儿,品牌诞生不过几年时间,无论哪方面都不能跟合资品牌抗衡。况且中国消费者比较“守旧”,对自主车型都有一段戒备期,这也使得自主品牌不能在短时间赢得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

  其次,自主品牌的价值亟待提升。目前,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大多集中在8万元以下细分市场,仅有的几款中高档轿车售价也在15万元上下,且销量不尽如人意。自主品牌产品附加值低,以低价为卖点必然牺牲利润,所以自主品牌只能靠薄利多销来维持自己的利润。低价不是长久之策,一方面自主品牌必须有效控制成本,另一方面想要抓住消费者就要在性价比上做文章,让消费者觉得自己买车少花钱又能得到实惠。

  再次是自主品牌车产品线过于单一。如某品牌一直是“舒适型”销售唱独角戏,原先声称的“尊贵款”、“旗舰款”等款式都没有跟进销售,1.8升的车型更是不见踪影。车型或款型以及排量的缺失,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多元购买需求,也直接导致自主品牌车竞争力的整体下降。

  最后是技术含量。虽然个别企业在轿车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核心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但更多的企业还是要靠“拿来”。至于ABS、安全气囊、发动机电喷系统、轿车主动安全系统等高精尖汽车电子领域,我们尚未取得突破。在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等领域,自主品牌企业各自为政、难成合力的局面,也不利于我国轿车工业新能源研发的跟踪和超越。此外,自主品牌轿车在质量、可靠性方面仍需努力。尤其是在售后服务方面,维修设备、技工的水平与顾客满意度等环节仍需精益求精。

  求新求变当是出路

  那么面对不断升级的车市竞争,自主品牌该如何应对呢?以笔者所见,当务之急是:必须迅速找到“破局之法”,消除市场前期留下的阴影,解决消费者对其接受度不高问题。

  有业内人士说得好:“市场在变,自主品牌的兴盛是昙花一现,还是化蛹成蝶,就看自主品牌能否适应变化的市场趋势去变化,自主品牌车阵营或许应该集体反思自己的产品战略了。”

  中国拥有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汽车市场,国家也正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积极使用自主品牌汽车的良好氛围,只要坚定不移、科学务实地走自主创新之路,相信未来的自主品牌一定会生产出品质可以与欧美系汽车相媲美的产品,形成自己的新出路。

  雍君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