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汽大众15年见证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 11:26  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一汽-大众15年来取得的累累硕果以及捷达轿车百万辆的成功下线,不仅值得一汽-大众中德双方全体员工们为之欣慰,更值得汽车界全体同仁为之自豪。因为一汽-大众不仅在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大批量等方面成功地实现了自身的跨越,而且使中德双方在互利互惠中得到了共同发展。

  德国大众是最早与中国进行合资的外企之一,1985年就在中国成立了首家合资企业上海大众。1991年2月,邓小平视察了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对中德合资成就进行了充分肯定。几天后(2月6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就在长春市宣告成立。此举表明了中央前所未有的对外开放决心和支持力度。

  作为中德两国人民友谊的见证,一汽-大众成立15年来,从一个注册资本只有37.12亿元人民币的小型合资企业,迅速成长为拥有奥迪、大众两大品牌八大系列车型和总资产276亿元的大型企业,这完全受益于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其间,一汽-大众累计向我国政府上缴税金500多亿元,大大超过了建厂时的投资。捷达曾是一汽-大众率先在国内市场上推出的家用轿车。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首款单一品牌销量达百万辆的私家轿车,它不仅深受广大中国消费者的喜爱,迄今仍在不断续写车坛神话,这些成就既归功于中德双方的精诚合作和优势互补,也归功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坚定不移奉行的对外开放政策。

  中国的改革开放大业已经走过28年风雨历程。28年来,中国的对外开放脚步始终没有停止过。如今,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已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表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面对新任务,需要更加清醒、更加坚定、更加努力。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尽管有困难,但不能停顿,倒退没有出路。

  历史的经验也反复证明,温总理所说的“倒退没有出路”是颠扑不破的客观真理。28年前的中国,国民经济已经处在崩溃边缘。尽管从积极的角度看,十年动乱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新思维提供了反面教材,亦如恩格斯所说“历史的灾难无不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但却不会有人再愿意回到那个贫穷动荡的年代。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止使13亿中国人民深受其惠,当今整个世界亦在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分享着开放的果实与希望。

  中国汽车工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同样离不开对外开放国策的鼎力支撑。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汽车工业正面临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罕见的重大机遇。牢牢抓住这个黄金发展期,中国汽车工业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真正的世界汽车工业强国。

  我国汽车市场呈现出来的巨大潜力,一方面吸引了全球汽车工业巨头对华投资的快速增长,一方面也在加剧跨国企业在我国汽车市场上的强势竞争。在机遇与挑战、风险与利益并存的新形势下,中国汽车工业做大做强之路,不能“一条道走到黑”,除了坚持实施自主创新的本土化战略外,还要借鉴“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所取得的类似一汽-大众的成功经验,不能因为我们在关键的核心技术、生产成本、产品价格、制造工艺方面,与外企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就失去应有的理智。

  一汽-大众在中国成长壮大的同时,还见证了我国汽车工业近10年来以年均12%的速度腾飞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近5年来由世界第七跃升为第三大生产国的历史性变革。作为当今世界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汽车企业之间,在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下有着十分广阔的合作前景。对外开放政策因而不仅不能动摇,还要义无反顾地执行下去。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第一年,也是我国汽车工业能否再上一个台阶的关键性一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曾经明确提出了今年经济工作的八大任务,其中第三大任务在强调“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还要求我们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时“正确把握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第七大任务则是专门针对对外开放政策不动摇而提出的“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这两大任务都与汽车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从政策的角度,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大展宏图,搭起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一汽-大众的经验,从成功实践的角度进一步证明,在未来的岁月里,中外合资互补优势,同样是一条振兴中国汽车工业的可行之路。捷达轿车的成功经验则为我们在打造民族汽车品牌方面,提供了宝贵而难得的借鉴。

  1991年12月5日,一汽-大众用散件组装方式生产出第一辆捷达CL轿车。15年来,捷达从产品开发试制到生产协作配套、销售服务全方位,再到引进先进的质量评审制度,从未间断过对于产品质量的至上追求,才保证了中德两地生产的车型质量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一汽-大众在高新技术方面也不断加大力度,以确保捷达在中国市场上始终保持着全新的形象。需要指出的是,中德双方认真地承担股东责任,合力引导企业的发展,双方员工取长补短,对工作一丝不苟、扎实苦干的良好作风,也是一汽-大众做大做强的致胜因素之一。

  一汽-大众和捷达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要中外双方本着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严格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精诚合作,优势互补,一定会取得双赢的成果。李苗苗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