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汽与大众两大掌门人共话合资公司15年历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7日 08:42  第一财经日报

  竺延风:合资学到掘金术 毕睿德:销量下滑怪价格

  7月14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迎来公司成立15周年暨第100万辆捷达轿车下线。截止到目前,一汽-大众已经生产170万辆汽车,其中包括100万辆捷达轿车。庆典开始前,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总经理竺延风、德国大众集团公司总裁毕睿德博士共同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专访。

  在华销量下滑系价格原因

  竺延风深有感触地说,过去,也许会觉得某某企业或某某品牌达到100万辆是可望不可即的事情,现在看来是很现实的,因为中国汽车市场有了质变,这说明汽车市场越来越成熟,说明社会变化更快。

  “合资合作所起到的效应,特别是自主开发实践中,我们得到的不仅是金子,更得到了挖金子的方法。”竺延风说,“在现有自主产品上,参与开发的员工达到了与国际接轨的水准。同时,我们也高兴地看到包括侧翻试验在内的各种安全试验取得成功。”

  捷达轿车生产突破100万辆,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那么,在捷达之后,一汽-大众的哪一款车型最有可能率先突破100万辆,会用多少时间呢?

  大众集团公司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范安德对本报说:“宝来轿车也很成功,达到100万辆应该用不了15年。”

  竺延风也认为,一汽-大众在产品上总体来说是成功的,但还是应当开发出更多大众化的、能够达到年销售30万辆的产品。

  在一汽-大众新工厂建成后,到底有多大的产能放空?范安德说,在产能方面,去年停止了所有扩充产能的投资,只有在发动机等动力系统方面还有投入。到去年,大众汽车在中国两家合资企业的产能保持在90万辆的水平,平均各占一半。到奥林匹克计划结束的2010年,在各种措施和新车型的保证下,实际产量要达到产能的90%。

  在谈到大众集团在欧洲市场的表现时,毕睿德介绍,大众汽车在本土和欧洲的销售均有大幅增长。截止到5月底,大众汽车占德国市场的31.8%,占欧洲市场的20%。他认为,主要原因就是成功的产品战略和顾客所能接受的价格。

  显然,大众在中国市场上的下滑,并不是“产品战略”的问题,也许是没有充分考虑到“顾客所能接受的价格”。

  每年采购10亿美元零部件

  对于一汽-大众的下一步发展,两位掌门人都充满信心。

  “早在2002年,我们双方把合资合作合同的年限由原来的25年(注:从1991年起),再延长至2041年。当时所确定的战略框架,到目前没有任何改变。”竺延风说,“由于一汽-大众的新工厂刚刚建成,我和毕睿德先生正在讨论下一个10年中的产品。”

  在回答有关合资企业话语权的问题时,竺延风强调,一切取决于发展、取决于成长。中国的不断强大,才能带动市场壮大;而中国巨大的市场,才能吸引投资者。能力决定权利,权利决定利益。在合资合作中,自身能力不断增强,双方相互认可,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毕睿德谈到,中国汽车市场销售的大众品牌产品,已经超过德国本土市场,因此是大众汽车最重要的市场,不仅是最重要的海外市场。

  他介绍到,在大众集团各个区域市场划分当中,中国市场是唯一一个以国家名义设立区域的,与北美、欧洲等区域并列,并由一名集团副总裁全权负责,显示出中国市场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

  毕睿德透露,从今年开始,大众汽车将在中国每年采购10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证明大众与中国汽车产业的长期合作和不懈努力,支持中国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配套体系。同时,大众汽车中国公司正在积极推行奥林匹克计划,以提高公司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在有利于环保的工作中,大众汽车还将支持中国推进节能环保的发动机技术。

  毕睿德表示,只要是一汽-大众发展需要的,都会得到大众汽车的鼎力支持。(记者 张宇星)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访谈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