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汽车制造外包给中国,克莱斯勒在为自己减负的同时也为奇瑞创造长大的机会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耀布的局越来越大,最新的动作是要替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生产克莱斯勒或道奇品牌的小型车。这些车将在北美以外的市场进行销售。对此,奇瑞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其实,早在2005年7月份,尹同耀就曾经对《新汽车》记者称,正在和一个国外厂商谈贴牌合作,以期进入更大的市场。尹当时说,该厂商在北美和欧洲的生产成本太高,而奇瑞制造质量的提升也给了他们信心。
在去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戴姆勒·克莱斯勒负责中国市场的董事会成员Ruediger Grube,就曾经表达过希望在中国生产克莱斯勒小型车以供应美国市场的想法。
以低廉的成本和日益提升的制造能力去为跨国公司作贴牌的生产,或许是中国汽车业走出去的一条可行的道路。2002年,麦肯锡咨询公司驻上海的分析师高旭曾经向国外汽车制造商鼓吹,将生产外包给生产成本低廉和具有制造优势的中国汽车公司,而自己则进行品牌管理和销售。
克莱斯勒长期以来希望将其小型车的组装移植到国外进行。克莱斯勒方面声称,目前有三个候选合作者,其中之一是大众。原因至为简单,美国高昂的成本让微型车生产无利可图,而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具有生产小型车优势的国家。
在美国,产业工人的月薪平均在4000美元左右。在中国,尤其是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芜湖,生产线工人的工资只有1000元人民币左右。据相关机构测算,如果加上中国质优价廉的零部件供应,总体上外包生产将会至少让克莱斯勒小型车生产降低30%的成本。
一般看来,克莱斯勒小型车的生产应该放在北京戴姆勒·克莱斯勒进行。但是随着北京奔驰中高端车型定位的确立,加之长期以来北京汽车以生产SUV为主,缺乏小型车生产经验,使得克莱斯勒挑选了更为适合的一个候选人——奇瑞。
奇瑞最大的竞争对手或许是东南汽车。目前,克莱斯勒与东南的合资谈判正在进行,因此,在奇瑞生产或许有些变数。所以,奇瑞眼下谨小慎微在情理之中。 双方可能进行的这种合作,对于克莱斯勒来说,显然将降低成本从而增加竞争优势;而对于奇瑞,则将得到宝贵的练手机会。
中国厂商对于汽车出口日益渴求。虽然奇瑞已经成功出口到东南亚以及中东地区,但这些市场难以满足奇瑞的野心。尹同耀需要进入壁垒最高的北美和欧洲市场,但是这两个市场的门槛之高,非一般人能想象。
还未进入美国市场,奇瑞QQ在欧洲权威测评机构NCAP的碰撞试验中表现糟糕,乘员生还率极低。该事件不仅使奇瑞颜面丢尽,更要命的是,欧洲市场早早地对奇瑞关上了大门。
如果能够利用为克莱斯勒贴牌生产的机会,让自己在生产、工艺水平上继续完善,对于没有合资经验的奇瑞,势必是一桩划算的买卖。(记者 于里)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