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是否该发展柴油轿车仍然存在的两个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6日 08:58  中国汽车报

  虽然支持发展柴油轿车的专家人数众多,但社会上仍然有不同意见。

  其主要意见集中在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柴油车真的更环保吗?

  柴油车在排放方面并不像节能那样有绝对优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然柴油车的尾气排放与20世纪90年代初相比减少了90%以上,2005年柴油轿车的颗粒物排放比1990年减少了91%,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排放减少了95%,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排放比汽油车有不同幅度的减少,但颗粒物、氮氧化物的排放还是更高。

  对于一些颗粒物、氮氧化物污染超标的城市,现阶段的柴油车技术似乎不是环保的更好选择。事实上,支持发展柴油车的专家也认为,柴油车排放出的微颗粒以及近地排放等特点,对人身健康的损害大一些。这一问题也得到了鼓励柴油技术的欧洲国家的重视,如德国要求轻型柴油车在欧Ⅳ标准的基础上再减少颗粒物排放90%以上。

  有的专家认为,汽车对环境的污染固然应该得到重视,而且已经得到了重视,但是一个人类尚未完全认识的严重问题(温室效应)在威胁着地球,它的影响远不止是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是正在对全球的生存环境(包括人类和所有动植物)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从危害的后果和程度来讲,大气污染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权衡温室效应和汽车对大气的污染,我们必须把砝码加在温室效应一方。而在缓解温室效应方面,柴油车优于汽油车。

  另外,随着柴油机技术的发展,柴油车高于汽油车的排放也有望减少。一直对柴油车设限的北京将在明年1月1日对柴油轿车解限,但前提是柴油轿车必须达到国Ⅳ排放标准

  第二个问题: 我国有足够的柴油支持柴油轿车发展吗?

  事实上,我国柴油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2005年5月,我国柴油总供应量与消费量之比为1.43∶1。业内人士认为,当其供求比值低于1.6时,市场将呈现供小于求的态势;如当其供求比值向下突破1.4时,市场供求紧张将变得十分严峻。据预测,在农忙的7月,这一比值将降为1.34~1.35。

  一年之后的现在,情况也并未改变。时值非农忙的5月中旬,珠江三角洲已经闹起了柴油荒,广州、东莞、深圳等珠江三角洲内各大城市的加油站纷纷挂出“暂无柴油”的告示牌,其主要城区加油站的零号柴油全部卖光。

  汽油的情况要好于柴油。在2005年底推出的《炼油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指出,汽油在我国的供应是过剩的。作为原油的加工产品,柴汽供应量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专业人士认为,从单位容积的原油中提炼出的柴油和汽油的比值范围一般在1.4~2之间,超出这个范围会使石油部门的成本大幅提高。2005年消费柴油和汽油之比已经达到2.26∶1。

  虽然我国柴油车在汽车保有量中的比重仅为23.7%,但是柴油的用途更加广泛。2004年,全国汽车、摩托车共消耗汽油4474万吨,约占总量的95%,而影响柴油消费的主导领域是农业、渔业、发电等,机动车仅占三分之一左右。

  有的专家认为,虽然现在柴油供应紧张,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紧张会逐步缓解。而汽车增长较快,农业、柴油发电等领域平稳增长甚至下降(如柴油发电),如果柴油车比重没有较大幅度提高,“一快一慢”两个因素综合作用,将在不长的时间造成需求柴汽比大幅度下降,汽油消费出现过快增长。根据专家计算,如果2020年柴油车在乘用车中所占的比重增加到10%,那么消费柴汽比将维持2.2∶1;如果比重增加到20%,柴汽比就会有所提高。人们可通过适当提高供应柴汽比、增加进口(周边国家柴油相对富裕)、煤制油等替代能源多种措施来解决。

  另有专家认为,柴油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虽然农业和柴油发电将来增长平稳,但是在我国,主要以柴油为原料的化工产品乙烯供需矛盾突出,乙烯行业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对柴油需求增长较快。近来,国内各大石化企业争相新建和改扩建乙烯项目,并纷纷向百万吨挺进,柴油供应紧张的形势会更加严峻。(本报记者 明茜)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