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行业正进入以质量和创新取胜的新阶段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 07:43  经济日报

  “我们的车子轴距达到了两米六,为什么定价还不到10万元呢?就是因为我们的品牌号召力不够。十万元是自主品牌的价格天花板。”谈到某自主品牌中级轿车的价格时,其销售老总说。

  在当前的市场上,这个说法似乎拥有相当丰富的论据。近两年新出的自主品牌中级车价格都在十万元之下,如吉利的自由舰、金刚,哈飞的赛豹,比亚迪的F3,其价格的上线都没有触及十万元。与此同时,中华、东方之子等以中高级轿车身价问世的产品,也不断调低价格,接近甚至突破十万元的门槛,其市场表现也立刻出现了回升,如华晨将新车中华骏捷的最低价格定到了8.58万元,这辆被昵称为“10万元小宝马”的新车终于让华晨轿车一扫前两年的冷场,迎来了久违的订购热潮;2003年上市时以16.88万元创下中级车价格新低的奇瑞东方之子,如今其2.0MT基本型价格已经站在了10万元的线上,今年4月则创下了单月销量2200辆的最高纪录。

  6年前,十万元曾经是中国家用轿车的价格标杆。当时首推“十万元家轿”的赛欧成为万众期待的明星。如今,家用轿车的门槛一降再降,合资企业入门级家用轿车的价格也降到了8万元以下,其中级车的价格底线也触到了11万元左右,此种背景之下,自主品牌中级车的价格也只能随行就市,下探到10万元之下,并且辅之以更高更全的配置。如此看来,“天花板”一说中也包含着基于市场竞争的理智。

  即使在自主品牌的传统优势市场——小型车市场,竞争也将日渐激烈。国内小型车已经形成了以夏利、奇瑞等领衔的“四大四小”的格局,彼此之间也呈现出短兵相接之势。国外以小型车见长的铃木公司、三菱公司、现代公司,都已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实现了中国制造,但囿于各种原因在小型车方面尚未做大规模,他们将给自主品牌带来现实的影响。丰田、日产已经充分显露出后来者居上的气势,以日系企业在小型车领域多年的成功和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它们的实力谁也不敢小瞧。在小型车领域日渐式微的欧美车商,也开始向最低端发力,如雷诺和大众等,都将成为自主品牌在国内和国际市场未来的竞争对手。

  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国内采购的某些较为低廉的部件,国外企业也可以通过本地化生产加以利用,自主品牌企业的价格优势将受到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国家法规的逐步严格,消费者对汽车产品要求也不断提高,也都给了自主品牌企业相当大的潜在压力。

  任何一家有志于汽车行业的企业都不会仅仅满足于低端市场的成功,也绝不会长时间停留在脆弱的小规模阶段,这是汽车企业发展的规律所致。世界著名的汽车跨国公司,的确都是从小型车起家的,但它们不久就开始向上攀升,逐渐发展成为全系列汽车产品制造商。与世界同行一样,我国的自主品牌企业也都有这样的远景计划。正如万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一样,不夯实在低端市场的基础和优势,在中高级市场的拓展就缺乏基础和积累。“品牌是‘炖’出来的,不是炒出来的,炒出来的容易夹生”,一家自主品牌企业的负责人曾这样形象地描述品牌培育的方式。文火慢炖,自然需要耗费太长的时间,而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又实在不允许企业从容埋头慢炖,因此,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的同时尽快扩大产销规模,成为各家自主品牌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和塑造品牌的共同选择。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自主品牌企业已经走出了单纯以价格取胜的阶段,进入了以质量和创新取胜的新阶段。进入这一阶段的时间标志,应该是汽车市场骤然变冷的2004年。那一年,自主品牌企业集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销量锐减,盈利状况也不容乐观,市场的坚冰成就了自主品牌发展难得的冷静期和调整期。过快的发展势必会给企业的管理带来新的课题,而在自主品牌发展的起步阶段,管理一直处于产品和市场的笼罩之下,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重视。因此,2004年既是自主品牌企业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加大力度的一年,也是它们强化和优化管理的一年。这一年的努力和调整为此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自主品牌新品迭出,不仅实现了销量的飞跃,如夏利首次超过引进品牌成为单一品牌销量冠军,奇瑞的销量翻了一番,还实现了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这一良好的势头延续到了2006年,今年第一季度,奇瑞成为轿车销量亚军,夏利、吉利前4个月的销量也超过了6万辆。

  在汽车行业,规模的扩大对于企业成本的降低和品牌的塑造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竞争尚有间隙的时候尽快做大做强,无疑是理智的选择。在满足国家法规和消费者需要基础之上的性价比优势,依然是自主品牌企业在未来几年的竞争中优势所在。自主品牌发展壮大的唯一途径,依旧是自主创新,这一点已经成为自主品牌企业的共识。相信随着这些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随着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自主品牌突破十万元价格天花板的日子也就越来越近了。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