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六类涉车犯罪防不胜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6日 14:50  北京晚报

  


便衣民警正在演示“拉车门”抢夺犯罪

  便衣民警正在演示“拉车门”抢夺犯罪,使现场观众受益匪浅。

  “5月7日我从河北驾车回京,途中在一处稍微偏僻的地段停车查看手机短信时,一名男子突然跑到我的车旁,使劲拉拽车门、捶打车窗。我吓得四肢发凉,根本不敢下车。万幸的是,我锁了车门,待醒悟过来后,赶紧一路狂飙,更不敢往后看。”虽时隔多日,遇险后的王女士回忆起这段经历,仍然心有余悸。

  如今随着汽车日益走进中国的寻常百姓家庭,许多不法分子冀望于不劳而获,把目光瞄准私家车主,制造了许多令人防不胜防的涉车违法案件。

  一是新型短信诈骗。这是一种新兴起的通过银行卡诈骗车主的不法手段。不法分子一般能够准确报出车辆的购买时间、地点、车号、颜色以及车主个人资料等,通过捏造各种理由,千方百计骗取车主银行账号及密码,从而将钱划走。

  案例:东城警方4月份破获了一个以“汽车退税”为由实施电话、短信诈骗的犯罪团伙,涉案金额超过千万,抓获11名嫌疑人。他们以办理汽车退税为名,让车主迅速与其提供的退款办理人联系。车主联系后,按其要求用银行卡操作了几次才完成。如此办理完“退款事宜”后,不但没转入所谓的退税款,卡里的现金却被划走。据了解,今年3月份以来,本市共发生“汽车退税”骗案8起,受骗车主的资料多来自4s店。

  二是盗窃车内财物。车主的疏忽大意往往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不法分子主要针对车内放置的手机、相机、提包、现金、笔记本电脑等物品。一些车主习惯认为锁好车就行,在下车时心存侥幸,不愿随身携带贵重物品。实际上,只要车主不在,旁边无人,车内有物,不法分子就能随时下手。而且,不法分子大都采取破窗方式直接盗取钱物,作案最快的不到一分钟。

  案例:昌平警方去年破获了一个专门盗窃汽车内物品的盗窃团伙。该团伙成员来自外地,他们采取砸汽车玻璃的手段,在回龙观等地区连续盗窃机动车钱物5起,共盗得皮包、相机、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现金等钱物3万余元。

  三是“拉车门”抢夺。作案时间一般选择在堵车、等灯、停车以及临时下车等情形,作案地点一般在十字路口、加油站、洗车点、交通拥堵路段以及便于逃窜的道路。侵害对象多是单独驾车人员,尤其以抢劫单身女司机为最多。建议车主开车时谨记锁好前后车门,如不开空调,车窗不要调太低,随身包袋等财物尽量放在隐蔽处。

  案例:通州警方去年在马驹桥地区成功打掉一个由外地聋哑人组成的拉车门拎包盗窃团伙,该团伙成员互相配合,通过打手势、拍车身等多种方式骗取车主打开车门后,实施拎包盗窃9起,抢夺财物8万余元。

  四是“汽车碰瓷”。这是专门针对司机的一种敲诈钱物或趁乱将车内物品偷走的手段,包括假车祸、假磕碰、假伤人等。不法分子一般有详细的分工,有撞车的、目击“群众”的和捕捉目标并负责放风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已经出现了“职业碰瓷”人员。

  案例:崇文警方去年抓获的6名北京籍犯罪嫌疑人,自2003年以来,多次驾车在路口瞅准目标车并线时,提速用自己所驾车辆的左前轮或左前部冲撞目标车的右后侧,这样可以使目标车车轮正巧压在线上,而他们的车辆却在线里侧。此时,他们“理直气壮”地报警,凭交警开出的对方全责认定书向对方索赔,少则几百,多则两三千元。为保证每次撞车轻重适度,这伙嫌犯竟练就一身过硬的“碰瓷”车技。有的嫌犯干脆已辞去正经职业,专事“碰瓷”犯罪;有的则在将“技术”融会贯通后,组织一帮人当起老大。但在司法实践中,交通事故和“故意撞车碰瓷”很难区分。

  五是“欺外”。主要是针对外地车主,不法分子抓住外地车主不懂本地道路交通法、违章超载超速、孤立无援、急于上路等心理状态,欺诈对方钱物。一般是故意在道路设伏,有意制造“对方违章”交通事故,然后,向外地车主敲诈钱财。因外地来京车主遇到此类事故,一般希望当场赔付解决,以免因车辆被扣押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案例:昌平警方去年破获了一起团伙敲诈外地司机案件,犯罪嫌疑人多次在八达岭高速路东侧辅路上设伏,故意制造“对方违章”交通事故,然后,向外地司机敲诈钱财,共索取钱物万余元。

  六是故意套牌。由于车主爱车的颜色和车型等与不法分子的相同,不法分子便克隆了车主的车牌号,充分利用这辆“李鬼车”违章肇事、为非作歹,而车主为了通过车辆年检,只得无奈地为其买单。因此,车主应该注意做好个人及车辆资料的保密工作,减低车辆被套牌的可能性。

  案例:广东一部车牌为“粤BP23××”的轿车因被套牌,自2003年10月以来共违章31次撞死两人,对车主来说,这不啻于一场无妄之灾。但因难以抓“现行”和国家相关法规不健全,车子被套牌的问题却一直得不到妥善解决,违章记录仍在不断地增加,而真车辆年检却一直无法通过。本报记者许爱琴

(编辑:张迪)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汽车生活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