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最近的一条消息,“原定于4月份出台的汽车产能调控细则,已经推迟出台”,再次拾起这个陈旧的话题。
3月12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明确汽车为产能过剩行业之一,但“312通知”只是一个框架,发改委还将单独发文列出调控细则,推迟出台的细则包括“312通知”里明确规定的一条硬性框架要求,“所有新建的合资企业必须发展自主品牌”。据说这是继“合资企业双方各占50%的股比、一家外资合资方不得超过两家”的两个硬性规定之后的第三个硬性规定。
“312通知”及其细则的主要目的是调整汽车产业结构,在产能过剩的状况下,加快优胜劣汰的进程,同时推动本土汽车企业的发展,这其中包括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的合资企业,因而,如何让这部分企业完全本土化,也就成了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国际巨头已经进入中国,雷诺项目也已经批完,只剩下选址,因而,控制新建合资企业发展自主品牌意义已经不大,312通知的重要意义显然在于,通过这样的硬性框架给予目前已经存在的合资企业一个未来的风向标,至少是一个发展方向。
事实上,已经有一些合资企业在进行这样的工作。
广州本田执行副总曾庆洪曾强调,广州本田既不是广汽,也不是本田,而是“广州本田”,或许因为早已预见到了本田的产品线相对薄弱,能够提供给它的车型相对有限,广州本田在几年前开始加强自己的自主研发力量,因而,在本田将思域投放到东风本田之后,广州本田推出了三厢飞度的改款车思迪。
另一个例子是上海大众的桑塔纳3000,上海大众有段时间曾经力推桑塔纳3000,因为这款车型更新部分70%的新技术来源于上海大众自己的研发团队,相似的例子还有东风日产的新款蓝鸟、2.0版的天籁,还有目前最受关注的一款中级车型、在雪铁龙C4的基础上改进的本土化车型———东风雪铁龙的凯旋。
以上的几个例子表明,目前阶段合资企业的自主开发还仅限于对引进车型的改进,凯旋甚至作为雪铁龙第一款真正意义上在中国首发的全球车型出现,并着手出口中东等国家,而其收益也归合资企业东风雪铁龙所有。但无论合资企业对车型的改进幅度多大,其主要标志仍然适用合资外方的标志,尾部强制实施的中文标志也并不能抹煞合资企业作为国际汽车巨头在中国生产工厂的事实。除非这些合资企业能够开发全新的车型,并使用既非中方也非外方的独立标志,否则,谈合资企业的完全自主品牌,只能是句空话。
所以,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问题,不仅任重,而且道远。
□张文强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