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月24日,本报就上汽管理团队亮相并公布未来5年打造自主品牌的战略计划一事做了报道,提出上汽欲凭借“高起点切入、国际化定位、多年资源积累”而领跑自主品牌。随后本报接到不少读者的来函来电,探讨“上汽模式”有多少成功几率,并对文中一些说法提出质疑。为此,本报记者整理读者反馈,采访了部分业界专家,集中回答读者的提问。
读者疑问:上汽汽车要打造的自主创新新模式还是以引进技术为基础的,是否意味着引进技术就引进了创新能力?打个比方,抱养一个金发碧眼的“洋孩子”,喂了中国奶粉,起了中国名字,是否就意味着他变成中国人了呢?在这一点上,我们如何看待上汽的自主新模式?是否这是一条值得推广的自主创新捷径?
专家解惑:国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这方面做过很好的论述,他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技术可以引进,但技术创新能力不能引进。技术创新能力是内生的,只有通过有组织地学习和一定时间的产品开发经历才能获得。因此,上汽若想真正获得自主创新能力,单纯依靠拿来罗孚的产品是不行的,必须要真正消化、吸收再创新。我们现在看上汽的打造自主品牌新模式,也要冷静客观,一方面充分肯定其发展自主品牌的决心,另一方面又要冷静,不能认为自主创新能借此一蹴而就。
读者疑问:上汽在罗孚平台上打造自主品牌,定位于“高起点切入”,即从中高端轿车入手,同时选用国际一流设备、利用国际一流的技术资源。但目前在中国轿车领域,自主品牌鲜有在中高端市场上获得成功的先例。无论是红旗还是中华,当年都是“高定位”入市,但现在也并未形成能与合资企业同级别车抗衡的实力,上汽的“高起点切入”是不是有些玄?会不会还不如稳扎稳打走螺旋式上升的道路比较好?另外,大投入是否就一定能保证打造出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呢?这些我们都心存疑虑。
专家解惑:上汽的打造自主品牌之路有其特殊性,是在购进罗孚产品平台的基础上起步的,使其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正因为这种众所周知的“特殊”,上汽的“从高端切入”与其他自主品牌不同,它是站在罗孚品牌的肩膀上起步的,可以说有先天的有利条件。
但另一方面,即使上汽汽车的新产品是完全按照罗孚图纸生产的,也与罗孚原产品不是一个概念。将设计转化为产品,在工艺和制造环节有很多东西需要消化吸收,光有图纸还未必能领会到在生产工艺上的“秘诀”。如果上汽汽车不能很好利用罗孚公司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工人,或解决不好工装上的问题,就未必能生产出与图纸上品质一样的产品。
比如说,当年北京手表厂生产的第一批手表用的都是从瑞士购买的零件,结果装上后有很多毛病,无法和瑞士原装的手表相比。应该承认,民族汽车业的工艺制造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打造低端产品时或许影响不大,但打造高端产品时却会受到制约。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民族品牌选择从低端起步,积累经验后再向上走的原因。这一点,对上汽是个挑战。
充足的资金投入能为成功提供良好的基础,但并不是舍得花钱就一定能办成事,还是上面所说的,有些工艺和制造上的经验和水平是软件,靠买图纸和设备是换不来的。
此外,上汽新品牌的价值不等同于罗孚品牌,能否很快打开高端市场很难说。
读者疑问:利用国际资源打造自主品牌在中国已有先例,上汽称其要构建全球研发体系,相当一批核心研发人员是原罗孚的汽车整车及动力总成方面的研发工程师。这与华晨、哈飞等自主品牌企业利用“外脑”设计产品有什么不同?
专家解惑:一款产品要想达到“几乎完美”需经过多轮应用、修改,罗孚正是这样一个经过多年考验的品牌。当年的中华、哈飞等车型是请人专为中国人设计的,属于“第一次开发出来”的产品,上汽汽车使用的罗孚平台要比这些产品成熟,风险也相对较低。“交钥匙工程”是指不仅设计好,而且连工装都帮我们做好,但上汽汽车是要自己将完整的设计变成完整的工艺和工装技术,这真正是对实力的挑战,风险也较大。
建海外研究院,大批聘用原罗孚专家,上汽利用“外脑”的成败取决于能否“收服人心”,能否让外国专家心甘情愿把头脑中核心的技术和经验贡献出来。从冷战时期的“巴统组织”到现在的“瓦森纳协议”,西方国家对技术出口的控制不仅没有削弱,而且在不断加强,其本质就是维护国家的战略利益。罗孚是因为经营不善被中国企业收购的,很多员工因此而失业,他们会愿意毫无保留地把技术迅速贡献出来吗?
据了解,就算是在原来上汽和通用一起组建的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外方也不愿意将核心技术拿出来与中方共享。在外国建研究院,是否也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另外,外国专家原来的待遇远高于中国人,如果上汽不能给出他们满意的薪酬,恐怕也很难使其心甘情愿地配合工作。若给出了同样的高待遇,开发自主品牌的成本显然又会增加。这些涉及到人事的问题,都是上汽的国际化之路上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
总的来说,虽然上汽汽车的新模式最后能否成功还有待市场考验,但我们首先应该肯定任何一种为打造自主品牌而努力的勇气和志气。(胡轶坤)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