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假法拉利并非中国造 欧盟官员对中国指责太草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9日 16:33  环球时报
假法拉利并非中国造欧盟官员对中国指责太草率

图为欧盟负责司法、自由和安全事务的副主席弗拉蒂尼在记者会上特别展示一张冒牌法拉利跑车图片。他指出,“这一款跑车,法拉利只生产了六辆,这是第七辆,是在中国生产的。”

  一周前,欧盟公布的一张被指由中国仿造的法拉利跑车的照片,曾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各国媒体均引为“奇谈”。然而事情10天来的发展却出乎人们意料,那辆法拉利被证明根本不是中国制造的,欧盟搞出了一个过于离奇的冤案。

新浪汽车注:从图片上看,该车型应该是法拉利的赛车330 P3/P4,两款车型一共只生产了4台,产于1966-1967年间,配4升V12自然吸气引擎,每缸3气门,供油系统为Lucas化油器,功率450马力,而车重只有790公斤,在欧洲、美国的耐力赛场上一度与福特GT40互有胜负。该车现在极为稀有,目前在北美地区只有一台序列号为0856的车型还经常出现在公众面前,至于其它3台,恐怕早已长眠于某博物馆或私人收藏家的车库内。)

  仿冒车很可能来自泰国

  中国仿冒法拉利的消息传出后,法拉利公司立即对此进行了调查。上周三晚,法拉利总部发言人梅娜皮奇尼尼公布了初步调查结果,同欧盟所公布的有很大出入。首先,该款型号跑车法拉利公司一共生产了四辆,而非此前欧盟所说的六辆;其次,在欧盟宣称的冒牌法拉利所在地上海,并没有证据显示出现过该车的踪迹;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法拉利公司经过调查发现,这辆冒牌法拉利“极有可能来自泰国”,而非中国。发言人称:“现在正由律师处理此事,目前尚不能透露详情,法拉利公司稍后会发表一份正式声明。”

  虽然法拉利公司并未确切表示仿冒法拉利来自泰国,但是德国汽车专家科理培教授告诉记者,泰国是众所周知的汽车改装、仿造“发达地区”。在曼谷,大街上随处可见奔驰宝马,最差的也是丰田,初到曼谷的人总是会惊诧于泰国人的富有。“其实不然,这些车很大一部分是改装仿冒车,虽然性能差很远,但是在模仿名车外壳的技术上,泰国工艺非常好。”科理培对记者说。去年泰国还查获了一家亚洲最大的生产冒牌汽车组件的工厂,这家工厂专门仿冒法拉利、宝马、奔驰等名牌汽车的组件,据说连正牌厂商都难辨真假。

  “事实上,把一辆普通汽车改装成名牌车这种做法,在世界上已经流行了很久了。”科理培告诉记者:“很多汽车玩家和车行都精于此道。就我所知,中国这方面的技术并不算好。”

  照片来源至今是谜

  事实上,早在欧盟司法及内政专员费拉蒂尼拿着那张模糊不清的照片,指控中国翻版意大利“国宝”法拉利跑车时,人们在震惊之后,立即就对此提出了不少疑问。在中国仿冒品问题上一向非常“配合”官方的欧洲媒体也唱起了反调,有的媒体还特地请来汽车专家或者采访专业人士求教仿冒法拉利的可能性。由于此前费拉蒂尼曾称该冒牌车停泊在上海市郊,德国国家电视台甚至派出身处上海的记者多方调查,最终自然也是无功而返。

  法拉利公司的调查结果公布后,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对于欧盟搞出这么大的冤案觉得非常不可思议。所谓假冒法拉利的证据,一直只有欧盟专员在记者会上展示的一幅照片,该照片来源遂成关键,但迄今为止仍是一个谜团。法拉利公司表示,这张照片并不是他们所提供,而费拉蒂尼办公室发言人只表示:“相片并非来自我们,是一个全球性保护汽车制造商权益的Federation of Car Constructors向我们提供的。”但他拒绝透露该组织的具体情况。记者在网上多方查证,也求教了德国国内的一些汽车行业协会和业内人士,都未能找到该组织的相关资料,也没有人听说过这一组织。科理培教授认为,这个组织名称可能只是个统称。

  有记者问到,真相大白后法拉利会否向中国道歉,公司发言人称,由于指控是由欧盟提出的,并非法拉利,因此一切要看最终调查结果才能有回应。而欧盟发言人则表示:“相片是真实的,如证实这辆法拉利是在泰国制造,那就是泰国吧,如果中国政府提出抗议,我们会有回应。我们没有收到任何抗议,事件已告一段落。”他承认欧盟并没掌握更多关于冒牌车的资料,但拒绝回应欧盟为何不经查证,就指控中国仿冒法拉利。

  欧盟打假“太针对中国”

  相对于欧盟的“冷静”,欧洲媒体却觉得颜面无光。德国《今日报》认为,欧盟发表任何一个声明,都被视为权威、客观的。但此次却不经查证,草率指控中国,实在与其地位不符。记者的德国朋友也觉得这件事难以想象,为欧盟在此事上过于草率而觉得羞耻、失望,同时也觉得中国很冤枉,平白被人指责。也有人担心,这件事对欧盟的形象和权威性会造成不小的损害,尤其会影响中国人对欧盟的印象。

  那么欧盟出于什么原因出现这种情况呢?欧盟贸易专家门德尔松先生说,一是欧盟太急于向各成员国及企业证明,自己有能力解决仿冒问题,因此有些急于求成。其次,欧盟一些人对中国仿冒品有着根深蒂固的成见,看到一个仿冒品就理所当然想到是中国制造,甚至不去查证核实。此外,欧盟决策很容易受到干扰。一些欧盟机构或者非欧盟机构向高层提供的数字、材料要么不新,要么含有水分,不排除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的可能。(记者 青 木)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