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谁的潍柴(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30日 09:09  新汽车
谁的潍柴(组图)

谭旭光将把潍柴引向何方,现在越发迷离

  潍柴与中国重汽反目,于情不合,重汽乃其第一大股东;于理更不合,丢掉了其最大的客户。但为何谭旭光义无反顾,挣脱重汽

  这是一个不符合商业逻辑的故事。潍柴动力发力要和其母公司也是其最重要的客户脱离关系。这个脱离行动的主导者是谭旭光。

  谭旭光,1961年出生,山东潍坊人,1977年进入潍坊柴油机厂,现任潍柴厂长,潍柴动力有限公司(HK2338)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如今尘埃落定。2006年3月20日,潍柴与中国重汽正式分手。根据文件,中国重汽将其持有的潍坊柴油机厂全部产权,一次划转为山东国资委直接持有,结束了双方长达23年的关系,并且反目成仇。

  潍柴之所以有今天的良好局面,拜重汽当年把斯太尔发动机项目落户潍柴所赐。此后,潍柴曾经为中国重汽贡献相当利润。而中国重汽不仅是潍柴的母公司,更是最重要的客户,每月订单有2亿元之巨。

  按照情理,潍柴发展越大,对于中国重汽则越有利,而潍柴有这样一个母公司也是最大的客户在手上,衣食无忧。双方原本应该关系和睦,但为何渐行渐远,直至反目成仇?这实在令人费解。在山东国资委下发分手文件后,《新汽车》记者直赴山东,探其究竟。

谭旭光曾在公开场合坦言:“我是一个非常有激情的人,做事情就要做到第一……谁也无法和我比……”

  不合逻辑的分手

  1983年,在“政府之手”的主导下,以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四川汽车制造厂和陕西汽车制造厂为主体,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在济南成立。潍坊柴油机厂与杭州发动机厂、陕西汽车齿轮厂等近20家企业和重庆汽车研究所同时划归联营公司。

  也就是这一年,为解决我国汽车工业“缺重”的矛盾,中国重型汽车联营公司从奥地利斯太尔公司引进了斯太尔技术,奥方不仅要提供斯太尔91系列整车,还要提供WD系列发动机产品、工艺、标准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技术。

  经过严格的考核,中国重型汽车联营公司决定将斯太尔发动机项目正式落户潍坊柴油机厂,由此奠定了潍柴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整个斯太尔技术的使用权仍然掌握在如今的中国重汽手中。

中国重汽不再需要潍柴发动机

  1989年,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改组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2000年7月,国家分拆亏损严重的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把川汽、陕汽独立出去,归当地政府管理,中国重汽集团本部济南重汽保留“中国重汽”称号,划归山东省管理。

  2001年1月18日,新的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济南成立,并继承了老重汽几乎所有的债务。而潍柴依然属于中国重汽的全资子公司。这个关系的正式确立是在1984年。当时,国家经济委员会确认潍柴厂为重型汽车配套柴油机的定点厂之一,由中国重汽全资拥有。

  中国重汽在原济南市副市长马纯济领导下逐步从亏损的泥潭中走出。其时,谭旭光领导的潍柴也是蒸蒸日上。

  没有人能否认,潍柴的强大与中国重汽的支持息息相关。就近几年形势来看,中国重汽每年采购潍柴发动机约在四五万台左右,占潍柴发动机销售量的近40%,采购金额约占潍柴动力销售收入的28%左右,成为潍柴发展的最大支持。

  市场经济大潮中,这种牢固的产销关系让“父子”亲密程度更加融洽。业内传说,一度谭旭光称呼1953年出生的马纯济为“亲爹”。但谁也没有料想到,亲密无间的“父子”关系,在几年共同成长的历程中,突然分道扬镳。

  在随后的公开场合中,潍柴刻意回避了中国重汽对潍柴的作用。潍柴动力战略发展部于升波副部长告诉《新汽车》:“我们只能这么说,潍柴的强大是与国家的政策、市场的需求密切相关的。”而对中国重汽却只字未提。

  失去自己多年来的第一大客户,失去一个月高达2亿元之多的订单,便是潍柴动力脱钩中国重汽付出的直接代价,同时也给潍柴动力未来的销售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尤其在2005年,国内重型汽车市场出现了8年来的首次下滑,重卡市场的形势并不容乐观。

  显然,分手对于中国重汽和潍柴都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情。但这件事情既然发生,总是有其原因。

  谭旭光的棋局

  谭旭光经营潍柴多年,潍柴业绩有目共睹。因此,谭旭光在潍柴的权威毋庸置疑。正如有人告诉《新汽车》的那样:“谭旭光,前卫胆大。”

  谭旭光曾在公共场合坦言:“我是一个非常有激情的人,做事情就要做到第一……谁也无法和我比……”

  显然,谭旭光不甘于此。2002年12月23日,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作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内燃机企业,此举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而且品牌价值无疑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潍柴单飞的筹码也进一步加重。

  更为重要的是,以谭旭光为首的9人领导班子共占潍柴动力4.6%的股份,谭个人持股比例则超过了1%。

  谭旭光希望得到更多。得到的路径是希望在中国重汽的旗下进行潍柴的改制。

  有关人士告诉《新汽车》,从2003年开始,谭旭光便开始以潍坊市政府名义给中国重汽写报告要求改制,改为个人占大股或国有股与流通股平分秋色。当时中国重汽以不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拒绝了这个要求。后来谭旭光又多次向中国重汽要求进行“改制”,均被中国重汽拒绝。

  2005年初,中国重汽在重组ST小鸭之后,正式启动了香港整体上市计划,并欲借潍坊柴油机厂持有的潍柴动力股权实现香港上市,一直预谋单飞的潍柴自然强烈反对,理由很简单,一旦潍柴动力并入中国重汽,潍柴“单飞”的愿望将彻底落空。

  谭旭光谋求潍柴更大的个人控制权的希望也随之彻底落空。此时,谭旭光已决定铤而走险,脱离重汽。此后的一系列公开事件能够证明此事。而且,看起来,他的资本已经足够雄厚。

  2004年,潍柴产销斯太尔发动机15.5万台,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实现利润8亿元,是全国内燃机行业第一个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销售收入占中国重汽集团的半壁江山。

  湘火炬给了谭旭光绝佳的机会。

  湘火炬之争

  2004年德隆危机爆发后,曾有多达20多家企业对其旗下湘火炬的优质资产产生兴趣,中国重汽和潍柴动力是其中的两家。

  陕西重汽、法士特、株洲火花塞和东风越野车是湘火炬的“四大金牌资产”。其中,陕西重汽、法士特变速箱和火花塞业务目前已经成为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明星企业。湘火炬对陕汽、陕西法士特的持股比例超过51%,而这两家盈利都相当丰厚。

  潍柴动力若成功收购湘火炬,将间接控制陕汽,在其母公司中国重汽看来,潍柴动力与竞争对手的合作,无疑是公然向中国重汽叫板。因此,在收购前期,中国重汽就以潍柴动力第一大股东的身份坚决反对其收购湘火炬。

  陕汽不愿具名的人士告诉《新汽车》,在提出收购湘火炬之前2个月,谭旭光曾率领六位公司高层专门造访陕汽,同时将潍柴最新开发的“蓝擎”系列欧Ⅲ发动机赠送给了陕汽。谭的意图很明显,收购湘火炬志在必得。

  《新汽车》从知情人士处得知,因中国重汽反对,潍柴动力收购湘火炬并没有召开股东大会,也没有经过股东大会同意,同时为了掌控表决权,谭旭光让公司管理层签字把所有股权委托给他,并以“独立董事”的名义邀请董事会之外的人士参与到董事会中,争取董事会对收购湘火炬的全力支持。

  据悉,当时参与董事会的“独立董事”为一协会人士,而该人士在对中国重汽反对潍柴动力收购湘火炬丝毫不知情的前提下,投出了自己的赞成票。因此在董事会被“虚假”地告知中国重汽的领导层已同意收购事宜之后,收购在以谭旭光为首的领导层操控下顺利完成。

  2005年11月24日,潍柴动力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以10.2338 亿元的收购价格获得了湘火炬28.12%的股份,成为湘火炬的第一大股东。同台竞争的中国重汽最终败在了潍柴动力之手。

  看起来,谭旭光获得了暂时的胜利,但打击接踵而来。

  中国重汽反击

  2005年12月1日,潍柴动力与陕汽在西安召开联合会议,正式宣布停止对中国重汽提供发动机。而在与陕汽共同召开的“誓师大会”上,潍柴动力负责人提出了“斩首行动”,动员所有力量要把中国重汽快速打倒。

  “斩首行动”提出,凡是经销商退还中国重汽一辆车,就奖励其2000元,意图是变重汽营销网络为陕汽所有,并动员所有力量封锁中国重汽发动机配套供应商;同时针对中国重汽用户提出了一个可服务可不服务规定。

  谭旭光似乎太过于高估其在发动机领域的地位,发难中国重汽,却未能得到预料中的结局,中国重汽并没有因为潍柴停止向其供货而导致其供应链的断裂。

  中国重汽对潍柴的离异心理已有所防备。中国重汽通过对原有发动机技术提升所开发的中国重汽牌发动机,在2005年末搭载整车进入市场,得到了市场认可。

  《新汽车》了解到,中国重汽在山东章丘所建发动机厂,将力争达到年产10万台左右的产量,除了满足中国重汽自身的需求之外,还将与潍柴共同争夺市场份额,并会在价格方面比潍柴更具优势。而产品正是现在潍柴的主打产品斯太尔WD615发动机。

  中国重汽釜底抽薪,在建设章丘发动机厂的同时,收回了杭州发动机发厂的托管权。2004年,潍柴动力在香港成功上市,中国重汽向香港联交所承诺,将同属中国重汽集团下的杭发厂交由潍柴厂委托经营管理,同时承诺,不再生产杭发厂生产的同一类型发动机。

  2005年10月底,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马纯济造访杭发厂,宣布免去刘新华杭发厂厂长、党委副书记的职务,同时“中国重汽接管杭发厂”。理由是:托管期内,如果因种种原因造成内部矛盾或杭发厂发展不顺,中国重汽都有权收回潍柴对杭发厂的托管权。

  中国重汽有关人士对《新汽车》表示,在中国重汽交出杭州发动机厂给潍柴动力托管之前,杭发厂盈利1000万元至2000万元,而在潍柴托管这几年的时间内,杭发厂亏损高达5000多万元,因此才会收回托管权。

  据称,直到2005年4月,潍柴才获知章丘发动机厂的确切消息。潍柴方面对外透露的信息认为,突然出现的章丘发动机厂以及对杭发厂托管权的收回直接导致了自己的脱离行动,是中国重汽不仁在先。

  但这些已是口水之争,没有意义。

  不明前路

  最终由山东国资委发文,宣布潍柴脱离中国重汽,看起来是谭旭光最终赢得了角逐。但是不是最终的赢家,恐怕还难以料定。

  2006年年初,在中国重汽的商务大会上,《新汽车》注意到,他们已经不再提潍柴发动机,对于重汽而言,它已再无多少吸引力。

  潍柴方面告诉《新汽车》,潍柴产销情况不会因为与中国重汽“分手”受到影响,所谓影响,只是媒体及公众的猜测,这种风险猜测并不完全确定,且现在也并未得到证实。

  当《新汽车》问及目前潍柴在失去中国重汽这一第一大客户后,主要客户主要集中在哪些企业时,潍柴在回答“还是以前那些客户”后便不作任何透露。

  潍柴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1月,销售各类发动机14000台;2月份销售各类发动机15000台;3月份销售各类发动机17000台;而4月份的订单就已达到2万台。鉴于目前企业的月产能力只有18000台,甚至还多出2000台的空余,工人们都在加班加点,销售形势一片大好。

  如果真如潍柴所言“还是以前那些客户”,那么2万台的产量究竟卖给了谁?

  在未与中国重汽分手之前,中国重汽为潍柴动力的第一大客户,陕汽位居第二,而福田名列第三。目前情况是,中国重汽不再向潍柴订货,戴-克和福田的发动机项目也在运作之中。今后潍柴动力与这两家企业的配套情况,将处于未知的风险中,潍柴的大客户中只剩下陕汽。即使再加上其它的未知客户,潍柴2万台产量的确无法解释。

  在与潍柴工人的交谈过程中,《新汽车》了解到,目前关于工厂资金链短缺的流言一直存在。由于潍柴动力收购湘火炬投入了10亿多元的资金,开发新工业园区投资20亿元,与此同时,潍柴还有18亿元的应付货款以及12亿元的应收货款,合计60多亿元。60亿元的风险投入,让基层的工人开始出现了隐约的危机感,潍柴对这种风险的投入,能够承担的筹码究竟有多重?

  与此同时,也有业内人士对潍柴与陕汽的合作并不看好,目前陕汽正在上马康明斯发动机项目,一般认为它会很快取代潍柴发动机。而且对陕汽而言,潍柴只是间接地占有7%的股份,谭旭光对其的实际控制力究竟有多强也是未知数。

  但是目前迹象看来,收购湘火炬后,谭旭光不仅没有撤换其领导人聂新勇,反而使其成为潍柴动力的董事。因为谭知道,聂新勇本人对陕汽有重要的影响力。潍柴与陕汽究竟结成什么关系还有待观察。

  曾经单方面宣布停止向中国重汽供货的潍柴似乎有了新的想法。潍柴动力战略发展部于升波副部长说:“如果中国重汽向我们下订单,我们还是会接下来的。”文/记者 陈瑶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