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汽车报社、人民日报经济部、人民网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汽车创新论坛于2006年4月29日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主题是“十一五”规划与企业创新战略,新浪汽车对本次论坛进行了现场播报,以下为实录:
李庆文:中国汽车界有一位很受人尊重的企业家,这个企业本来很小,但经过15年连续50%持续的高速增长,目前实际上已经步入中国汽车业界大企业的行列,而且这个企业步伐十分稳健,经营业绩非常好,企业文化也比较成熟,在创新方面也卓有成效,这个企业就是江淮集团,这位企业家就是江淮集团左延安董事长,下面我们请左总为大家介绍他们的经验,大家欢迎!
左延安:各位领导、各位业内同仁、各位新闻界朋友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应该感谢中国汽车报,感谢李社长给江淮汽车一个虚心交流的机会,江淮汽车大家有所了解,规模不大,是在发展当中的企业,应该说还是属于第三世界。所以,今天我先讲一点边缘性课题,有几点想法。
第一个观点,首先说一下我们现在所处的自主创新的环境,我认为对企业所处环境的准确认知和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非常清楚,近几年来,自主创新已经成为我们国人的课题,特别这次科技大会把自主创新称之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要创建创新型国家,为什么现在有这样的环境?我认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必然有这么一个厚积薄发的现象,作为自主创新来讲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非常好的环境之中。第二现在的自主创新是基础于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或大系统并存的时代,我们国家也不像欧美,他们已经经历了工业化过程,我们正在经历工业化,但同时,我们不可避免的又置身于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之中,我们处在这样一个时代里面,我们可以整合的资源、可以继承的元素是前所未有的。可运用的手段也是历史上最好的时候。作为江淮来讲有这么一个体会,90年代初期,我们放弃了自制发动机,当年分布我们做7427发动机,从三方面都不具备把这个发动机作为商品能够创立的条件,我当厂长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发动机这个项目卡掉了,但是到了2002年时候,我们所处的环境不一样了,发动机研发可以借助国内外研发资源,从产品这个角度可以做的很成熟,可以借鉴的技术也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应用的资源非常丰富,同时我们汽车工业发展这么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有这么多的合资的零部件企业,从这个案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在情况下我们做自主创新和十年前、二十前自主创新所处的环境是不一样的,所以怎么正确的认知我们所处的工业化、信息网、网络化以及大系统这样一个综合性的时代,应用各种可以集成的元素做更多的事,第一个观点,我们要认知创新的环境。
第二个观点,国家提出来原始创新、继承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层面,从江淮自主创新的感受来看,我们分为原始创新、发展创新和学习创新,我们都知道有这样一个观点,研究有三个层面:技术研究、发展研究、应用研究。作为创新来讲,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三个创新层面上所投入的资源所关注的重点是连续动态变化的,也就是说像江淮这样的企业,现在要讲原始创新还比较难,可能重在学习创新,有条件情况下逐步发展创新的条件或技术,像我们国内一些兄弟大集团他们的实力很雄厚,可以运用的资源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创新做的更多一些。我们国内很多企业之所以很快的把整车做出来了,我想都是在学习创新的背景下做出来的。但是,能够中国集成创新这个理念把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企业自身的条件进行整合,进行再创新,国内很多兄弟企业已经做了这样的事情,技术创新、原始性创新还比较难。一个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在这三个层面上是动态连续的。第二层意思,不同企业做不同的事,应该有一个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定位,这样才可以避免资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第三个观点,作为企业来讲,最重要的是要把技术创新转化为产品创新,再转化为市场的竞争能力,也就是创新是为了什么?这个目标一定要非常明确,如果为了创新而创新就成问题了,我们加工制造业,或者广义的讲工业都有这个问题,这里面也有这样的案例,拿手机来讲,我们都知道爱立信已经做到5个G,但是,把四年技术储备起来,研发成本占营收的10%左右,甚至更高,这个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已经非常低了,三星就不一样,它是善于把技术创新变成产品创新,也就是说,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把前沿技术和市场和客户关注的一些需求元素做整合,以最快速度把技术变为用户需要的商品,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观念,创新目标应该很清楚,一个提高产品竞争力,第二提升营销,第三提升品牌度,最终要提升我们的综合技能,这才是自主创新真正目的。
第四个观点,作为企业来讲,要使我们的技术创新能够引领我们的企业能够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所谓建成基业常青的企业必须坚持系统化创新,江淮汽车从1990年开始这样的试点活动,我们以为技术创新是先导性创新,基础性创新,仅有技术创新是不过的,我们讲产品是企业生命,管理是利润的保证,所以我们坚持以江淮汽车的系统化创新模型来进行创新,我们讲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自主创新再加上营销体系创新,五年前我们认为就三个支柱,现在加了一个支柱,好产品不一定卖得好。江淮系统创新体系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四个支柱,技术、管理、机制、营销体系,这四个支柱是建立在以全员培训为基础的人力资源开发基础之上的,江淮从90年代中期开始就创建学习型企业,倡导全员学习培训,不断提升整体能力。
系统化创新模型的上层建筑是什么呢?改革以创新学习型组织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这就是上层建筑,也就是说一个企业要做到持续发展的话,必须这六大要素必须协调平衡动态的系统提升,也不排除在某一个特定发展阶段、特定发展时期,某一要素作为重点突出出来,比如在这个阶段技术创新是主要矛盾,在另外一个阶段管理创新是主要矛盾,换一个时期技术创新又是主要矛盾。
系统创新里面技术是先导性基础性技术,我们技术创新有一个指导思想,就是三个原则,一个体系,一个指导思想就是整合全球资源造世界车,同时以我为主自成一体,实现超越。以我为主,就是要坚持自主发展,珍视自己的知识积累,我们也是可以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的,或者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做的事情我们也能做,敢于善于应用全球资源,尤其知识资源,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模式,实现超越,就是要敢于超越自我,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打造成国际知名品牌。90年代初期我们就提出了三个原则,第一个原则,以市场为导向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第二个原则,能增加效益的创新,这条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这一条以后,我们全员都有奔头,都有积极性,你的效率今天比昨天高,你就是做了一次创新,全员都可以做创新,第三个能创造市场新需求的创新,一个体系就是一套以掌握系统集成技术和产品开发过程管理为重点,能够不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的体系,通过研发体系的建设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科学的组织结构,结合整合全球资源和产学研相结合,是建设体系的重要保证。在整合全球资源造世界车这个指导思想下,近年来在国内外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合作,同时在具体的项目合作上我们也在尝试着走一条新的道路,合理应用全球资源,在和研发机构的合作当中,坚持全过程的自主权,外方有比较优势的以外方为主,我方配合,我方有比较优势的以我方为主,外方配合,在保证研发成果质量前提下大大降低合作开发成本。这一点我们已经尝到甜头,在整合全球资源上江淮不是盲目的追求超前创新,一定以市场为导向,同时又是成本最低的,这样的创新成果就能有最高的性价比。十几年间我们通过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再创新,经过多年自主创新,积累了丰富的底盘设计专有技术,在此基础上,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发出快速设计系统,用计算机优化为数字模型,大大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正是由于底盘的自主创新能力,才使6-9米专用底盘在产品技术性能和市场占有率上一直处于领先位置。江淮坚持将世界前沿技术与我国市场需求有机结合,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创新,通过产品创新实现价格创新,创造最优的性能价格比。目前我们已成为知名品牌同时出口20个国家,我们已经开发瑞风一、二、三,正在研发瑞风四,我们想一定要把这个品牌打造成为持续成长的品牌。瑞风已经成为MPV销售第一的车。2004年为了适应公司战略转型需要,我们又启动了乘用车产品研发工作,目前SRV已完成了全部技术设计工作,6月份可以批量上市。
为建设好技术创新体系,我们对技术中心结构进行变更,目前设立了研究院,在公司里经常说结构决定行为,组织结构可以决定发展潜力多大,效率多高,过去江淮在一段时期内也面临国内企业创新的问题,也就是人力资本严重不足,通过变革,我们搭起了培养人才的框架,目前已经引进英国、日本、韩国的专家作为学术带头人,指导、培养我们的后备人才,同时根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我们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建立双边、多边产学研合作机制,对企业新产品开发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另外1997年以来和合肥工业大学在研发汽车制造自动化装备方面也开展合作,并取得一些成绩,目前共同组建安徽省自动化装备工程技术中心,并兄弟厂家设计制造多条生产线,成立时间并不长,也就一年多时间,已经可以造机器人了。现在工程技术中心正与国际一流自动化装备企业合作,共同为江淮轿车生产线提供装备。
“十一五”发展战略,有三句话:坚持以商用车为基础,客车专用底盘、卡车,重、中、轻、微、都有了,坚持以商用车为基础,巩固和发展在商用车细分市场的领先优势,瑞风第一,轻卡第二,我们想经过自己努力,客车专用底盘能够有更好的市场地位;第三句话,成功的切入乘用车领域,这是我们的“十一五”整体发展战略。江淮是发展中的企业,规模和创新能力和业内很多兄弟企业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今天有这么多专家、前辈、同仁,希望江淮在今后成长过程当中能够得到大家的关心和支持,也请各位到江淮指导工作,谢谢大家!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