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价格"涨”声未享鲜花 “跳楼”未得同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1日 09:46  财富时报

  涨价PK降价 车价混乱加剧持币待购

  有探子报“近20天里,有十几款车型涨价猛烈,无数款车子又纷纷降价,另有近十四款的新车登台亮相。”据从事市场调查的人员反映,这种现象对于市场来说是很正常,只是由于最近几年车市过于的理性导致长时间“降”字领军,偶尔“涨”字出来说句话又在被否定后失去了发言权;像这次大规模、有组织的“篡权”行动是因为得到了名叫“消费税”的一个在“敌人”内部安插很久的“内线人员”帮助才引发的。当然这次行动只是夺下了几个城池,在“小排量”等顽强分子的阻挠下,要想取得全面的“政权”是不可能的了。

  商议了“多”年的“汽车消费税”终有了结果;囚禁了数载的“小排量”也被释放出来。4月1日本就是具有戏剧性的一天,可两大车民最关心的且不能儿戏的政策在此日诞生了。这个话题及新闻,大家都了解了,可是在这此后的日子里,大排量价格不断大幅的上涨与小排量受益后的陆续降价让更多的受到牵连的车型也纷纷涨得涨降得降,一时之间车市可谓是齐鼓喧天,喊声阵阵,可观众却寥寥数人。

  想趁机大赚一笔

  “劫富济贫”这个词在“消费税”调整及“解禁小排量”出台后应运而生。此词出现由来已久,在很久很久以前,江湖中的大侠们最爱做的就是这件事,这回出现又是那位“大侠”杰作呢!对于这次“劫富济贫”的行为也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就此次“消费税”税率小排量降低,大幅抬升大排量来说,大排量车可以说是受到了不大不小的挫折,借此趋势厂家立刻做出反应就势涨价。但就一位学者告诉记者:“我也是最近听到的一些议论,说是从消费税实施过后,一段时间内会有个空子让厂家及经销商们钻,而且他们可能从中赚很多钱。”进一步的解释就是:实际上经销商在“五一黄金周”之前是完全可以不执行消费税的,是完全可以按照以前的价格来做的,哪怕是大排量的汽车。但是现在大排量车都纷纷在消费税出台后就大幅上涨,并且借助舆论造声势,一些人怕没有车买,纷纷在这时定购,就更加剧了“涨了十万八万,仍然销售一空”的说法。

  记者又以一些消费者的看法问询了一些市场销售前沿的人员:“有些消费者觉得如果真如上述说法,那消费者是不是可以在此期间有坎价的余地?”“应该是不必考虑坎价的做法,因为据我们接到的信息就是和厂家对外宣传的一样,我们销售员给消费者让利的权力也是上面下达的,所以所谓的坎价是不太现实的。”一位销售人员如是说。

  “坎价”的希望估计渺茫了,焦点又回到“劫富济贫”的问题上来。“劫富济贫”从字面及用处上看,都是由两步工作组成的,一是先“劫富”,二是“济贫”,但从现实上看,是劫了一部分人的富,但“济贫”可就谈不上了。所以只得引申其意思:平均贫富,让富的人多掏,谁让你有钱啊;让没钱的人可以少掏点,照顾穷人么!

  对“劫富济贫”这种说法资深汽车评论家古清生老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首先说,这种说法本身就特别无耻!因为在这个时期,没有谁还会拿着刀架你脖子上要你认购,税率定在那里,富人也可以选择小排量呀。只不过就是因为中国人有讲排场摆面子的‘习俗’,所以愿意挨宰有什么办法呢;第二就是无知,税收调节,本意就含有均贫富之义,欧美现代国家他们也是这么做的;第三可谓是无赖,想享受又不愿多纳税,加剧环境破坏当然要付出一些代价。所以归纳起来,新消费税和解禁小排之劫富济贫说是无耻、无知、无赖的三无说法。”

  关于“劫富济贫”大家意见虽有不同,但大体上都认为这种评价是不准确的。已从事汽车行业多年的梁先生总结了一句话倒是颇为实在:消费者希望商家别再玩什么花样,商家希望借助一些机会“敲”不理智的消费者一笔,各自因为不同的利益有着不同的想法,其实要想中国汽车市场可以良性的发展不管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要记住一点,就是“小心贪变成贫”。

  降价声 声声连音

  尽管诸如宝马、奥迪、林肯、东风本田等大排量高档车或SUV都纷纷以较高的价格幅度在上涨,但正如一位消费者说的话一样:“那些车即使不涨价大多数消费者也够不着,所以涨不涨对我们来说影响不大,而我们最关心的还是经济型车。”

  在“消费税”刚刚出台,高档车厂家一窝蜂的涨价时,高档车市场也表现出销售利好状态,好像很久没看到这么不理智的场面了,这和厂家营销策略及社会舆论是分不开的。梁先生从事过多年的高档车经销,他对记者说:“我觉得这种所谓销售的旺场面实在是不可理解,厂家价格已经涨上去了,如果真买得起百十万车子的人,家里肯定已经有几台车了,谁会因为这几万而抓耳挠腮;如果在乎这些钱的人也不应该再涨了价才出手啊,而且既然心疼这几万块,就别打肿脸充胖子,非要大排量,有什么用啊,售后才是真正的无底洞,将来心疼的钱会更多。”

  梁先生的话道出了很多人的不解,就此记者走访了一些高档车市场,得到一些比较客观的说法:“事实上大家看到的只是部分现象,而且很大一部分人是非常不理智的,手中有些钱,但又偏听偏信,舆论怎么说他们就来凑热闹。”古老师也认为:“并不是每个级别的车子都是这样,而且这只是相对而言,这只能说税率的调整并没有对车市产生太大的影响。毕竟可以消费这类车的人群实属少数。”

  市场确实是这样,涨声虽大声,但降价依然是主旋律,而且可说是声声不断啊!就不完全统计,3月里共计有近30款车型以明降暗降的方式调整了价格。面对2006年一季度汽车价格不断跳水的现象,据新华信调查结果显示,不到一成人认为经销商在降低汽车价格,不到四成的人认为汽车降价是厂商采取的措施,近五成的人认为是厂商和经销商共同影响造成汽车不断降价。在被调查者中有近一半的人认为汽车价格下降主要原因是因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厂家为了保持其市场份额,不断的降低成本,从而降低产品的价格来以保证其市场份额。除此之外,2006年比较2005年的“新车年”毫不逊色,就了解在近期的20几天时间中,就相继有约40款改装及新车出世,所以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因为2006年许多厂家不断推出新车,很多老车型为了保持其市场地位,相继采取降价的手段来争取市场,而且厂家也在根据新车上市不断调整其价格策略,这样看来汽车价格下降实在正常。

  降价大潮没有推动销售大浪

  现在的车市,可说是不太正常,又有要进入尴尬境地的趋势。有业内有人调侃地说:涨价的振振有词,成本上升,我们自个儿可兜不起;降价的理由惨烈:竞争太激烈了,车不好卖,我们要吃饭啊!也正是由于这种涨得涨,降得降,正所谓:撑的撑死,饿的饿死。不过,梁先生赠对记者说:“别看有的车型涨得挺欢,有的车型一降再降,事实上,处境与市场利益相差不多,在这样自己和自己较劲,只能是制约消费者的购车进程。”

  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亚车市”“中联汽车城”等汽车交易市场,在这里不难发现,用“冷清”来形容各个展厅内的情况不为过。根据新华信的统计结果显示,汽车市场的价格跳水战使得一部分想购买中级车型以下的消费者对各类车型普遍失去信心,人都在持币观望,等待汽车的进一步降价。而部分理智且仍要购买高档车及大排量SUV人们同样因为价格的不如人意而要再等等,毕竟这部分绝大部分是把这类车作为自己的第二、三、四辆车了。相比之下,可能略微好些的也就是微型车了,由于“解禁小排量”及“消费税下调”让微型车又有了一些空间,再加上这类车目前市场价格已经很低,厂家利润空间也相当小了,相对而言,价格变动幅度不会太大,所以原计划购买微型或小型车的车主相对较多的人仍然按照原计划购车,还还有一些例外的就是,一些本想买小排量车型的人们看到经济型车还在降价,又想购买一辆稍好些的经济型乃至中级车。

  “在面对价格的混乱,消费者又一次选择了持币待购。”一位一汽大众品牌销售经理客观地说道。

  笔者在采访后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在一片“涨”声中,大排量厂家并没有得到预想的“鲜花”——销售量;经济车型的“大出血”也同样没有换来同情的“眼泪”——人民币。

  环保低能耗将是车市的救世主

  每年春天的天气最为不稳定,今天的短袖明天又缩进冬衣中,2006年春天的车市也是忽晴忽阴,或许还夹杂着绵绵小雨,可就是这不湿衣的小雨却掀起阵阵波澜。新消费税调整政策出台之后,燃油价格也相继上调,加上此前国家发布了关于产能过剩的报告,三项政策强烈表明国家调整汽车产业的步幅已经加速,对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也日趋明朗。

  新消费税出台后,吉利、夏利、长安铃木等国内的小排量家轿厂商纷纷表示欢迎。长安铃木副总经理王惟认为:“新消费税的调整有积极的意义,对鼓励使用低能耗小排量汽车有促进作用,小排量汽车大有作为。”但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新消费税政策表明了国家对发展小排量汽车的扶持倾向,但实际的影响可能并不大。其原因在于,消费税以排量为划分标准,只是从“高排量高能耗、低排量低能耗”的层面通俗理解,而实际上排量与环保、能耗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因此,新消费税希望以排量限制达到节约能源的目标,其作用就有了“隔靴搔痒”的尴尬。

  梁先生对于汽车界未来的发展是这样说的:“其实我们国家汽车业早就应该重视环保低燃料的技术开发,虽然我们也在做相关的工作,但力度实在不够。下一步要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同时要加大对小排量汽车的支持。在国外,现在是崇尚环保的,把这个当作一种荣誉。我们也要做到这一点,不仅是百姓,厂家也要积极出新积极宣传才可以。”

  许多业内专家也赞同梁先生的说法:环保低能耗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流,对改善消费结构、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家应该有更大的支持力度。(本报记者 张 佳)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