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五一黄金周临近 价格战提前爆发厂家更讲策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 07:40  中国青年报

  “说是全系降价,为什么自由舰不降?我都等了很长时间了。”前天,在某大学执教的龙先生看到吉利最新的调价信息后,向记者抱怨道。去年4月,吉利自由舰刚上市时,龙先生就看上了这款车,由于当时车比较紧俏,龙先生决定等一等再说,这一等就是一年。今年3月,吉利宣布将自由舰进行价格调整,最高优惠幅度达到7000元,同时推出一款1.5升自动挡车型,原来打算买手动挡的龙先生立马改了主意,但自动挡的价格让他又有了持币待购的想法。

  4月16日,吉利再次宣布全系降价,最高优惠5000元,但只涉及豪情SRV、美日之星、优利欧温馨版和优利欧303四款车型,让龙先生的希望又一次落了空。记者为此致电吉利汽车公关部媒体经理张小东,他告诉记者,吉利这次的确是全系调价,但自由舰将采取限期优惠的形式,时间只限“五一”黄金周。“不是降价,而是为答谢客户进行促销”。

  一直持币待购的龙先生终于可以出手了。像龙先生这样对一款车型如此执著地等待降价的消费者为数不少。不久前,来自新华信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92%以上的汽车产品潜在购买者认为第二季度汽车市场的降价趋势将会持续下去,而80%以上的用户因为预感到即将到来的降价而调整了自己的购车计划,认为降价不会影响自己购买行为的用户则只有可怜的7%。随着“五一”黄金周的临近,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价格战已经打响。不论厂家是降价还是促销,要让人们以最优惠的价格把车开回家,消费者才会买账。

  进入4月,实施新价格体系的汽车厂家也在一天天增多。上海华普于4月初实施“海啸”行动,最高降幅达6000元,同时还对127种售后配件统一降价,平均降幅为45.79%。哈飞汽车于4月10日宣布调价,涉及松花江路宝中意赛豹四款车型,降幅从800元到7000元不等;天津一汽于4月14日调整了夏利威姿威乐的价格,降幅从2000元到1.5万元不等……

  在经销商层面,竞争则更为激烈。除了豪华车受新汽车消费税影响,价格有所上浮之外,国产车全面大跳水,从中高档轿车到微型车几乎无一幸免,天籁雅阁爱丽舍飞度派力奥等数十款车型均有大幅优惠;刚上市的新车也不得不紧跟降价潮流,乐风雅绅特思迪等车在二级经销商处都有暗降;即使是受新消费税影响最大的SUV也难逃此劫,如欧蓝德猎豹途胜等,在北京、广东等地的优惠幅度都以万元计。

  网上车市总监华雪告诉记者,今年的价格战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猛烈。“不只是4月份,在这之前,每个月都能听到降价的消息,不论厂家采用什么样的促销方法,降价都是不可逃避的环节”。

  华雪表示,中国车市真正大规模降价是在2004年,这一降价大趋势一直延续到今天。“2002年中国汽车市场‘井喷’,大家的产品都不愁卖,那一年有标志意义的事件是南北大众发表‘不降价宣言’,降价的只有夏利等少数几款车型。2003年延续了2002年的大好形势,前三季度继续热卖,但到了第四季度,车市开始走下坡路,经销商有压库的现象出现,于是开始降价出货。到了2004年,不论是厂家还是经销商,都开始明白价格战的作用了,5月份上海通用率先降价,随后两个大众跟进,拉开了中国车市大规模价格战的序幕”。

  “回顾这几年的价格变化,不难看出2004年是个分水岭。”在华雪看来,这一年各厂家都是战术性降价,基本上没有规划,主要是针对竞争对手,那一年价格战打得非常惨烈;到了2005年,很多厂家都吃了2004年的苦果,几乎没人敢直言降价,当年实际降幅也不大,只有5%,从今年来看,几乎都是战略性降价,各厂家打了两年的价格战,经验积累了不少,降价也开始玩策略了。

  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副主任徐长明也发表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日趋成熟,厂家也意识到盲目的价格战只能导致两败俱伤,所以今年各厂家降价都有自己的规划,根据竞争对手的做法,跟进降价的少了;以消费者为目标导向,制定营销策略的多了。

  以吉利为例,今年的两次降价都显得很有策略性,其反复施展的主要有两招。

  第一招是分身术:吉利在3月和4月的两次调价,都伴随着新车型的上市。所谓新车型,就是更改一下排量,或是增减原有车型的配置。如果新车型价格略高,自然可以衬托出老车型的性价比,促进老车型的销售;对价格不太敏感的消费者,则可以选择新车型来满足自己对配置的要求。

  第二招是激将法:对其主打车型限定一定的价格优惠期,在短时间内实现销量的大幅提升。吉利自由舰正是这种车市旺销,多加几把柴可以让火烧得更旺的车型。

  华雪表示,产品促销期一过,如果要恢复原价,在操作上还是比较难的,吉利这步棋无疑是一步险招。但事实上,自由舰作为吉利目前最紧俏的车型,即使不降价也没有什么影响,搞促销不过是想借着“五一”黄金周多赚一笔,对一些长期持币待购的消费者来说也是一种迎合。只要能让那些持币待购的消费者放下矜持,进入购买大军的行列,这种做法就值得肯定。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表明,今年前3个月中国乘用车市场产销分别达到127.05万辆和125.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98%和54.29%。在3月份的降价潮中,车市的平均降价幅度已超过去年的5%。尽管现在谈车市是否回光返照还为时过早,但随着新一轮降价大潮的出现,汽车销量的迅速提升还是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本报记者 王超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