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圳交警局五招为梅林关交通救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0日 10:36  深圳商报

  本报讯 从今日起,司机朋友驾车经民乐立交桥调头进梅林关,必须绕行至梅龙路上调头再进关。连续两日来,我市交警部门对民乐立交桥周边的交通设施进行紧急施工,引导车流绕行梅龙路。

  瓶颈:八车道骤变一车道

  日前,本报报道了3月22日市领导召集紧急会议研究解决民乐立交桥附近交通拥堵问题,以三副猛药急治梅林关“肠梗阻”。这些措施中包括:加快推进福龙路、清平路、南坪路、新区大道建设,增加进出关通道;进一步优化民乐立交改造设计,增加两个左转匝道;立即采取若干临时措施缓解民乐立交改造完成前交通拥堵问题。4月7日下午,在周末的晚高峰来临之前,市交警局局长许东平率交警部门的相关人员赶到民乐立交桥现场办公,调研民乐立交桥的交通状况,并出台5项措施以缓解梅林关的“燃眉之急”。

  在调研现场,交警局道路管理科科长易飞指出,民乐立交桥附近是一个“八车道骤变一车道”的交通瓶颈,民乐立交桥上4车道、梅龙路3车道加上书香门第前有一条施工便道,这8条车道骤然汇聚到进关的一个车道上,肯定会造成交通拥堵,而且直接导致梅林关的拥堵。不仅如此,民乐立交桥西侧断头处转弯幅度太小,大型车辆在此180度调头相当困难,车流高峰时加重了拥堵程度。

  引导车辆绕道梅龙路

  经过一番实地调研讨论后,交警局决定采取5项临时措施,把民乐立交的交通压力转移到周边的梅龙路、梅坂大道,提高民乐立交的通行效率,在民乐立交桥大改造之前解决“燃眉之急”。

  首先,交警部门设置水泥隔离墩封闭民乐立交桥西侧调头车道。原来梅坂大道往市区方向的车辆,经过民乐立交可直接转入梅林关,调头车道封闭后,梅坂大道往市区方向的车辆过民乐立交后只能通过梅龙路调头才能驶往梅林关进入市区。增加调头车行驶距离,缓解了调头车辆在民乐立交的交通压力;第二,封闭民乐立交东侧环岛车道,进一步减少环岛所形成的车辆交织点;第三,在民乐环岛南侧部分路段加装隔离护栏,避免一些社会车辆、公共中小巴在环岛路边乱停靠。在民乐环岛的民乐村入口、滢水山庄入口设置违法停车流动电子监控告知牌。告知广大驾驶员交警将对环岛周边路段采取流动电子监控技术查处违法停车。从而使驾驶员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提高环岛周边道路通行效率;第四,封闭了民乐立交东侧环岛车道后,为解决在梅坂大道南侧居民出行需要,在梅坂大道上开设调头口;第五,更新、调整道路交通指路系统。原来民乐立交附近的指示牌既有内容为路名的,也有内容为地名的,如坂田、龙华、布吉等,现在全部改为以指路为主,如往梅龙路、梅坂大道等。使司机更加方便,减少不熟悉道路司机犹豫停留的时间。

  为配合上述交通组织的调整,交警部门将民乐立交、环岛周边、梅坂大道调头口的道路交通标线全部重新施画,使其更加清晰、明了。

  相关新闻

  事故多发点增设交通设施

  又讯 同日,交警部门调研多个交通事故多发点,采取相应措施改善交通环境和完善交通设施,其中包括清水河4月4日交通事故发生点、彩田跨线立交桥、春风路立交桥下东行南湖路口。

  在清水河4月4日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路段,虽然事故原因没有最后查明,但据交警的初步分析,大型车辆下了清平高速后,一方面车速依然较快,另一方面可能视野受局限,看不清从左侧并道过来的车辆,致使司机仓促间向右打方向盘,从而冲向人行道。据了解,该路段在开通以来已经发生了6起类似的交通事故,成为事故多发点段。记者看到,由清平高速路转至红岗路的这段下坡路在事故发生后,已经画上减速带。交警部门决定在此路段增设分级指引的减速标志,并竖立危险路段的警示标志。并在该路段中间增设隔离栏,在路口设立分道行驶信号灯。

  彩田梅林的跨线立交桥开通后,由于还没最后完工,致使该路段也成为事故多发点。据福田交警大队执勤交警介绍,在南往北方向上,往梅林关方向的车流与往梅林路方向的车流在分岔路口左右交叉,极易发生小摩擦,几乎每天都有5宗左右,小事故致使这一路段在车流高峰时经常堵车。为此,交警部门在此增设交通设施,引导彩田路南往北的车辆不能上跨线桥,只能直行出梅林关。

  在春风路立交桥下东行南湖路口,频繁有行人乱穿马路,而且附近是罗湖中学,学生横穿马路现象也比较严重,不远处的斑马线却“无人问津”。为此,交警部门将增设防爬隔离栏,引导行人利用斑马线安全过马路。

  深圳商报记者沈小妮实习生冯菲通讯员陈志强郭小嘉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