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之友》2006年第7期--我不是飞度(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 15:45  汽车之友
《汽车之友》2006年第7期--我不是飞度(图)

图为《汽车之友》2006年第7期封面

  我不是飞度!--试驾广州本田思迪CITY

  两厢飞度的热销证明了国人的三厢情结并不是解不开的死疙瘩,同时也让广州本田对三厢飞度的市场表现渐生不满。思迪的出现就是要扭转这个局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款被广州本田寄予厚望的神秘新车

  有关两厢、三厢的讨论早就是老生常谈了,目前的局面是一片混乱,虽然很多厂家采取的策略是三厢、两厢并肩作战,但市场情况却大不一样,宝来仍旧比高尔夫好卖,祺达的销量却超过了颐达,广州本田遭遇到的也是后面这种情况,两厢飞度虽然比三厢飞度晚出道一年,但受欢迎程度已经明显超过了后者。

  到底选择两厢还是三厢?消费者的出发点其实很简单,关键要看外观,如果三厢车的外形设计比较成功,凭借出色的装载空间,它肯定能吸引更多注重实用功能的家庭型消费者,但如果三厢车外观不好看,那些眼光挑剔的买车人就会转向造型更加时尚的两厢车了。

  飞度就是这样,两厢飞度确实非常漂亮,它那种接近小MPV的精致造型对年轻人尤其具有诱惑力,而三厢飞度呢?这个短头长尾的小家伙就让很多人皱眉头了。看来厂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05年底三厢飞度在日本及东南亚都进行了小改款,从网上公布的图片看,原来三厢飞度的怪异形象似乎得到了很大改观。

  广州本田动作并不算慢,继年初雅阁随北美款同步改型后,很快又要将改款后的三厢飞度带进来,为了让大家对它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厂家还更名换姓,将原来的日本本土用名FIT换成了东南亚用名CITY,中文名随之也由飞度变成了思迪,广州本田期待这款思迪能跳出原来飞度所处的圈子,参与更高级别的市场竞争,以填补广州本田在紧凑型家用车领域一直存在的产品空白。

  要让那些对三厢飞度造型不满意的人闭嘴,确实是挺不容易的,我们以前对此也作过分析,要想在类似飞度这样的小车平台上构筑三厢车,还要保持其来自小MPV的高车身基因,最终获得较好视觉效果的成功例子很少,更多是因为强调功能而牺牲美观,设计远远达不到理想中的协调和流畅,而且往往出现这种情况,同平台的两厢车越漂亮,三厢车就越难看,国产标致307就是最好证明,三厢飞度当然也没能逃出这个怪圈。

  正因为如此,当大家拿到思迪试驾车钥匙后,都没有急于开始驾驶体验,而是将车停在一边静静地观察品味。

  思迪回归到三厢轿车传统造型,身材比例更符合大众审美

  应该说,思迪在外观设计上较好地弥补了以前三厢飞度的设计缺陷,首先是车身的整体身材比例变得协调了,最大的改进措施是换上了唇部突出的加长前保险杆,这让前悬一下增长了90mm,而轴距、后悬都没有变化,原来前、后悬相差悬殊的尺寸现在趋向接近,短车头、长尾厢的失调造型因此得到明显改观;其次,原来机器盖的弧度几乎和前风挡玻璃趋于一致,而行李箱盖相对于后风挡玻璃曲线则比较平坦,整车的首尾造型缺乏呼应,现在机器盖前部略微向上鼓起来一点,侧面看上去原来MPV式的车头就有了一些轿车的意思,这更接近于我们心目当中的三厢车车头模样;另外,设计师的修饰处理也让思迪更富于美感,车头加大的盾形网状格栅形象比较运动,前后杠、翼子板、机器盖的特征线条变得更加清晰,这让思迪透出一些三厢飞度所缺乏的锐利感,前大灯比原来扁了一点,让前翼子板可以更修长舒展,正面看上去显得车头也被抻长了,尾部也有适当变动,原来安装在后杠上的后雾灯被集成在组合尾灯中,并且在行李箱后盖两侧增加了小尾灯,小尾灯上沿与车标一体的镀铬饰条被取消了,这使尾部的视觉中心得以下移,从而更接近于传统三厢车的稳定。

  思迪是比三厢飞度好看,这又是一例设计师的个人理念被民间审美无情打击的经典案例,按照原来的MM设计理念(机械空间最小化、人员空间最大化),属于机械空间的车头应该尽量短小,从而最大限度减小车身尺寸,但是现在这个理念没人提了,毕竟设计理念再好,车造出来还是要卖给普通用户的,到底是应该给设计师还是买车人洗脑,本田在这个原则问题上不会糊涂。

  三厢飞度的内饰本来就挺不错的,这一代本田车在车内环境的设计和工艺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准,在日本车当中已经处于领先水平,思迪的内饰没有什么根本变化,只是在装饰程度上有所提高,尤其是在高级别车型中,增加了仿桃木饰板、具备渐变显示功能的自发光仪表,视觉享受更上一层。

  在空间的塑造和利用方面,应该说飞度是比较成功的,这得益于它的高车身、短发动机舱、中置油箱设计,思迪保持了飞度车内空间的宽敞舒适性,但是在最高级别的1.5升AT真皮版车型上,原来的可折叠后排座椅被取消了,换成了带中央扶手的固定座椅,这一变化牺牲了灵活强大的装载功能,换取的是更为舒坦的乘坐享受,原因当然是为了顺应那些好逸恶劳的高端用户,不过为了补偿装载功能的损失,在固定座椅的底部设计了两个翻转式储物盒,可以容纳一些尺寸不大的随身物件,也很实用。

  5档自动箱让装备水平和竞争力得到提升

  思迪有没有什么真正的性能变化呢?广州本田的手法完全出乎我们意料,那就是用5档自动变速箱取代了原来的CVT无级变速器,而不是我们猜想的为CVT增加手动换档模式,这也是思迪和现在日本本土FIT ARIA及东南亚CITY的最大不同,而发动机和原来相比并没有什么变化,还是分为1.3升和1.5升两种排量,它们分别采用了i-DSI(双火花塞点火)和VTEC(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技术,由于对排放控制系统进行了技术改进,全系车型都达到了欧IV排放标准

  为什么要换上5档自动变速箱不用原来的CVT?厂方的解释是5档自动变速箱比CVT更符合思迪面向更高级别竞争的市场定位,这确实有它的道理,将上上下下与其可能交手的竞争者翻出来看看,除了更爱炫耀技术的POLO采用了6档自动变速箱,其它对手的自动变速箱都还是停留在4个档的水平上,这无疑算是卖点;而CVT呢,上有奥迪A4、A6,下有旗云西耶那,技术上虽然有特色,但却算不上什么豪华标准,干脆去掉算了。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成本,这台5档自动变速箱和即将投产的东风本田CIVIC所用变速箱大同小异,两家可以分担其生产制造成本,何乐而不为?

  算盘打得挺好,车怎么样呢?我们试驾的关注重点,当然就放在装备了这台5档自动变速箱的车型身上。

  应该说,和原来的CVT相比,现在这款传统自动变速箱更符合驾驶习惯,没有了CVT起步初段的迟滞犹豫,加速换档时发动机的抑扬顿挫也适当地增加了一些驾驶感觉,不像CVT那样单调平淡。

  自动档一定费油吗?未必!

  在设计和设定上,这台变速箱都更强调舒适及经济性的发挥,5个档位都带变扭器锁止功能,盘状弹簧的使用让锁止动作非常迅捷,最大程度减少了液力传动损失以降低油耗,换档时机的设定也偏向换档品质的保证,升档点不像欧洲自动箱那样拖后,小油门情况下不到70km/h就能跳到5档。另外,速比的设定也很说明问题,这台变速箱在最高档(5档)上整个传动系统(包括差速器)的减速比达到了2.510,比手动变速箱的3.310低不少,甚至比原来CVT的2.558还要低一些,这意味着在高速行车时,与这台5档自动变速箱搭档的发动机可以在更低转速下工作,因此也能更加省油。试驾过程中我们记录了100km/h匀速行驶时思迪的发动机转速,自动档车型也就是2400rpm,而手动档车型超过了3000rpm。厂家公布的技术数据显示,1.3升和1.5升自动档思迪的90km/h等速油耗都比同排量的手动档车型低,因此在高档匀速行驶时,自动档车型反而更加省油,当然在日常使用中,到底是手动档还是自动档油耗低,关键还得看驾驶习惯和行驶工况了,这个道理大家应该很清楚。

  当然这样的速比设定肯定是要牺牲动力性能的,自动档的思迪在高速行车时如果需要加速超车,稍微增加一点油门变速箱就会很快降档,如果还得不到需要的加速感只能继续加大油门,直到依靠强制降档来换取最大限度的动力表现,要想过飙车瘾还得开1.5升手动档。厂家公布1.5升自动档车型的最高车速是175km/h,而动力最弱的1.3升自动档也能跑到160km/h,但是没有提供各种车型的加速数据,这有待我们以后再作针对性测试。就思迪动力系统的设计指导思想来说,它所追求的就是出色的经济性,动力虽然没有得到强调,但对于日常使用也足够了,每次进出加油站时您都能笑容满面,那还要苛求什么贴背感呢?

  思迪的整体操控表现仍旧保持了原来的敏捷和轻巧,在混杂各种路况的试驾路线上驾驶感觉都比较舒服,不过我们以前在飞度车上发现的不足依然存在,那就是电动助力转向虽然手感轻盈,但在小幅转向后缺乏应有的回正,高速驾驶时不得不时刻关注车头指向。也有一点是得到改进的,那就是原来普遍反映的制动系统前段乏力问题,在试驾过程中确实感觉到有所改善,厂家承认是改动了制动助力装置。至于在悬架和降噪方面的改良,由于缺乏相应路况和对比环境,因此感受并不深刻。

  在车身颜色上,思迪增加了一款爱琴海蓝,全系车型很快就要进驻广本展厅,它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应该是丰田威驰,当然广州本田的野心更大,依兰特、凯越这些热销车型都是它的假想敌,也许与谁为敌并不重要,有飞度的口碑在先,外观又摆脱了原来的丑小鸭形象,如果再有吸引人的价格,思迪还是很有实力的。(文/雷鸣 摄影/王锋)

(编辑:陈红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