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之前出现的排队购车现象,在近期的车市又有卷土重来的迹象。
君威基本型无货可卖、部分型号的奥迪1.8T至少要等半个月才到货,车市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紧俏车型。而像标致206、现代雅绅特、新马3、骏捷、凯旋等新车,要是现在排队的话,至少要在两三个月之后才能提车。车市果真到了无车可卖的地步了吗?
在竞争日益加剧并且产品总体过剩的车市,排队购车无疑是一种反常现象。实际上,除了个别紧俏车型因为经销商进货不及时,造成短期断货外,大多数需要排队的车型,无一例外的是刚刚上市或者准备在近期上市的新车。由于近期新车扎堆上市,这就使得排队买车现象在车市中逐渐蔓延开来。
新车上市订单先行,也就是说厂家是排队买车现象的始作俑者。厂家为何要运用这样的策略?消费者是这一策略的获利者还是受害者?
厂家迫不得已的选择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浙江培训中心主任 倪文杰
汽车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提早进行市场宣传并接受订单,这是厂家的一种新的营销策略,也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因为车市早已告别了前些年无车可卖,不用吆喝就能顺利销售的年代。
厂家意识到,同类车型的竞争已趋于白热化,不提早进行市场宣传就很难吸引消费者,就有可能葬送一个产品。因此,厂家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新车上市之前的宣传造势上,并且时间越来越提前。从宣布推出新车的那一天起,各经销商就开始接受消费者预订了。由于离供货还有两三个月时间,到交付第一辆车的时候,订单就有厚厚一叠了。而新车一开始的产能都不会高,要消化手头上的订单至少要花上数月时间。
这样的一种销售前移的模式,说它是炒作也好,是无奈也好,对消费者来说选择空间更大了。如果还是像以前的那种销售模式,什么时候到货了什么时候才能买,恐怕目前车市上很多可以接受预订的新车,还要过几个月才能下订单。
市场试水需要订单先行
浙江康桥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汤爱标
尽管不排除有部分厂商会利用这种模式,人为造成供货紧张局面,但大多数厂商采用这种模式的目的还是为了新车市场试水的需要。提早数月接受消费者的订单,厂家就有可能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产品结构和价格,对消费者来说未尝不是好事。
一款新车如何定价,各型号之间的产能如何分配,说实话厂家心里也是没有底的。就比如新近上市的标致206来说,原先我们并不看好售价8.68万元的手动基本型。但从我们的订单来看,这一型号反而是卖得最好的两个型号之一。从下月起,厂家就可以根据这个数据调整产品结构。此外,厂家可通过订单,对预订价格进行适当调整。如果订单数量很不理想,厂家就会在价格上分析原因。近期有很多刚刚上市的新车,最终公布的售价会比预订价小幅下调,显示了订单销售对车价的指导和调整作用。
消费者和经销商都存在风险
杭州海通汽车公司销售经理 相俊
如果是一款成功的产品,提早进行市场预热,我相信无论是对厂家、经销商还是消费者,都是有利的。不过,假如是一款不成功的产品,各方都要面临巨大的风险。
厂家提早数月的产品宣传,可能过分渲染了优点而掩盖了缺点。再加上接受预订的时候可能价格也没有最终敲定,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也是片面的。等到车子到4S店了,发现价格和性能并不如人意,很可能就会发生退单的现象。就比如前两天刚刚交付的现代雅绅特,就出现了这样的尴尬。杭州汽车城的一家经销商,接了10张雅绅特1.4L的订单,快到交付的时候订户觉得价格和性能都不理想,结果有8人退了单。
一个消费者下了订单要在两三个月后才能提车,瞬息万变的车市,足以在这段时间内改变消费者的购车意愿。如果厂家是根据订单数量安排生产计划的,订单反而会产生误导作用。而交了订金的消费者和经销商之间,也会产生一些经济纠纷。此外,如果排队等候的时间过长,对消费者的耐心也是一个考验。(实习生 李璐 本报记者 蒋敏华)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