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由奇瑞亮剑看中国汽车业自主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6日 16:02  新浪汽车

  2006年元月,奇瑞在北京召开的2006商务年会,成为奇瑞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商务盛会,在总结05年辉煌成绩的同时更与1200多位销售服务商代表共同制定了06年企业发展大计。奇瑞董事长尹同耀在会上发布了 “奔腾06” 全新战略思想,以“品牌飞跃、服务飞跃、品质飞跃”带来新一年的全面飞跃。多位政府高层领导的到会发言更是将本次年会推向了高潮,政府领导表彰了奇瑞多年来在自主创新领域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肯定了自主品牌肩负着中国汽车的未来。此外,与会当日奇瑞还拿出100台不同款型的新车作为奖品,表彰了在05年有突出贡献的销售服务商代表,而我国著名前奥运体操全能冠军李小双也作为奇瑞A5品牌形象代言人与颁奖嘉宾到场助阵。作为一个自主创新的企业,奇瑞不断以自身的行动向世界证明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真正出路。

  奇瑞8年自主创新之路

  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工业的核心,而作为制造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一个国家的汽车产业更是工业核心中的中流砥柱”。汽车制造业经过20多年的合资合作,确实呈现出一派繁荣,但关键技术的缺失注定让外方赚走利润的大头。更要害的是,已经有专家指出,一旦市场彻底开放,外方完全有可能舍弃不掌握核心技术的中方合作者。现实是让国人扼腕痛惜的,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2002年之后3年的迅速发展后,行业内外资企业在中国汽车市场所获回报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内资的三倍、国企的十倍以上。尽管内资与外资的资本规模为2:1,可盈利情况却呈相反的1:2格局。这样的惨痛局面不得不让中国汽车产业开始由浮躁、幼稚走向冷静、成熟。

  谁更了解中国市场?在国际品牌纷纷逐鹿中国汽车市场、国人为如何发展汽车产业担忧时,奇瑞却早已“亮剑”先行8年。奇瑞董事长尹同耀在谈到为什么要坚持“自主”时曾比喻:喜马拉雅山有一个南坡一个北坡,现在国内很多企业走的是南坡——搞合资;而我们走的是陡峭的北坡,很艰辛风险也比较大。而不选简单易行的南坡,理由只有两个字:“自主”。在以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新为主导的8年自主成长历程中,作为国内率先与全球23个国家签订整车或CKD出口合同的自主企业,奇瑞的崛起就像一面旗帜,让中国的汽车工业看到希望,正如尹同耀的经典语录:“我们要把奇瑞做成‘中国的名片’,我们希望能够实现但凡外国人说起中国,就想起中国有个奇瑞,中国的汽车很好。”

  未来汽车产业发展之路

  经过危机与机遇并存的2005年,中国汽车业经历了巨大的“拐点”。在与国际市场接轨过程中,以奇瑞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正一笔笔刻画自主创新路线图。4月,由海关、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签发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从政策上把中国汽车企业引导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9月,中国汽车业的“十一五”规划研讨会在天津举行,“自主创新”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上被写进了各大汽车企业的发展规划中,深入人心。尽管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存在不同意见的交锋,但已没有人质疑中国走自主创新之路的迫切性。中国走自主创新之路的软硬环境正全面形成。有调查显示,奇瑞汽车等民族品牌在公众中的受尊敬度远远超过著名合资企业,自主创新今天已不仅成为中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主要道路。

  奔腾迎接未来之路

  在经历了8年的艰辛和磨难后,奇瑞迎来了激昂的05年,以“震撼价格、震撼技术、震撼服务”造就的震撼业绩完美收官。尽管2005年国内整车业毛利率已由上年同期的18.1%下降到14.9%;销售净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8.1%下降到3.8%,各月利润走势始终处于负增长态势,但奇瑞汽车在车市低迷的情况下依然屡创佳绩,2005年奇瑞累计销售突破18.9万辆,创造了三项第一:增速第一——在平均增速仅有20%多的市场上创造了118%的增长奇迹,在全国十大汽车集团中排名第一;增幅第一——中国轿车行业历史上年销量净增超过10万辆的第一家;出口第一——年出口总量达1.8万辆,连续多年蝉联第一。回顾整个2005,奇瑞所取得的成功已成为业内奇迹。

  在坚持自主创新,以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新为指导思想的前提下,承袭“激昂05”战略思想的成功经验,奇瑞再接再厉提出了包括06营销战略、人才战略、渠道战略、市场战略和产品战略在内完整而周密的“奔腾06”战略。作为“奔腾06”营销战略之“品牌飞跃”步骤之一,在其商务年会上,奇瑞进行了A5新车的上市发布。A5是奇瑞第一款以系列化序号命名的车型,之后奇瑞将启用新的品牌战略架构,新架构既是奇瑞汽车新阶段自主品牌飞速发展的助推器,也是奇瑞汽车不断攀登自主创新高峰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一份民族汽车产业崛起的蓝图摆在了每一位关注国计民生的国人面前,让我们期待以奇瑞为首的自主品牌带来中国汽车产业兴旺的未来。

(编辑:卿钦)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