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车虫”专蛀繁荣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1日 00:33  北京现代商报

  本报连续两周刊出关于“车虫”的报道后,很多读者打来电话称,这样的报道非常及时、过瘾。读者刘先生来电话说:你们的报道让我了解了“车虫”的可恶之处。另外,他说如果有可能多刊登一些这方面的报道,让更多的消费者彻底了解“车虫”的害人行为。

  日前,记者再次走访了京城的各大汽车交易市场。

  暗访发现

  时间:9:30

  地点: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

  市场内外,“车虫”依然不少。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想要看车的消费者一路转下来,被骚扰的次数不下10次。如果稍一热情,肯定会有“车虫”与你“一路同行”。

  时间:14:00

  地点:东方基业国际汽车城

  这里聚集了十几家标准的4S店,可算是京城东部最大的汽车交易市场。但经过记者仔细观察,并没有发现“车虫”存在,在询问了多家4S 店后得到的答案同样是几乎没有“车虫”。

  时间:9:30

  地点:旧机动车交易市场

  在离旧机动车交易市场还有近1公里的地方,路边就开始出现“列队欢迎”的队伍了,路边倚着树放着大小不一的简陋的“收车”牌子。而在马路牙子下则排着众多招手的“车虫”。越往前走“车虫”越多。粗粗统计了一下,不下100人。

  时间:14:30

  地点:北方汽车交易市场

  刚一拐进北方市场的那条街,记者的车就被路边的“车虫”拦了好几次,而市场门口的景色则有些怕人,不宽的道路两边全是“车虫”,一边走一边拍你的车门:看什么车,我那有,你这车卖吗?待记者停下车锁好车身边还有4个人追着问到底买什么车,记者说出要看××品牌的车,他们马上说,“跟我走”,记者又说还想看另一品牌的车,他们依然说还有。

  

  “车虫”(前一)与消费者一路同行

  

  公安来了,“车虫”跑了;公安走了,“车虫”再来。

  繁荣市场招“车虫”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效益好的市场“车虫”多,效益相对较差的市场“车虫”很少,甚至没有。在位于花乡的二手车交易市场,记者见到了不少站在距离市场门口200多米的“车虫”。他们的“工作”热情真的很高,恨不得把每辆从他们面前经过的汽车都问上一句:“卖车吗?”而在东方基业国际汽车城,记者就没有见到“车虫”。一位经营二手车的业主告诉记者:“东方基业国际汽车城现在经营情况不好,“车虫”来了也没有生意可做,要不是已经交了场地租用费,不能退还,自己早就搬家了。”东方基业的一位门卫也告诉记者,自己来了半年多了,基本上没见到有“车虫”。据了解,东方基业成立以来,现在正处于一个培育期,人气并不是很旺,甚至由于收费问题,一些商户已经搬走了。所以,“车虫”在选择上肯定要偏向于亚市、北方和二手车这些人气足的大市场。

  4S店给“车虫”发工资

  “大哥你要买什么车?我们是从4S店直接提车。”

  “4S店在哪?”

  “在东四环,我们就是4S店的人,车的质量你放心。”

  这是上周记者在亚市暗访时与一位“车虫”的对话。有业内人士分析,随着私人购车数量的增加,汽车已经开始走进工薪家庭,这也促使北京4S店逐渐增多,但由于有些新店地理位置不好,店里人气不高。所以急于卖车的店就想到了和“车虫”合作,让“车虫”到市场上拉客户。每成交一辆车,4S店会给“车虫”一定的奖励,这就形成了除专卖店之外的由专卖店、“车虫”、交易市场构成的另一条销售渠道。

  有专家称,4S店的这种做法其实是一种“自杀”的行为。专家告诉记者,经销商与“车虫”们的合作看起来好像对经销商更有利,但这种合作给经销商带来的只能是短期利益,从长远来看,经销商也是“车虫”的受害者。一位4S店从事汽车销售工作多年的销售总监告诉记者,现在的“车虫”只具备“拉单”的技能,沟通、心理分析、社交等素质比较差。“车虫”为了拉来生意,对客户做出很多汽车销售服务方面的承诺,而这些承诺是超出了汽车生产商提供的服务范围,对消费者来说只是一张“空头支票”。

  治理“车虫”还挺难

  “治理一次管几天,今天治理明天他再来。”说起“车虫”,有关部门也是恨得牙根痛。“每次治理都是联合执法,出动多个部门,他们一见治理的来了,跑得比兔子还快。依照法律,抓住他们处理起来也不容易,今天进去明天放,放出来他们还接着干。”一位多次参与打击“车虫”行动的执法者如是说。

  “一个车虫一天拉一单生意,每辆车提成400元-500元,一个月下来,你算算多少钱,干得好的一天能拉好几单,你再算算又是多少钱。”亚市的苏总说起车虫就痛恨不已。

  “因为车虫的干扰,消费者对市场的意见大了去了,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买了“车虫”的车受骗上当;而驻场经销商交易量下降,一部分利润被“车虫”瓜分;更重要的是,国家拿不到“车虫”一分钱税收。”苏晖对记者如是说。

  不是办法的办法

  说到“车虫”,无论是管理的执法部门还是市场的经营者,他们建议,在还没有完善、彻底地找到清除“车虫”办法之前,提醒消费者:千万不要和他们打交道,更不要听信他们的花言巧语。

  “只要不贪便宜,消费者就不会吃亏,车虫就没有市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市场经营者对记者无奈地说。

  特别提醒

  消费者如何识别“车虫”

  1、“车虫”一般都操外地口音;

  2、态度都过分热情、嘴甜、尾随陪伴;

  3、不论什么车都应有尽有、满应满许、车价低、不在车市提车。

  当您去汽车交易市场购车时,如碰到上述情况一定要格外小心。

  最简单的应对办法:直接进展厅,找专业的销售员。

  商报记者 马元月 钱瑜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