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5轿车企业经营竞争分析与策略研究报告推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 18:21  新浪汽车

  新浪汽车讯 由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历时半年独家撰写完成的“2005年中国轿车企业经营竞争分析与策略研究报告”近日推出,该报告及时准确深入客观,体系化有针对性的对2005中国轿车市场进行了分析和策略研究,让企业看清方向,认清对手。

  2005年我国轿车市场恢复生机,需求快速回升,价格长时间较稳定,企业及经销领域库存快速消化,新品战代替价格战,厂家利润大幅减少,运营状态恶化。2005年1-10月轿车生产220.93万辆,同比增长17.78% ,厂家销售217万辆,同比增长20.06% 。经销商零售220.83万辆,同比增长14.6%。

  05年轿车需求结构出现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低档经济型轿车持续火爆,SPAKK、QQ等增势迅猛;10万元级中级车总量占轿车市场需求30%以上,伊兰特、凯越、福美来“新三样”增速达61%,并由此带来新品竞相低价入市。中高级轿车市场在经历天籁的冲击后又迎来了锐志的挑战,增速放缓。而国产豪华市场受进口锐减的影响,在宝马、皇冠带动下1-10月同比增长56%,成为轿车市场最大的亮点。而目前市场的热点变化主要是受消费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的,在国家的政策的导向下和消费环境的变化下,是以新三样代表的A级车最有发展空间还是以QQ为代表的A00级入门车更有机会?

  在目前A级车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的情况下,最能抢占市场空间的是被消费者认可的高品牌含金量的车型,因而把握自身与竞品的消费认可度的差异点,成为差异化取胜的关键。而针对逐步兴起的小型车热潮,在A级高端未来价格快速下压的情况下,其超强走势将有所回落,这可能与目前的趋势有所变化,在趋势走近高潮时, 大家对小排量的期望值也在快速提升,而市场结构的本质驱动力和消费者的渴望合理排量的需求目前被价格所压制,未来随着价格的逐步理顺,低端车型占自身总量巨大比重的异常现象将有所修正,小马拉大车的过度盛行也要理性看待,否则既损失利润又损失销量,建立差异化的满足需求策略将是个长假进一步需要考虑的,而其核心基点在于把握消费者对产品的真实看法和购买心理。

  同时A级小型车又受到新的AO级高档产品的份额侵蚀,05年的以较新投放的A级车低端抢占A0 级市场的情况将有变数,8-10万的AO级高档产品又将成为新的进入点,他们将比老的A0 级高端产品的竞争力明显提升。在A0 级高档两厢市场已出现的变化会在三厢市场重演。虽然近两年新的A级低端产品快速投放,但06年的市场不会是A级一支独秀的快速增长,相对均衡的增长将成为趋势。轿车厂家应及时做好相应的准备。

  近年来轿车厂家竞争出现强者不强,弱者不弱的格局,过去强大的明显下滑,前期靠双品牌组合的日系和韩系厂家增长乏力或已出现乏力的迹象,逐步发力的日系和内资企业厂家实际表现如何?各厂家产品表现及区域表现如何?消费者如何看待各厂家的表现?各厂家如何评点自身的运作效果?这是我们希望为您还原的真实状态。

  轿车市场的真实走势、轿车厂家的真实状态是被层层掩盖的。如何准确把握市场、把握对手的真实状态,发现影响自身和对手的销量提升的核心要素。 作为轿车行业高端核心研究报告,我们要还市场以真实的状态,要为厂家准确把握对手,发现自身问题,提升销量,更好的满足消费需求做出我们的贡献。

  在05年价格战表面平静的背后,厂家不断开展贴身价格肉搏战,使厂家盈利能力不断下滑,合理的价格在消费者心中,不断地无序降价跟进,有时并未有效打动消费者最敏感的消费心理,找到有效的突破点成为决胜终端的核心任务-把握消费核心影响因素是我们努力实现的目标, 我们权威的图表资料希望能有助于您的决策。

  多个厂家的同一目标市场指向的情况日益突出,把握对手就是成功的一半,有针对性地改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从细节决定成败的角度看,厂家的竞争不断细化到全层面的对抗,在每一个环节找到核心的竞争标杆,检查自己的05年工作成效,有的放矢的不断提升,才能迎接06年的丰收。

  本报告对我国轿车行业的供给与需求状况、竞争格局、轿车市场变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分门别类地对中国轿车行业主要车系予以了重点分析。结合各方面因素,用数字说话、图文并茂,对中国轿车行业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报告还对国家相关政策进行了介绍和趋向研判,是相关企事业单位准确了解目前中国轿车市场动态,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制定企业战略的重要参考依据。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