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技术不是问题观念要跟进 中国汽车召唤清洁能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 14:14  环球车世界

  清洁能源无疑是近期汽车业的热点和焦点。“新柴油主义”高峰论坛、第六届中国亚洲清洁燃料国际研讨会、第四届北京国际清洁汽车技术研讨会暨展览会先后在本月召开。国家相关部门明确表示,我国要大力发展车用替代能源,以及替代燃料汽车和清洁燃料汽车。从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替代石油的战略出发,大力发展车用替代能源、替代燃料汽车、清洁燃料汽车是未来的必然发展方向。专家们认为,未来解决汽车动力的方案有三种:一是柴油动力,二是混合动力,三是燃料电池。

  柴油动力 最经济的解决方案

  由于柴油燃烧时具有比汽油更高的能量转化率,在相同路况下,柴油车与同等排量汽油车的油耗比例约为7:10。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柴油发动机技术———CRDI(高压共轨柴油直喷技术),可以独立控制燃油喷射压力、喷射量及喷射时间,并随发动机转速进行多级控制喷射,从而使发动机的燃油消耗量进一步降低。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刘峥和资深汽车评论家李安定认为,如果讨论替代汽油动力的解决办法,在未来20至30年中,柴油技术仍是发展最成熟、风险最小、且比较合理的选择。一直大力倡导柴油车发展的华泰现代副总经理高凤有表示,企业有责任和义务对柴油车技术革新和对消费者观念做进一步引导。

  柴油车已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数据显示,欧洲国家100%的重型车采用柴油发动机,欧洲柴油车已占轿车年产量的32%,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更高达50%以上。

  美国佛罗斯特-沙里文咨询公司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柴油车日益成为各国车商下一轮发展新产品的重要战略。报告指出,根据目前进展趋势,2005年,发达国家各柴油乘用车销量可超过750万辆,到2010年将进一步突破1000万辆。

  相比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柴油动力是目前最经济最方便的解决方案,因此专家预测,柴油动力会在未来几年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混合动力 最时髦的解决方案

  当能源危机成为影响大众生活的重要因素时,混合动力已然成为目前汽车业最时髦的词语。近两年,在国外大大小小的各类调查报告中,油耗满意度的冠军往往由混合动力车摘取。美国环境保护署和能源部日前公布了美国市场上2006年最省油汽车的名单,本田生产的手动挡混合动力车Insight名列榜首,丰田生产的混合动力车普锐斯名列第二。

  与电动汽车相比,混合动力车具有如下优点:电池容量小,整车重量轻;汽车的续驶里程和动力性可达到内燃机水平;保证驾车和乘坐的舒适性。与内燃机汽车相比,混合动力车也深具优势:降低排污和油耗;在人口密集的商业区、居民区等地可用纯电动方式驱动车辆,实现零排放;通过电机回收汽车减速和制动时的能量,进一步降低汽车的能耗和排放。

  混合动力车也存在“软肋”,主要是购车成本较高,售价一般比普通车型高出4000—5000美元。丰田汽车总裁渡边捷昭曾承认,在这种汽车使用寿命内,其节约的燃油费用还不足以抵消为购买混合动力车而额外支付的车款。李安定也表示,混合动力目前成为一种时髦,但是装备两套动力系统,必然导致成本和重量的增加。

  国内厂家开始竞相开发混合动力车。一汽与丰田合资生产普锐斯,并在今年上海车展上展出其自主研发的红旗混合动力轿车,同时由一汽自主研发,具有世界水平的解放牌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性能的样车也通过了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专家组的项目验收。东风奇瑞、上汽股份、长安集团等都开始着手与混合动力相关领域的工作。

  燃料电池 最昂贵的解决方案

  月初,我国研发的第三代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的目光。上海市经济委员会装备工业处处长蔡小庆认为,燃料电池车是引领汽车工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技术,积极开发新能源汽车,不仅是应对能源紧缺的未雨绸缪之举,更是汽车工业自身内在发展的必然需要。

  专家认为,2020年后,氢燃料应用得到快速发展,以多种能源为基础的氢燃料将逐步上升为主导型燃料。与之相对应,汽车动力系统也将逐步从内燃机到混合动力,然后到氢能燃料电池动力。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负责研究开发与企划的副总裁在推介通用最新型混合动力车时不忘强调,氢与燃料电池将是主流。通用中国总裁甘文维表示,通用汽车一直认为,氢燃料电池技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交通的终极解决方案。推广氢燃料最大的障碍是成本,但通用“已经找到了一条道路,可以使氢和燃料电池车的成本都能有效地降至可接受的程度”。

  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所以汽车业千方百计地节约使用能源或寻找替代能源。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制造商美铝认为,下一代汽车将用高强度的铝合金更多地取代车身上传统的重金属部件,以提高整车经济性,因为轻量型材料的采用,同里程耗油量将会极大降低。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政策司司长刘治表示,为了达到2010年汽车的平均油耗降低15%的目标,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导向就是加快中型客车柴油化,提高轻型柴油货车、客车比例,开发和生产柴油轿车和微型车;推进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作者 郑志毅)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