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11月28日电(记者 刘春晖、刘媛媛)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所工业研究室主任杨合湘近日在“2005瞭望柳州论坛”上指出,我国汽车工业虽处在产销高速增长的繁荣期,但已经暴露出汽车业过热、开发能力弱、行业散、配套设施落后的四大问题。
杨合湘认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暂时掩盖了由加入WTO给国内汽车市场带来的冲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汽车工业及市场就没有矛盾和问题。相反,暴露出四大问题。
首先,汽车业热度过高,供给有投资泡沫。目前,全国有27个省市开始开发及生产汽车,有21个省市生产轿车,共有2443个汽车企业,其中115个整车厂、改装厂551个、摩托车厂154个、发动机制造厂56个、汽车摩托车配件厂1567个、相关配套行业168个。
杨合湘介绍说,当前中国整车生产能力约有550万辆,预计2007年总生产能力1500多万辆。这时全国整车生产能力将大大超过市场需求。
其次,开发能力弱,引进模仿多,自主知识产权少,对外资的依附性强。国内轿车市场上是以国外品牌居多。2002年在汽车产品开发中,属于我国自主开发新产品占新品种数量32%,其中轿车占10.5%。大部分新型轿车都是依靠技术引进和合资开发的。
从技术上讲,中国汽车业实质上是汽车强国和世界汽车巨头的组装车间,汽车市场是由跨国巨头主导和操作的,我们是靠“卖市场”吸引世界汽车巨头进入中国的。
另外,行业散、产业链条短、规模小、成本高。我国汽车产业配套能力弱,国内有许多汽车合资厂家所需要的特殊钢材和零部件仍然要大量进口。由于中国铁路运输系统效率低,钢材及零部件运输交货时间不及时,还使企业的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加大。
由于原材料及零部件进口、运输低效率和小规模生产,目前中国生产一辆汽车成本比工业化国家高出18%左右。
最后,汽车消费使用环境面临大的挑战。大中城市交通堵塞、停车泊位严重短缺也正在制约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对高油价的担忧以及汽车消费金融服务的滞后,将严重压制潜在消费。(完)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