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树铎 夏金彪
11月27日23点,哈尔滨开始恢复城市供水,“渴”了四天的哈尔滨人终于可以长长舒一口气了。
“但是,这个教训是深刻的,留下的课题也是长远而且艰巨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吕炳南教授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意味深长地说。吕的名片上还有另一个身份:国家城市给水排水研究中心副主任。
哈尔滨市的人们也许还不知道,采用活性炭“清洁”含有硝基苯的松花江水——从而让哈尔滨人尽快喝上了“干净”水的办法,正是政府部门采纳了由吕炳南率领的专家组提出的建议。应该说,吕和他的同事们“功不可没”。
吕炳南介绍说,跨越了吉林、黑龙江两省的松花江,污染一直比较严重,通过这次事件,国家应该把松花江流域的污染治理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同时,由于牵涉面比较广,国家应该尽快建立一个全面的统筹协调机制。
吕炳南认为,此次松花江的污染目前来看至少留下了五个后遗症:第一、硝基苯将在污泥中留下沉淀;第二、硝基苯可能继续沉淀,进而污染地下水,目前已经取得了污泥样品进行检测;第三、松花江中的水生动植物将吸收一部分;第四、含有硝基苯的松花江水,将来肯定要用来进行农业灌溉,这将带来难以估测的后果;第五、有大量的牲畜饮用松花江水,这也将给畜牧业带来难以估测的后果。
吕炳南和他的同事们目前正在研究并开始申报一个项目:硝基苯的迁移特性。而且已经开始构思另一个项目,那就是松花江长流域的污染治理。
松花江排污上下游早有矛盾
“由于哈尔滨市的饮用水完全依赖松花江,而上游吉林省的一些企业尤其是化工企业一直在往松花江里排放污水,因此,哈尔滨人对上游排污早有意见。”吕炳南说。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翟平阳向媒体披露,这次造成松花江水源污染的“罪魁祸首”吉林石化公司在1980年代就曾造成松花江汞污染。据他介绍,目前松花江哈尔滨段的大部分污染物来自于这家企业。自从这家企业建成后,它的排污与松花江水质的下降就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其最早的污染渊源可追溯到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当时叫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曾经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的大型化工厂,该厂的生产能力在国内首屈一指,至今仍号称全国最大的化工企业。上世纪1980年代,松花江存在着严重的汞污染,曾经造成渔民一种叫做水俣病的恐怖病症,而调查结果显示,污染源就来自于上游的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此次爆炸的吉林石化双苯厂当年被称为101厂,而排出汞污染物的分厂当年被称为103厂。
记者在哈尔滨采访一出租车司机,他说,没水喝还能忍一忍,毕竟是工厂已经爆炸了,就当是天灾吧,但是凭什么上游出了事故,我们也跟着遭殃?
一位哈尔滨的市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你们记者别总问我们有什么想法,我们还能有什么想法?你们记者应该去吉林石化、中石油采访,问问他们有什么想法。
11月23日,吉林省副省长、吉林市委书记矫正中代表吉林省委、省政府,对“吉化11·13事件”给哈尔滨市民带来的饮水安全问题表示了歉意。他说:“吉林市位于松花江上游,与哈尔滨共饮一江水,维护松花江水质、保护水源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治理松花江污染急需建立全面协调机制
松花江全长1840公里,经吉林、黑龙江两省,汇黑龙江后注入太平洋,在国家环保总局此前曾经公布过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松花江污染程度重于珠江和长江。除了上游吉林省的企业以外,黑龙江省绝大部分工业企业也主要集中于松花江流域,许多企业属于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的高耗水、高排水的产业结构,治理设施薄弱及生产工艺落后是水质污染的主要因素。同时,沿江城市生活污水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也是重要的污染源。
吕炳南告诉记者,松花江的污染主要以有机污染为基本特征,主要是由于沿江的吉林、黑龙江省大量工业废水和没有处理的生活污水排入江中引起的,这几乎不是什么秘密。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说,对哈尔滨来说,有这样两个事实可以证明松花江的污染现状:一,哈尔滨的自来水厂在松花江哈尔滨段竟然找不到一个理想的取水口;二,研究结果表明,松花江四方台以上江段江水有机污染严重,而江水中的污染物大部分来自于上游的吉林石化的生产排污。
实际上,黑龙江和吉林省由于松花江的污染而产生的摩擦和埋怨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松花江的污染一直很严重,和治理长江、黄河、淮河一样,我们并不缺少文件、规定、制度、人力以及资金,但是,全流域仅仅才两个省份,就已经出现了这样严重的水源污染事件,从某种程度上说,地方保护固然是大的前提,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缺少精心设计的有效制度和有效的协调执行力。”专家们如此评价。(见三版)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