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章迪思)记者从26日召开的长三角地区清洁能源论坛上获悉:明年年底,本市将有30辆以二甲醚为动力的公交车示范运行,上海交大正和有关公交企业商谈合作事宜,二甲醚加气站也已在筹建中。预计到2008年,可实现二甲醚公交车的规模化和商业化。
二甲醚是一种以煤或天然气等多种资源为原料制造的无毒含氧产品。1997年,黄震教授担纲的上海交大燃烧与环境技术研究中心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低排污二甲醚燃料喷雾特性和燃烧机理的研究”,成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甲醚燃料专用发动机。在科技部“清洁汽车行动计划”支持下,上海交大进一步与上汽集团、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华谊集团等单位联手,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辆二甲醚公交车。
今年六七月间,这辆二甲醚公交车已在上海交大试验成功上路,往返于徐汇和闵行校区,已通过国家科技部成果验收。根据测试,这辆“喝”二甲醚的公交车动力强劲,车内外噪声比原型车下降2.5个分贝,碳烟排放为零,有望彻底解决城市公交车冒黑烟的老大难问题。
据悉,普通公交车改造成二甲醚巴士只需花上万元,投运后通过节约燃料,成本很快就能回收,因此不少公交企业对试用二甲醚巴士很感兴趣。上海市内投运的公交车现近1.9万辆,另有长途客运的大巴士近万辆,目前大部分以柴油为燃料。二甲醚若投入规模化生产,生产成本不超过2000元/吨,燃料费用低于柴油。专家认为,作为一种新型二次能源,车用二甲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对解决我国油品短缺矛盾和能源安全问题意义重大。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