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瓦格纳的第三次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4日 12:14  21世纪经济报道

  汽车对瓦格纳的改变再次在传言与否认传言之间展开,这已是今年的第三次了。

  11月16日,这位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的CEO再次对外表示,他本人不会离职或者被迫辞职,通用汽车绝对不会借助《破产法》第11章的规定申请破产,解决在北美和欧洲市场遇到的问题。在通用汽车内部的邮件中,瓦格纳说:“现在我们根本没有破产保护的计划、策略或者意向”,并希望通用汽车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员工相信他能带领通用汽车渡过难关。而且,他们在产品、零部件采购、销售等一系列环节采取的措施将会逐渐收到预期效果,更为重要的是,通用汽车正在努力解决困扰他们20余年的公司结构问题,对品牌、合作伙伴(出售日本五十铃和富士重工的股权)已经采取了一定的优化措施。

  不过,在华尔街世界里,瓦格纳的这些动作都被通用汽车糟糕的业绩所淹没。根据通用汽车公布的数字,截止到目前通用汽车在北美的亏损已经超过40亿美元,而其在纽约证券交易市场的表现也下跌到了1987年以来的最低点。随着近期通用汽车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德尔福的破产,人们开始猜想这家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商将步其后尘。

  通用汽车在销售衰减和员工健康福利不堪重负的最近一年来,华尔街已经第三次发出了通用汽车可能采取破产申请的预言或者警告。在以金钱利益为主导的华尔街,通用汽车破产申请的说法是可以接受的,但对于全球汽车而言,是难以接受的事实。

  其实,通用汽车的问题并非是瓦格纳一手造成的。以1980年代第一次能源危机为界限,通用汽车自那时至今的4位CEO都面临今天的难题,尤其是令人难堪的养老金问题。换言之,通用汽车的问题某种程度上是历史的结症,只是当瓦格纳坐在CEO这个位置的时候,问题暴露得更严重一些。

  在将克莱斯勒(包括被其收购的美国汽车公司)、福特的历史与现状做同一层面的比较时,一个结论会逐渐清晰:通用的问题不仅不是瓦格纳的问题,而且也并不单单是通用这一家汽车制造商的问题,它更多的反映了北美汽车工业整体的问题———汽车及与汽车相关的上下游行业的最佳利益分配方式该如何解决。因此,瓦格纳的第三次危机也是北美汽车工业的危机。

  世界级精益大师詹姆斯·沃麦克最近来沪时告知,事实上,不仅是通用汽车面临这样的问题,包括欧洲在内的汽车制造商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他们与代表先进生产方式的日韩汽车制造商的差距是问题的主要答案”。在他的分析中,世界汽车会因此发生根本的改变。

  日韩先进的生产方式实际上就是老生常谈的丰田精益生产方式。通用汽车当年与丰田汽车在美国合资设立汽车制造公司时就希望能够学到这个生产方式,某种程度上,他们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欧美其它一些汽车公司,比如保时捷汽车在1990年代初期的实验,似乎也证明了精益生产方式是可以被复制的,并非只有日本企业才能运用。真实的情况是,欧美的企业或多或少能够将精益生产方式加以运用,但由于长期以来日子相对舒适,更重要的是欧美人在性格方面的特点与日韩的国民性大相径庭,符合日韩性格的精益生产方式要在另外的土壤中得到彻头彻尾地运用,并非完全可能。

  精益生产方式的本质是持续不断地降低成本。欧美在此方面恐怕难以望其项背。对此,詹姆斯·沃麦克表示,通用汽车可能会带来新的希望,他说“在今后的2—3年内,是通用汽车将学习到的精益生产方式进行大范围推广的时候,这可能会改变业界的悲观态度”。但由于福特和克莱斯勒在这方面的进展不大,所以未来的状况还很难有明确的结论。

  通过对北美和欧洲市场的观察,我觉得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欧美汽车可以扮演的最重要的一个角色是,他们可以在豪华轿车和专用汽车方面保持世界领先的位置,而在批量生产的中高档汽车市场必然是以日本汽车为代表的生产商为主。原因也非常简单,在前一个领域,成本并非是其产品制胜的决定性因素。

  但是联想到丰田汽车的雷克萨斯在美国豪华车领域独占鳌头的情景,你不得不对欧美汽车制造商有机会改变现在局面的判断持怀疑态度。当然,毕竟欧美汽车是世界汽车工业最重要的部分,这种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被改变,历史的沉淀会有相当的作用,而危机一旦出现,也不可能在短期内被消灭,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如果把欧洲和北美各大汽车制造商的现状,真实地在中文世界里再现,或许2005年的广州汽车展不会变成中国诸多汽车装配工厂的盛会。后发的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制造商自出生以来总是遭遇各种各样的耻笑,最近的一次是龙永图在广州花都的发言,他认为中国并不必要自主汽车品牌。但是如果中国能够步日韩进军汽车的路径,在这片已经越来越成为欧美和日韩汽车制造商较量重要阵地的中国市场,无疑会有后发制人的机会。

  问题在于,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能够学到正宗的精益生产方式吗?欧美人的性格不见融于精益生产方式,中国人的国民性也未必不是如此。没有持续改善的冲动,不能就事论事的批评,直接造成了学习的走样。就我所知,丰田汽车在中国的制造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因为直接的生产者是中国工人。那么中国是否会有更好的降低成本的生产管理方式呢?这个问题同样可以抛给瓦格纳。如果不能的话,那么世界汽车工业的主宰是谁,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付辉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