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丰田凶猛
丰田汽车总是把自己置于危机之中,一旦达到目标,马上就制定更高的计划。有人声称,除非发明一种能够破坏丰田灵魂的毒药或者细菌,否则根本无法阻挡丰田前进的车轮。
——题记
启动失落的丰田
2002年,在供职日本丰田汽车公司30年即将退休的时候, 服部悦雄终于目睹了他事业上最辉煌一刻的出现。
作为丰田公司中国事务所总代表,服部悦雄在最近几年,特别是在2002年,运作丰田大规模进入中国的动作令对手们吃了一惊。一直以保守著称的丰田以推动一汽重组天汽的惊人方式来逐鹿中国的汽车市场。通过重组这个跳板,丰田达到了直接与一汽联手的目的。此后,丰田又立即与一汽谈判以达成包括合资生产中高档轿车、微型车、中高档SUV的全面合作协议。
服部悦雄,出生于中国黑龙江并在东北林业大学读完大学的日本人,以丰田公司理事和中国总代表的身份见证并推动了这一切。
□联手一汽
服部悦雄是一汽重组天汽行动的积极推动者。因为这一行动对丰田至关重要,正如天津夏利一位高层领导曾经对记者所言:”丰田把夏利能否进入一汽集团作为进一步与天汽合作的一个条件和筹码。
2002年8月29日,在一汽重组天汽不久,服部悦雄又推动丰田与一汽缔结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就实现中高档轿车、微型车、中高档SUV三个领域的生产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约,预计到2010年产销达到30到40万辆,天津成为中国最大的轿车生产基地。
服部悦雄很清楚,与一汽的合作不能只停留生产经济型轿车上,虽然天津丰田在2002年推出了一款全新的紧凑型高档经济型轿车—“威驰”轿车,并在市场上获良好反应,但这还远远不够—天津丰田的总投资额只有1亿美元,丰田汽车下的注不过是5000万美元。
与一汽的合作使丰田大举进军中国轿车市场的框架大致形成:丰田将投入巨资在天津建立一座年产能力达15万辆、排气量为2.5升至3.0升的中高档轿车生产基地,首选车型为丰田皇冠;建立一座年产能力达15至20万辆的微型、多功能汽车生产基地。
另外,确保天津丰田目前的丰田NBC1型至NBC5型轿车,达到年产15万辆的目标。再有,丰田的子公司----日野和大发,也与一汽加紧进行合资生产卡车和商用车的谈判,长春也可能成为丰田在中国的大型生产基地。
“中国国土辽阔,客户的需求是多层次的,需要的车型也是多样的。丰田在日本生产着60多种车,因此,丰田在中国生产什么样的车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服部这样告诉记者。
在成功推动“一汽重组天汽”和“一汽与丰田全面合作”之后,服部悦雄更是踌躇满志,但他发现,在一汽与丰田的合作中,制造轻型车这一重任没有合适的公司来担当。怎样补上这一课?如果再找别的公司,又会有政策上的限制,服部又想起了一汽,想起了沈阳金杯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原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由华晨控股51%,现更名“为沈阳华晨金杯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沈阳华晨金杯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与丰田有多年技术合作的企业,原有的产品“海狮”和现在正推出的新产品”阁瑞斯“技术都是从丰田公司引进的。丰田公司当初与之合作没有成功,服部悦雄想乘华晨资产被辽宁获得的时机,撮合辽宁当地领导将刚刚由财政部划过来的华晨资产转给一汽。
服部悦雄认为,最理想的结果是,一汽重回沈阳金杯然后再与丰田合资,使现在沈阳华晨金杯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成为一汽、沈阳与丰田三家合资的企业。
带着这一想法,服部悦雄正在向辽宁省、沈阳市和一汽展开“游说”。
□迟到的巨人
在今天的成功背后,也许只有丰田汽车公司知道它曾经错过了多好的机会。它原本可以最先进入中国前景广阔的轿车制造领域,但是它却放弃了。在2002年推动丰田在中国大跃进的服部悦雄对记者表示:”可能是因为进入中国太早的缘故吧,反而不好把握住机会。
1964年,第一辆丰田皇冠牌轿车出口到中国。1978年,它又赶在所有汽车厂商之前在中国打起”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广告。此后,丰田、皇冠、佳美作为中高档公务用车源源不断进入中国。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丰田就与中国的很多汽车生产企业探讨过合资建厂的事情,也曾组织过一个由丰田公司副社长级人物组成的考察团考察了长春。1972年,丰田还邀请过一个12人的中国汽车工业考察团访问日本,服部自己作为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接待了这个代表团。
但丰田只是迷恋于将车出口到自己这个一衣带水的邻邦,因此当中国汽车工业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最先找到丰田时,被它拒绝了。精明的日本人顽固坚持对中国出口汽车战略的原因是,当时消费能力低下的中国市场让丰田觉得时机远没有成熟。
服部悦雄向记者透露:“上个世纪80年代,丰田与当时的中国国家经委、计委下属的一些研究所共同进行了一项战略研究。丰田在那次研究中认为,中国应该是商用车(厢式车、卡车,包括微型车和大巴)先行,而不是先上轿车项目。”
实际上,即使上微型车、大巴项目,丰田的步子也非常迟缓。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为了与沈阳金杯客车合资,丰田甚至已经把这个厂里每个办公室有几个暖瓶都已经统计到了,可是由于一再迟疑被华晨汽车抢走了合资伙伴。1998年10月,丰田决定以1990年代新产品柯斯特代替旧产品进行合资,它在中国的第一个整车厂—四川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才获批准建立。
丰田公司没有料到中国的轿车市场竟然如此红火,2002年中国轿车销售超过了100万辆,年增长势头几近30%。在它自己迷恋于出口汽车到中国卖,迷恋于卖零部件给中国企业(比如天津大发)的时候,对手却早就靠在中国合资造车大发其财。
就在丰田在中国的前景暗淡之时,服部悦雄也因”内部原因“在5年前被调离丰田公司中国事务所所长位置,失落地回到日本。
2001年6月,服部又重新回到中国,出任被改组了的丰田中国事务所总代表一职。这一回,他可不想再空手而回。
□更远更自由
丰田中国事务所确实需要象服部悦雄这样的中国通。他重新回来的时候,丰田公司已经决定在中国贯彻 “哪里有顾客就在哪里生产”那句丰田公司著名的格言。
为此,2000年,丰田将原先的丰田中国事务所一分为二,一部分保留为中国事务所;另一部分划归为新组建的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美元,负责丰田在华所有合资企业的经营。当年6月,丰田与天汽集团合资组建轿车整车厂天津丰田股份公司。
在中国黑龙江出生长大并在东北林业大学读完大学的服部悦雄看到了丰田公司的困境--合资伙伴太弱。在中国发展汽车需要极强的政府背景,天汽作为中国汽车工业三大三小中的三小之一,除了夏利轿车作为出租车在中国火过一阵以外,其他方面乏善可陈。而且天津丰田生产的产品按政策规定只能是1·6升以下的小排量车型。
已经觉醒的丰田如果和这样的伙伴共事,大的作为不太可能。但现实却是别无选择。中国的汽车政策规定,国外汽车商在中国只能拥有两个合作伙伴。因丰田目前已拥有天津汽车和四川旅行车制造厂两个合作伙伴,它不可能甩掉天汽另觅伙伴。
在经过多年研究之后,服部悦雄坚持认为,丰田公司要想在中国获得成功,必须跨过天汽这个“不争气”的合作伙伴,与中国政府支持的一汽、二汽或上汽联手,获得政府最优惠的政策。
重返中国后,服部悦雄在征得丰田高层的同意后,迅速实施这一重大使命。不到一年,便“开花结果”,2002年6月14日,一汽重组天汽,8月29日,丰田跨过天汽,终于与一汽联手。
从2002年开始,丰田汽车那句在中国已经著名许久的广告语—”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被“更远更自由”代替。
丰田似乎以此宣告,它在中国的保守时代结束了。但是服部悦雄从不认为自己服务的公司保守有什么不好,与其说保守不如说稳健。
尽管服部悦雄本人在大多数时候表现得像丰田公司一样稳健,但偶尔也会表露出恰如其分的幽默感。2002年中秋节,他把媒体的朋友召集到一起吃饭,席间,有一个部下还戴着领带,他说:“赶紧把它摘了,这会让大家紧张的。”这种亲和力可能正是这位丰田总代表在注重人情味的中国左右逢源的原因之一吧。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