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迅 11月22日,“2005年中国(广州)汽车论坛”在广州东方宾馆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作为“第三届中国(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广州市人民政府牵头,联合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同主办,博鳌亚洲论坛为本届论坛的特别支持单位。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邵奇惠先生就自主创新做了重要发言。
邵奇惠:尊敬的张广宁市长、龙永图部长,各位来宾,我受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委托发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我们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的宏伟发展前景,也为各行各业提出了前进的目标,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产业,我们的目标是奋力使中国由汽车生产大国走向汽车强国,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我今天的讲话将就此谈自己的认识。
第一,在自主创新中发展壮大的中国汽车产业
中国汽车产业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汽车产销大国,2004年汽车产销双双突破500万辆,今年产销有可能双双达到十届第三位,五十多年的发展,我们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也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自主创新之路。
五、六十年代,以第一汽车厂建设为标志,中国自力更生创建了汽车工业的初始基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给汽车工业压担子,开路子,各项重点建设和优惠扶持政策拉开了汽车工业大发展的序幕。改革开放合资合作,拨开了汽车工业发展中遭遇的重重禁锢与迷雾,大胆走向世界,焕发出全行业的生机与活力。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依据的一系列政策,冲破了产业发展的种种限制,例如刚才张会长说的,成人汽车生产资料又是消费者,确定了商用车以个人购买为主,明确了轿车进入家庭,这些限制的突破,让生产与消费的需求同时喷涌而出,汽车工业迅速演化为一个较为完善的产业,日间由国民经济支柱的产业向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在引进消化、吸收改进的技术上,全行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水平与人才的状况迅速进步,为自主发展、自主创新打下初步的基础,并且已经开始结出自主品牌的丰硕果实。
谈到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之路,我们从内心对几代汽车人和不同时期的若干汽车骨干企业员工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表示深深的敬意。一汽集团不仅奠定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基础,而且50多年来始终引领中国汽车产业。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他们坚持多品牌的简略,成功组建了多种形式的合资企业,生产世界名牌产品,巨资搞创新开发自主品牌,2004年技术创新费用达到36.7亿元,在百万辆销售汽车中自主品牌超过了半数。
东风公司的诞生标志着汽车工业的战略布局密切联系着国家的安危。几代东风人硬是在荒山沟里建立了打不垮的汽车工业基地和永垂青史的汽车人团队。东风公司的整体合资合作,在体制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突破性地解决了一系列历史沉积的问题,使东风品牌快速跨入时代队列,保持了前列和地位。上汽集团是改革开放的精品。他们抓住了最佳实际和最佳切入点,迅速壮大为主流骨干企业,尤其可贵是上汽集团成功地探索的合资企业中合作创新的新路子,现实解决了在合资条件下自主创新分步走的好办法。上汽集团又率先走出国门,为并购国外企业充分利用海外资源做出了重要的探索。
广汽集团是汽车产业的后起之秀,他们正视过去失败的教训,用改革的新思路摆脱了汽车工业中许多陈规陋习,开拓了汽车发展的新路子。短短几年的时间内,以广汽集团为代表的广州汽车界人士,用智慧和含水率先创建了我国首例汽车的首行。北汽集团、重汽集团、长安集团、哈飞、奇瑞、吉利等等一批汽车企业,有各有特四,都为我国汽车产业的法所出了有理式价值的贡献。
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发展道路是与中国经济社会自主发展紧密相连的。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历历在目,我们不由赞叹,这是一条凝聚了党的关怀,人民的期望和全汽车人心血的自主创新直路,是一条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自主发展道路。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道路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十分丰富和独特的内涵,这条路子的基本特点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主观要求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把发展和改革结合起来,把技术进步和解决体制性矛盾结合起来,把自主创新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把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探索多种发展模式结合起来,把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发育结合起来,正是这样,才保证了汽车工业、汽车产业的健康成长。
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走是不断地听到种种议论,说什么中国汽车也应该走欧美之路,或者走日韩之路,或者是南美之路,我想,今后我们应该学习借鉴各国发展汽车的经验和教训,而不在于走哪条道路,要理直气壮地说我们要走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的路,而且要一直走下去。
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工作上也有某些不足之处,主要是转变增长方式上,步子不够清晰,在调整经济结构上尚未突破地区性的障碍,尤其在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上力度不够,这些都是我们在十一五期间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现在有一种片面的看法,把中央自主提法与科学技术发展等同起来,认为自主创新仅仅限于科技创新,甚至有些人也许出于无知也许出于有意,以此来贬低这些年汽车产业的成就,这些看法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说它是错误的,因为中央文件明确指出,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次五中全会的文件十分清楚地把自主创新涵盖了三个重要方面指出来,而这三个方面的组合就是这次五中全会文件中所出的,创新发展模式的一个部分。
我们说它是有害的,是因为由于思想认识的片面性必然导致工作的片面性,甚至可能偏离党的路线,危害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现在有些人就是用这种片面的观点不断地来责难攻击汽车企业的一些领导,攻击一些主流企业,干扰企业的发展,因此是十分有害的。还有一种片面的提法,认为五中全会以后汽车产业唯一的任务就是自主创新,这也是错误的。五中全会提高十一五时期,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六项必须是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也是汽车产业要全面贯彻的任务。汽车产业的发展,如果偏离了这六个方面,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我今天主要谈自主创新,但是在前面已经开宗明义地说了,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自主创新,并不是说汽车产业的主要任务就是自主创新。事实上,坦率地说,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并非仅仅剩下一个技术问题,现在倡导汽车救国论,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中国要成为汽车强国,必须在全行业全面深入地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在自主创新工作中不仅要搞好技术创新,而且要认真地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经营理念和模式的创新,管理思维与方法的创新,以促进经济结构与调整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而达到创新发展模式的目的。
第二,自主创新既要满怀爱国豪情,又要有求实的科学态度
什么是创新,从一般的含义上说,创新是对现状的改革与提升。从精确的含义上说,创新应该包含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创新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原动力,是马克斯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华所在。创新不是模仿,也不仅仅是改良。当然,有时候为了创新可以从模仿开始,但不能把模仿直视为创新。我们不能夜郎自大,不顾客观现实的存在,把凡是自己做了过去不曾做的事情都称之为创新,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自我吹嘘,一面贻笑大方。什么是自主,从一般含义上说,自主是对某一事物绝对决定权,深层含义上说自主是对某一事物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并且目的明确地为某一特定的主题服务。现代世界以国家的地区作为存在形式,婴儿自主不仅关系经济范畴,也关系政治范畴,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说自主都是不可豁缺的。自主创新,重在创新,贵在自主。创新是内容、实质,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自主是原则、精神、是国家独立、自强的保障。
热爱祖国的中国人民重来使轻轻于国家的独立、自主与发展,新中国的一切成就凝聚了人民爱国主义的豪情壮志。改革创新是很艰难的,是有风险要付出代价的,我们要审慎地以科学的态度走出一条捷径,必须要把爱国豪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自主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是这次五中全会建议最鲜明的特点。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指导中国各项事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们要搞好自主创新,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从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找到差距,才能正确地指导工作。
我们现在不太注意世界观和方法观的问题。这次五中全会提出了说科学发展观是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体现,我们作为领导干部非常有必要检查一下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什么差距。小平同志教导我们,在重大方针政策的原则问题上,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就不会犯大错误,出现问题也容易纠正和改正。他说,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象越左越革命。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小平同志的教导今天仍然那么亲切,那么重要,那么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单独提创新或者自主很少有争议,但是一旦把自主创新结合在一起争议就不少。今天我们倡导的自主创新经常受到左和右的干扰,并且有各种方式影响工作的落实,左的干扰主要表现在把科技问题泛政治化,忽视或者蔑视经济全球化趋势,强调一切从头做起,强调所谓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制定标准和工作方案的过程中,左的干扰表现在不强调开放的原则。表面上是维护民众利益,实际上可能是在维护小单位、小集体的利益。这种干扰之所以不易识别,是因为具着爱国主义的旗帜,动不动给别人扣上不爱国的帽子。而且一些帽似激昂的举措,容易哗众取宠。个别的企业的员工就是利用左的观点打击别人提高自己,达到自己某种不可告人的商业目的。
右的干扰主要表现在看不到西方发达国家在技术、经济上对我国的封锁和遏制,把国与国之间的遏制反遏制的延续斗争看成仅仅是单纯的商业买卖行为。另一方面表现在看不起我国的自主开发能力,把我国的科技开发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国外引进上,他们认为国内搞开发的成本远高于国外,当前主要抓密集的加工就可以了,做世界加工厂也不错,等人才集中多了再搞自主创新也不晚。这种干扰很容易蒙蔽贪图眼前利益的人,尤其是政治上不敏感,使之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我讲这些,无意把左或右的帽子扣在谁的头上,而是提醒我们的有些同志确实有些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的认识和倾向。应该迅速对照五中全会的精神端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前不久在花都论坛的自主品牌之争,影响很大,也很有意义。其实这种高层次的争论和探讨我们看重的不在于谁输赢,而是以此为契机纠正认识,纠正世界和方法论当中的一些错误和观念。我们有些媒体炒作这些问题,希望炒出一点什么新闻,而不注意这种争论的实质性内容是什么东西。我看这种炒法挺没有意思的。
国人都很关心系车产品的自主开发和创新,开发就是以科学技术知识、技能和相应的手段进行创造性、开拓性的工作,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技术和产品。自主开发即自己为主导的开发。包括自主定义产品,提出总体概念和总体设计,自主决定产品的开发方式,主导开发设计过程,在合作委托开发的工作中拥有决定权和决策权,自身具备完整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有能力对所开发的产品进行评价,所开发产品的产权包括知识产权归其所有。显然,自主开发与自我开发含义不同。
我觉得不要把自主开发和自我开发混同起来,自主开发并不意味着全部开发工作由本企业自行完成,也不需要全面掌握全面零部件设计的每一个技术环节,而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就像我们现在学数学的时候不必自己推导π为什么等于3.14159等等,而是要运用已经成熟的技术结论来为其所用。专家们分析,未来汽车产品开发的方式将呈现五大趋势,即研发任务外包化,开发工作全球化,联合开发扩大化,工程设计虚拟化和基本要素沿用化。
其中许多工作将不再是单个的行为,因而,将成为一种节省开发成本和时间的有效方式。无论怎么“化”,如果企业不能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并在核心技术上掌握主导权,就会丧失主导权。中国是一个大国,各地区的发展模式和速度差别甚大,汽车生产企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各不相同,市场环境也不一样,因而在推进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原则是统一的,具体方法和路径是不应强求一致的。要在全面研究自主创新要求的前提下确定各自的创新目标和安排,务求取得实效。
我国目前轿车生产企业的主体是中外合资企业,合资、合作这种形式源于改革开放,符合世界潮流和经济发展规律。中国充分利用世界汽车工业转移、重组的机遇,带动了汽车的整体水平和工艺、管理水平的提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工队伍,为我国的汽车工业的持续发展和新阶段的自主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国内内资企业和合资企业都开始了自主创新产品的步伐。不仅长安、哈非、奇瑞、吉利等新兴企业有不俗的表现,而且主流企业也以多年积累的雄厚技术优势,倾力创新,开发新产品。应该强调,自主创新的对立面不是开放创新,自主创新不排斥开放与继承,自主创新也不是鼓励一切从头做起,原始创新是自主创新,集成技术是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改进进而再创新也是自主创新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些舆论说,合资企业的中方代表没有资格谈自主创新,他们仅仅是为外方打工的,这种看法我认为过于偏激。不仅违背事实,而且不负责中央精神。
国务院最近关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中也强调了要引进创新这一方针,中国汽车技术协会组织了大批专家用一年的时间总结分析了中国汽车界内内资企业和合资合作企业若干种产品开发和更新的模式,做出的科学的评价。可以说是各有特色,各有所长,充分体现了汽车企业的创造能力。这份材料将作为本报告的附件发给大家,很值得汽车界研究借鉴。这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内部的研究材料,为了扩大这个材料的阅读面,为了让大家有所借鉴,所以把这个内部材料作为一个附件发给大家,也请大家尊重这些专家们的知识产权,不要拿去翻印。
汽车产业自主创新任务很重,发展的路子也很宽,可行的方案多种多样各有千秋。我深信,一个百花齐放的美丽景象必将呈现在中国迈向汽车强国之路上。
三,当前汽车产业自主技术创新的任务
五中全会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这是一硬指标,是十分艰巨的任务,是汽车界任务光荣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全力以赴,精心组织,务求成功。
全面增强科技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要从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入手,在这方面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并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尽快形成自主的品牌以提升产业的整体水平。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者是他们的组合,品牌代表了一个产品或一系列产品的品质、社会认知度、市场占有率、价值取向,也代表着企业的信任度和形象。自主开发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对自主品牌培育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自主开发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十分重大。在当今世界汽车产业中,没有一系列代表国家汽车工业整体水平的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为支撑,没有国家整体科技实力和工业实力为依托,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自主开发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主要涵盖的是科技领域,而自主品牌则实际上表现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只有当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营销能力、服务水平和融资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的各种要素具有足够的实力才能建立起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
我们现在也有一种含糊的概念,就是把自主开发能力和自主品牌混为一谈,这实际上是不正确的,有关系但不是一回事。自主品牌的培育对自发开发能力的建设至关重要,自主品牌可以成为自主创新成果的重要载体,是新技术和新产品应用平台是自主创新的基础,也是科技人员、技术工人发挥才能、锻炼自己的舞台。当然,在中国这个汽车大国中,众多在中国生产和按中国市场需求经过双方合作创新的世界知名品牌也是中国汽车人的一个大舞台,我们可以从中为培育中国的名牌产品积累很多重要的能力。我们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为实现我们的目标而努力。
自主开发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积累的过程,要从概念到零件、部件、配套,构成不步步趋于成形,并经过反复的实验修整最终定型为一个产品。短时间内,就弄出一部汽车,甚至于一堆汽车,我觉得这种看法、想法都是自欺欺人的。而短时间内就要形成一种名牌,我看这是一个梦想。品牌的塑造是长期经营与市场竞争的结果,不能一蹴而就。过去,我们常常把品牌与产品两个概念混同在一起,没有把经营品牌当作一项特别重要的工作,加之我们确实少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有国际竞争里的产品,因而,知名的品牌严重缺少。
我们的目标不是只要有自主品牌就行,而是要自主的知名品牌,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品牌,知名品牌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随着技术的进步,市场需求的变化,知名品牌的产品要不断地推陈出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优化服务,才能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使品牌保持长期的信誉。我们不只打低价而要搞价廉物美的品牌,如果我们不能摆脱低附加值的现状,就不会有足够竞争力的品牌。在一定的时期、一定的条件下,品牌也需要炒作,以扩大知名度。
但主要靠炒作是炒不出忠实的用户,也炒不出真正的知名品牌。这些年,昙花一现的任务和品牌还少见吗?产品开发主要是设计和研究领域的事,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包括了制造工艺、装备、材料的壮心等等,涉及到机械、化工、电子、冶金、轻工、纺织等许多系统的重要部门,品牌创新涉及的部门更多,几乎包含了企业的全部人员。因此,自主创新和品牌培育不能只靠少数人,而是要最广泛地动员和依靠企业的全体人员的参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活力,鼓励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
不能把技术创新限于工程技术,更不能把技术创新限于设计领域。技术的创新是从设计、工艺、后勤全部在内的一个企业的整体体系。我本来想说一个问题,自主创新是多数人的事情还是少数人的事情。这里不详细讲了。
中央明确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题,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自主创新以企业为主体是十分正确的,但企业只有在较为完善的创新体系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主体作用。没有体系,只靠个别科技人员和个别单位、企业行动不可能有更大的作为,胡锦涛在视察科学院的时候指出,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制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这是极为精确地勾划了创新体系的结构。
我们都在喊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给企业太大的压力,给企业太高的期望,而企业又没有一个完整的科技体系、创新体系的保障,所以有些企业家日夜操劳,但是被人家认为就是这几个人不爱搞创新,有些企业家还受到围攻,我看这真是很不公平的一件事情。
胡锦涛同志讲的,今天中午张广宁同志也说了,很明确,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政府是主导作用,市场是在配制资源中间起基础性作用,企业是主体作用,国家科研机构是骨干和引领作用,大学是基础和生力军作用。不能光压企业这一头,这是压不出东西的。现在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对国家创新体系在国家层次上进行构建,重点解决影响全局发展的结构性和机制的问题,并且在某些关键问题上采取重大的行动,国家已经加快汽车计算机平台建设工程,将促进汽车企业尽可能掌握汽车工业的核心技术,加速解决汽车和信息量大支柱产业的优势组合,实现新的汽车自主设计。
但是,在创新体系这一方面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企业普遍感到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上上头热下头温,给企业压担子重,政府部门很轻松,口号喊得多,行动少,要求多,行动少。我说的不是广州市,广州市很注意这些事情,我是就全国来说政府的工作远远落在企业要求的后面。
二,我们感到目前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再创新的链上侧面错位过渡交叉。按照中央关于创新体系的合理分工,国家科研院所和大学应该侧重于核心技术共建关键技术,企业是侧重于新技术的运用和开发,并且在制造技术上有所突破,而不是大家都在争夺这样块市场。这与前一阶段一些国家研究院所企业化的改制有关系,因而造成了目标漂移、行为错位,我相信这些问题会在国家创新体制建设和神话改革中得到解决。
同志们,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汽车强国而奋斗。我的发言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