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混合动力车普锐斯的几个说不清(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8日 10:15  中国汽车报

图为普锐斯透视图

  11月7日,一汽丰田汽车销售公司在北京拉开了一场大约为期一个月的名为“PRIUS普锐斯先锋体验之旅”的全国性巡游活动。这表明,丰田已经乘着全球原油价格持续上涨、普锐斯在北美和日本本土获得的销量上升势头,正式开始向中国市场推广混合动力车。与一般轿车下线和上市仪式上的来宾不同,当日,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的一位官员来到普锐斯的发车现场,对一汽丰田这一“环保先锋”行动,给予了肯定。那么,普锐斯到底怎么样?一番亲身体验使记者产生了一些思考。

  是什么力量捧红了普锐斯

  对于个人使用者来说,在财力许可的范围内尽量购买符合最高排放标准的轿车,自然值得提倡和赞许。但汽车销售毕竟是一种商业行为,把一款尽管先进但对普通百姓来说十分陌生的车型的前途,寄托在消费者的觉悟上,显然是天真的想法。没有实际利益,消费者是不会买账的。丰田研制混合动力车30年,至今累计销量是40万辆,但绝大多数是去年以来的事情。早在2000年时,普锐斯就进入了美国市场。直到去年,全球原油价格持续上涨,一向油价低廉的美国市场也没能幸免,混合动力车的销量才开始蹿升,至去年底,丰田普锐斯的总销量达到10万辆。据介绍,今年,普锐斯在美国的月销量在1万辆左右,在日本是四五千辆。可以说,从表面上来看,是持续高涨的油价捧红了普锐斯,使得普锐斯率先秀出琳琅满目的节能环保车型丛林。

  普锐斯省钱和干净的秘密

  普锐斯装配的发动机,排量是1.5L,据介绍,它的动力性不低于2.0L的汽油轿车,但它十分省油。到底它的百公里油耗是多少,丰田没有给出准确的说法。有人说是4.5L,还有人说从京沪之间打个来回,只须两箱油。普锐斯准确的百公里油耗至今还是一个难以说清的事情。但是,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越堵车普锐斯越省油,因为驻车在拥堵的车流中,它的发动机不工作,抬起油门踏板它就走,但靠的是电驱动。由于发动机与电动机时而联手、时而“跑单帮”,不像一般轿车那样在行进过程中发动机一直工作,普锐斯的油耗和排放自然少了许多。这一点,正是普锐斯为政府所器重的一个重要原因,似乎也是普锐斯的油箱容积只有45升的真正原因。

  有了电驱动会不会失去驾驶乐趣

  因为发动机排量较小,而又常常用电来驱动,普锐斯会不会像一些公园电动车那样,走起来慢慢悠悠,温柔得像一个小脚女人,从而失去了驾驶乐趣?这是一般消费者所担心的另外一个问题。

  11月7日早的驾驶体验打消了记者的这一疑问。如果你不考虑省油,只要踩一下油门踏板,发动机会立即启动并参与进来,车速会立即提上来。当然,如果与一些起步较快的传统动力轿车比起来,普锐斯的反应还是稍微慢一点,但与一般的轿车起步反应几乎没有差别。发动机参与进来之后,不论是断续加速,还是持续加速,你都会明显感到非常有力,而且动力绵绵不断,蕴藏丰富。在起初的加速阶段,仔细辨别,你会感觉出发动机动力接合的动作,但自始至终,你不会察觉到挡位的变换,这大概是由于普锐斯采用的是无级变速器的缘故吧。动力传输的超级平顺,以及驾驶舱内的静谧性,给人印象深刻。

  也许是因为多了发电机、电动机、变频器和动力分离装置等几大件,车身自重较大,普锐斯跑起来的平顺性很好,以较高的速度过弯,车姿稳健,驾乘人员的身体侧倾程度小于同级传统动力轿车。普锐斯给人的另外一个感觉是,抓地力、路感较好,操控给人的塌实感较强。这是普锐斯让人意想不到的一个特点。如同为了彻底体现环保主义精神没有设计烟缸,令一些人士感到不快一样,普锐斯的后窗视野由于过于迁就造型的完整而不是太好。

  普锐斯的动力性能该怎样表述

  这是缠绕在普锐斯身上的另一件难以说清的事情。就像牛会反刍一样,普锐斯携带着两套可以相互并用又可单独使用的动力系统。那么,它的动力性能是不是可以简单地相加呢?

  普锐斯的发动机最大功率是57kW,电动机的最大功率是50kW。它们是不是会同时发出最大功率?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说它的最大功率就是107kW呢?而它们的最大扭矩之和更是大得惊人,达到515N·m。开发普锐斯的主任工程师小木曾聪否定了这种传统的表述法:“为了节油和环保,它们不会同时发出最大的扭矩。”看来,普锐斯的动力性能只有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了。如果你非要弄清普锐斯“双管齐下”时准确的动力性能数值,看来相当不易。这倒给人一个启示,要用新眼光来看待新事物,否则多有不适。(记者 秦淑文)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